來自星空的絮語|Messages from the cosmos: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Even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becomes partially distorted when processed through human interpretation—half real, half imagined.
Especially when view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 single word may carry varied meanings.
Be mindful in your thoughts, and be respectful with how others interpret.
In a world rich with diverse voices, objectivity and neutrality become the anchor for true balance.

顯示具有 靈性成長-日常生活-體悟感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靈性成長-日常生活-體悟感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防衛動作



|9/12粉彩日常整理​

今天開會聊天,談到有些人都會有下意識的防衛動作,像是,環抱手臂,腳交叉,身體往後靠。

以上這三種是輕微的防衛,倘若對話到後來,身體對環境放鬆,以及對談話者安心了,身體的姿勢就會改變,像是身體往前靠,雙手放下,骨盆調整成更舒服的位置。

比較嚴重一點的,像是咬嘴唇死皮,摳指甲、咬指甲,甚至拔頭髮,掐自己等等。

我從能量看起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是往前,如果前方的人事物讓自己感到壓力、不適應,人會不自覺的想要用某些方式擋在前方,避免直接面對壓力。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面對壓力時,他已經無法負荷這個壓力了——壓力可能同時來自外在跟內在,例如,他不相信自己可以面對,他懷疑自己的應變能力,他覺得自己一定會搞砸這一切⋯⋯像是自我暗示「我沒辦法,我不可以,我好害怕,我糟透了。」

其實也顯示過去的成長過程,當他面對壓力的時候,旁邊沒有誰給予足夠支持,甚至還給予加倍的打擊,使他懷疑自己面對壓力的能力。

這種面對壓力的潛在恐懼,會讓身體下意識地想要「降低壓力」,就是轉移焦點,例如透過疼痛,拔頭髮,咬指甲,想要感受自己身體的「不舒服」。

這也帶著某種自我懲罰:「如果我先懲罰自己,我先讓自己不舒服,也許我面對壓力的時候,比較不會那麼不舒服了。」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服從性測試



|9/8粉彩日常整理​

我下午看到一部影片談到「服從性測試」,簡單來說,有的人跟你初次見面,就在測試你的底線。我覺得這個主題太常見了,可以寫一篇文章紀錄。

比如說,握手的時候握得很大力,觀察你的反應。如果你會叫出來,會抗議,他就知道不能惹你,你是會反擊的,未來就會對你客氣些。反之,你咬牙硬撐著,不敢反抗,他未來就欺負你的不敢反抗,持續佔你便宜。

「服從性測試」在很多行業都有,我聽過相似的鬼故事,像是,大家都在點飲料,只有你點飲料的時候,負責登記的人不會把你的需求寫上去,而你也不知道,當外送過來之後,你才發現整個辦公室只有你沒有飲料喝。

第一次會覺得,應該是對方忘了吧,可能是疏失吧,應該不是故意的吧?默默的吞下被忽視的委屈。

但如果發生第二次跟第三次呢?你開始確定,這個人是在針對你,即使你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有些人的個性就是帶著這種惡趣味,他覺得這只是一種玩笑,所有的霸凌,一開始都說這是個「玩笑」。

剛開始都是很小的測試,從忽視你,好像不小心推你,翻動你的物品,接著動作越來越大,直到破壞事件發生。主事者看到你的驚慌失措、目瞪口呆,忍氣吞聲,他就感覺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以及優越感,那是他的「玩」。

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

▍創業的氣場(下)



|9/3粉彩日常練習​

前一篇談到前世經驗跟祖先經歷會影響今生的創業格局,這一篇就要談到,創業成功人士的氣場氛圍。而氣場跟個性息息相關,個性又可以靠後天調整和學習。

大家應該有種植的經驗吧?或者至少有基本的概念:一枚種子通常會有硬硬的殼,種子種入濕潤的土壤,當種子破殼深根,便有嫩芽冒出,突破土壤,進入空氣行光合作用。從此,這株嫩芽可以持續的從根部吸收土壤的養分,也能從空氣中的陽光獲得茁壯的動力。

我們就這麼比喻,創業的人,像是一枚種子。

土壤的濕度輕易地可以喚醒種子(讓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創業),可是種子要如何破殼?這個破殼的關鍵,是第一個挑戰。

種子外層的硬殼叫做「習性」,那是過去你所習慣的生活方式,你對自己的認知,你認為別人是怎麼和你互動的?有很多個「我以為」形成厚厚的同溫層,當你覺得你準備好了,你認為自己可以破殼了——你真的可以完全破殼嗎?

其實我認為創業最大的挑戰,就是第一關卡的破殼。

過去的生活滋養了你,也可能是個框架限制了你。當你太過度相信過去的經驗時,你是無法真正的破殼,或者破不完全,直接被自己卡死了。

創業意味你在市場上與諸多消費者的連結,你的客群在哪裡?你有多少競爭對手?以及你的價格和品質願意讓人買單嗎?

畢竟對消費者而言,每天手機一滑,都是數百、數千個廣告與商品銷售圖文。而大眾每個月的收入是有限的,你的商品要足夠吸引人,誘惑人,讓人覺得不買不行,覺得你的產品非常獨特,甚至買了之後還願意繼續回購,或促使親朋好友一起加入⋯⋯產品或者是行銷能力,至少其中之一有這樣的誘惑力。

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創業的氣場(上)

我們家的醬醬躺在廚房的磁磚上,這種天氣躺在磁磚上肯定很涼吧。



這幾天我和朋友聊天談到創業,因為身邊周遭很多人都有創業的機會,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可是「抓住時機」這件事也顯得非常重要。

曾經有朋友A,在好幾年前,和我聊到他想要自己創業,我看了一下他的氣場,說:「時間還沒到,你是可以創業的,但是你還要累積力氣,大概兩三年過後吧。」

也是在兩三年過後,他說待的公司讓他實在受不了而且太心累了,他懷疑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創業?我說,可以了,就是時候,想一想你的公司名字,立刻去辦營業登記吧。果然後續他的事業經營得很順利,至今都有穩定的顧客。

我也遇過朋友的朋友B,關係遠一點。對方說他想要創業,想要聽聽看我的意見,可是我一看他的氣場,喔,實在是不行,這輩子沒有這個命。可是他不會聽的,就算我否定,他也是會去做。

所以我只好退一步,婉轉說:「你現在還年輕,你可以去試試看,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是很好的經驗。不過你要立下一個止損點,你嘗試創業的時間預估要幾年?預備金可以支持你創業前期,中期,還有後期的生活費嗎?還有身邊人能夠支持你到什麼程度?重點是你可以撐幾年?畢竟創業是你的理念,不是你旁邊其他人的想法,至少不要造成其他人的負擔,我們還是要考慮一下風險。」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容貌批判​

我看到一部短影片,介紹一位年輕女性設計師,詳談她的品牌和個性。她在影片中充滿活力與樂觀穩定的談吐。

結果底下留言一排:「她要不要去整形」和「這個樣子讓我吃不下飯」的言論。甚至還有人自稱「連我是女人我都看不下去」,一起附和容貌攻擊。

影片談的本來就不是她的外貌,外貌也不該成為重點,我看了實在太不舒服了。

小湛我在看影片的時候,潛意識Azure正在寫靈界的功課(我在專心過人類的生活時,Azure都在家裡學習,只有我們睡著的時候,身體關機才會外出),同時也有一位靈界老師在提點Azure的課程細節。

當小湛我對評論大喊「這些人真是有夠噁心!」,靈界老師也看了一下我是在說什麼。畢竟小湛我和Azure是一體的,算是兩個世界同步體驗,所以和我對話,也是教育的一環。

靈界老師悠悠地問我:「看起來評論別人的外貌是人類生活上的常態,那我想問你,外貌對一般人來說,代表什麼意思?」

祂們的教學,幾乎都是重新拆開原來的觀念,讓我檢視更底層的信念。

「透過視覺判斷的『好看、漂亮』也意味『你符合這個群體的優先交配權利』。」靈界老師直接了當地說。「就像其他的動物,像是孔雀,需要展現最亮麗的一面讓對方挑選,視覺的重要性,決定了交配的權利。所以你們多數人會格外注重外貌。」

我露出「好噁心」的表情,仔細想想,老師說的也不無道理。

「可是,沒有人需要符合誰的交配權啊?性的吸引力是自己要決定的啊。」我真是不爽。

「是啊,要和誰有親密關係,那是個體的選擇。」靈界老師說,邊引導我回去看那些不善的留言。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能量吸血鬼」標籤



|8/4粉彩日常整理​

「能量吸血鬼」是幾年前開始的名詞,談的是人際病態關係,意指某些人就像吸血鬼一樣,持續的吸收你的能量,消耗你的力氣與精神。

滿多的文章探討「能量吸血鬼」的特徵,不過我看到這種特徵的形容,都是快速滑過去,因為對我來說,重點不是特徵,而是寫這篇文章的人的心態,作者既然提出了這個現象,他可以提出豐富的解決之道嗎?

每每當我閱讀到文章最末,多數的作者都說:「快遠離這些能量吸血鬼/能量低落 的人們,尋找高能量的人相處吧!」

嘿,等等喔,辨識出「能量吸血鬼」之後的解答,也太隨便了吧?

如果對方的能量低落/讓你感到不快/不舒服/過度消耗,你能夠採取的做法就只有迴避,可是對所謂的高能量人/讓人喜歡/想要親近 的人而言,你也是對方眼中的「能量吸血鬼」吧?

因為你沒辦法忍受沉重的壓力,你急著想要找高能量的人,換句話說,是你想吸收高能量人的能量耶。人生又不是玩鬼抓人,輪流當鬼玩的遊戲。

有些文章的邏輯前後不對盤,確實抓別人的毛病,看到別人的問題,是最簡單的了。難的是,該如何直視問題,解決問題?所有人都想要找高能量人相處,但有沒有考慮到,人生本就沒有完人的存在?

說「能量吸血鬼」沒有同理心,有很大一部分是,這個人對別人的某些部分/或者針對某個議題 沒有共鳴感,不代表他整個人生毫無同理,這個定論太粗暴了,不也是種缺乏同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走向,很難要求所有人都可以理解自己的心路歷程。

我們難免會「無法理解別人的模式」,然而直接把問題歸類成——因為「自己善良」所以遇到「能量吸血鬼」必須要「逃走」的公式,還是缺乏太多人性變動的討論,過於膚淺了。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無禮的靈魂脫離者​


我拍到一隻好可愛的米米!黑肉掌還有粉鼻!米米真的是一隻非常傲嬌的貓咪,像是我上廁所,就會過來腳邊繞來繞去,一直叫又不給我摸,但其實我只要稍微用力的撈,就可以把米米撈起來抱在懷裡了。也不太會掙扎。

米米就會把頭埋入我胸口,露出:「我才沒有要媽媽抱抱喔,是你要來抱我的唷,我才沒有那麼要抱抱呢!」這樣的賭氣話,還散發快樂的粉色光芒。

就是很喜歡,但是不想要直接表達啊!


前幾天遇到哭笑不得的事,只是當時太忙了,沒空發文。上週改完作業,上完課,今天又睡了一整天,覺得舒暢多了,再來慢慢寫文

事情是這樣的:先說我人是在清醒的狀態,我剛吃完晚餐,收拾廚房流理台還有碗盤之類的,邊聽著音樂,輕鬆自在的打理家。

突然間,我感受到有一股意念、能量體靠近——絕對是活人,因為活人的氣場跟其他的靈界眾生差很多,活人的能量會是有生命力、流動的往下連接地球的能量。

對方還不是隨便的路人,應該平常就在做冥想打坐,觀想之類的身心靈活動,非常習慣讓自己整個注意力跟精神凝聚起來,做靈魂脫體的活動。

這又和人類完全入睡是不同的狀況,因為人完全入睡之後,會跟自己的靈魂整合,靈魂的能量是強大的,靈魂的能量會整個包覆人類覺知的力量,靈魂活動的空間更廣更大,如果用靈魂整合的這個角度,來觀察其他人類,是俯視的喔。這個俯視的角度是穿透性的,我依然會感受到,但我也會知道那是完全不同的空間,不會打擾我的肉體,我也不會去管。

但事實上,所有靈魂俯視的角度,畢竟牽涉到他人跟他人靈魂的隱私性,靈界的公家單位會審查,不會讓任何靈魂輕易地跑到別人家,或者要跑去別人家還要寫個報告,寫說,為什麼你要做這件事情?以及要經過對方靈魂的允許,有一些流程要按照規矩走,總之是很麻煩的。不是隨便就可以亂來的。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詐騙與信任的能量循環




|7/13粉彩日常整理​

曾經聽到朋友說,很多做詐騙的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像是「用智商重新分配財富」這種概念。這幾天,我看到中國那邊也出現百億的詐騙,主謀同樣嘲笑受害者「智商太低」。

我看了還滿難過的,我的難過,有一部分是對詐騙集團自認優越的思維。

說別人智商低,意味著他過去沒辦法證實他的智商高。依照這個脈絡繼續反推回去,他過去的人生,曾按照社會合法運作的方式,想要證明自己聰明,可是他被看扁了,或者他認為別人看不起自己,因此心懷不滿。

還有一個現象是,自認聰明,自認為努力了(按照這個世界對於努力的定義,例如努力讀書,努力在一般職場上賺錢),卻得不到他認為應得的對待(錢財的回饋),他在現實生活的場景裡,感覺自己用普通的生活方式,自己只是個魯蛇(失敗者)。

對錢的匱乏的恐懼感,以致於想要賺錢的慾望和執著如此的強烈——才進入詐騙的行業。那就意味他帶有對錢的創傷,感覺到窮困的恐懼,也有可能感到被剝削,對錢財種種的不安全感。

接著換另外一個方向,就是詐騙者對無辜民眾的心態,其實帶著一股報復心。

「我曾經努力得不到回饋,我感覺每個人都在欠我,我理所當然地可以從你們身上取回我應得的財富。」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幫助自己的療癒引導詞



|4/01粉彩日常整理​

當初我研發《心之所向》牌卡,是因為,或許過去的模式可以幫助過去的自己,但現在的你,已經不套用過去的模式了。你需要有新的提醒,創造新的領悟。

時間會引導著你,隨著你成長歷練,不僅年歲增長,感知也會汰換,彷彿一層層的蛻變,脫殼。只要生活著,總會認識新的人還有新的環境,過去的應變能力也需要更新,才能跟上時代。

倘若過去的成長環境以及相處的人們過度呆板,限制你的思考能力,灌輸僵化的思想,好似腦中裝滿水泥,即使年紀大了,有更多的生活歷練,甚至改變了生活環境,腦中固著的思想卻沒辦法更新,只能一再的鬼打牆。

這篇文章很重要,可以幫助很多人,各位可以分享,只要標注是小湛寫的就好。

/

僵化的思想最常見的就是——

我只能往前衝!撞得頭破血流,很痛很苦,但是找不到其他方法,只能繼續努力往前衝!衝到沒力之後,休息一會,繼續朝同一個方向衝!相信有衝就會獲得成功的果實!

通常伴隨的,也是努力的忍耐,努力的忍痛,非常努力的撐下去,繼續往前衝!整個過程都非常不舒服,不許自己停下來,甚至停下來會感覺到愧疚感,焦慮,只能繼續往前衝。

尤其,不敢停下來的自責,就是對自己持續揮舞的鞭子。自己折磨自己,比別人傷害自己還更嚴重。

但是你的人生不是只有一直往前衝啊。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靈魂拷問第二趴|婚姻​

腿上的米寶


昨天是沒有想到要寫第二趴啦,是長老跟我說,有很多觀眾的靈魂過來投稿,問我們要不要談談進階版的關係?長老覺得可以談一下。

那就是結婚。

這邊可以寫短一點,因為大部分的觀念昨天都已經寫了。所以先回來定義:結婚的目的,是成立更緊密互助的感情連結,包含財產得到法律保護,或者醫療手術前可以為對方簽字,獲得生命安全實際的保障。

可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有一種,結婚之後,美夢幻滅的感覺?因為沒有在結婚前,重新和對方定義結婚之後,配偶彼此所扮演的角色跟責任。

比如說,如果你想要結婚,你渴望結婚,你認為結婚的定義是什麼?想一下你對結婚的認知。你覺得結婚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自己也列出來。

記得,這是「你的感覺、你的認知,你的定義」,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跟社會經歷,

有的人嚮往精神連結的無性生活,有人希望能夠跟伴侶四處旅遊,有人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居家生活環境。

你先了解你自己的需求,我們再繼續接下來的靈魂拷問。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對伴侶的定義與關係



|2/21粉彩日常整理​

很多人的生活壓力來源之一,就是感情。

我看到好多人都想要談戀愛,對戀愛充滿嚮往,亦對另外一半的標準開出許多條件。但是那些條件,不一定能讓雙方相處融洽。

即使已經有穩定的伴侶關係之後,卻感覺到話題對不上,無法交心,或者哪裡不對勁,但是說不上來。這樣子的人也是有的。

感情是如此抽象,雙方究竟適合或者不適合,該如何相處?價值觀差在哪裡?該怎麼討論?都有很多的細節可以探討。只是一不小心,可能就擦槍走火。

我覺得,很多的煩惱是可以列出來,把感性的混亂重新釐清,重新判斷雙方的價值觀是否吻合。

我跟朋友聊聊天,他對現況感情有點困擾,理不出頭緒,所以我發出提問:

「談到雙方是否能產生共同的目標之前,不如先退回來討論感情的定義:伴侶意味什麼?伴侶跟朋友的差別在哪裡?伴侶多了或者少了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稱之為伴侶?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觀察自己而後退

最近的體悟是,靈性成長的過程,其實是在讓自己持續的退後。就像是攝影機,將畫面拉遠,讓視窗容納更多的景緻。

我還是在畫面的中心,而是我有餘裕慢下來,看見了周遭擁有更多的細節。關於我正在走的這條路的過去,以及未來會如何延續發展。

這和我們所熟悉的人類社會世界觀是背道而馳的。

/

所有的社會資訊,從社交媒體到鋪天蓋地的廣告,都在提醒我,「你要找到自己的興趣,你要成長,你要成功,你要專注前行,你要更努力,你要賺錢,你要擁有財富⋯⋯」對每個人的人生,建構了一致性的方向,設定了非常多的目標,提出各種建議。

我從小到大,我總不喜歡有人問我:「你以後要做什麼?」在注重學業成績的年代,當我的成績並不是很好,我不是外向活潑的,又漂亮的討人喜愛的孩子,班上還有人比我更會畫畫,比我更有天份,我是這麼的普通。當我還在懷疑自己為什麼存在這個世界上,我根本沒辦法想像,我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

然而學校的老師,家庭長輩跟親戚,總是會追著我問:「你以後要做什麼,你想要做什麼,你能夠做什麼?」

我有幾次急哭了,我想不出來,或者我說了,大人卻告訴我:「這樣子沒辦法賺錢,你要想一個可以賺錢的行業。」讓我手足無措。

我對於每個人長大都要去工作,賺錢,還有存大錢,要結婚生子,最後要養家的這件事情,我非常不甘心。人生就只有這樣嗎?如同工廠生產線一樣,一批一批的生出下一代,意義在哪裡?媽媽告訴我說:「你不要想太多。」這是想太多嗎?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放長假

各位新年快樂!今年我好難得給自己放長假呀!​

回顧這幾十年來紀錄臉書跟部落格,我過年也是不停更的耶⋯⋯而且過年期間還會回私訊,真是越想越不對勁,我應該要好好休息才對呀,好像隨時隨地都開啟工作模式狀態?

去年2024年,幾乎整年的狀態,小湛我開始覺得Mulo對待我的方式很不OK喔!我持續和靈界的長輩討論我以前到現在的生活跟工作模式,還有讓更多的內在議題跑出來(反應在生活上觸發的壓力),像是兩個世界同步進行調整。

或許也是因為我個性太隨和了吧,長期以來,我其實不太想要計較/比較什麼東西,都比較後知後覺的才發現,自己無形中一直都在壓榨自己。

加上2025年的環境壓力挺大的,幾乎整個一月像是在壓力鍋,這股壓力很容易牽連到我的身上——這有點難以形容,但是知道這是一個很容易苗頭不對,容易被拖累的時刻——所以我從12月開始就讓自己的發文減少,1月也是變得更安靜,也是訓練自己可以靜下來、慢下來的時間。

即使我寫文章的速度很快,然而構思一篇文章的起承轉合也是需要時間的,我需要把我想講的重點跟內容都思考過一遍,才會開始寫文章。

也就容易變成,我一整天都在想事情,晚上才把文章寫出來。晝夜都在工作模式,根本就是過勞啊!(抓頭)

我很開心一個多月以上的調整,讓自己慢下來之後,腦速降下來,腦袋清空之後好輕鬆,真的是要逼自己不要寫東西⋯⋯雖然我想要寫得很多,然後我還把大綱寫在筆記本裡。好像戒掉某一種癮這樣。

後來也是意識到,Mulo的愛操心還有碎碎念,就是讓我的文章一直更新不完的原因啊Orz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新年體悟



各位,2025年新年快樂!我是小湛,想要聊一下近期的心得跟想法。

還記得2024年剛開始,我看到星座命理說,土星會壓在雙魚座上面,看起來不太妙?但是事情排太多太忙了,我也就把這件事拋之腦後,反正專心做好手邊的事情,就像生產線一樣,每一次做事情都專注的做,其實也沒心力去想幸不幸運的事情。

如今2024結束,過去一年帶來的成果,真是超乎想像!我舉辦了北中南還有花蓮的簽書會,也舉辦了國際會議廳的講座,被好幾位KOL訪談製作節目,甚至也上了電視台,還出了牌卡!得到沉甸甸的豐收啊!

這也讓我意識到,有時候我們認為的好運跟壞運,其實只在於,你能不能掌握當下的機會,好好的為自己耕耘跟實踐。那麼,即使是看似嚴厲的星象,卻也是讓你大幅提升身價的助力。

當你完全專注在自己的生命上,想要拓展和開發自己的能力時——我是非常的享受,而且非常的期待,雖然我也會一直碎碎念說:「明明我是一個很懶惰的人,為什麼我把自己搞得這麼忙啦,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事情要做啦?」但我還是把這些事情都做完了!

對,確實很累,很忙,同時我也很快樂,因為我也很期待我做出來的成果。

2024年呈現了,我和非常多不同單位,人們與行業的合作。我真的沒有想到,我只是單純的喜歡分享,畫圖寫文章,把自己的作品製作成商品,可以獲得好多人的支持!真是太感謝了。

當然也發生一些驚險的插曲,畢竟要跟別人合作,剛開始跟大家磨合,總是有不太理解,溝通不順,或者出貨不順,現況與想像不同,大家理解有差的狀況。幸好都能夠發現問題出在哪裡,趕緊討論,彌補,或者解釋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了?能夠第一時間滅火。我很感謝旁邊的人們互相包容,互相支持。

每次遇到這些小小的關卡,我都會想起以前的經驗。像是,我的父母親急躁又緊張,他們在壓力下會咆哮或者拿起棍子,我以前遇到危機總非常害怕緊繃,進入「我完蛋了,我不夠好,我要被懲罰了」的驚慌失措。光是在自己裡面就糾結死了,根本沒有心力去應付其他人。

但是現在的我可以心平氣和地,重新檢視自己的處境,也可以換位思考。我知道對方在乎的價值跟情感的需求在哪裡?我現在能夠做的範圍,還有不能夠做的範圍,在哪個地方?

連我都默默的驚訝著:哇,原來我可以這麼平靜跟冷靜的解決自己身上的壓力呀。我不再被恐懼的情感驅動了。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自然而然的分享​

療癒與陪伴自己的過程,每隔一個階段都會有驚喜,或者驚訝的看見自己全新的一面。

還記得以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時候,我對於自己的東西必須要「分享」給弟弟妹妹的這件事情,非常的反感。我沒有辦法保留我自己的東西,任何人都可以進入我房間翻開還有拿走我的物品。
(房門被我爸踹壞了,他不喜歡小孩鎖門,我們必須要開門讓父母確定「小孩子沒有做壞事」)

我不喜歡別人動自己的東西,弟弟妹妹都說我非常兇,我會大聲罵人,在當時,我也只能用兇悍的態度來維護自己的擁有權。我也知道,這麼兇狠的個性並不討喜,可是我已經受夠了當「好姊姊」。

從小我感受到的「分享」更像是「我別無選擇的被剝奪」,使我感到不安全,憤怒,委屈。以致於聽到學校老師說:「我們可以把家裡的東西帶來學校分享給其他同學。」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社會化的過程(下)​

第二篇會做很多舉例。

在生活壓力下,長輩們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容易會在無意識中,想要從小孩身上獲得情感的撫慰,要求小孩照顧自己的情緒。例如:

「你沒看到我很難過嗎,你不會拿衛生紙過來嗎?你不會說安慰的話嗎?你不會乖乖地去做我想要你做的任何事情嗎?」

像是用嚴厲跟喝斥的話語命令(直接的威脅感),小孩會被訓練成:只要看到誰難過,他要趕快拿衛生紙,他要趕快講安慰的話,趕快服從對方說出來的所有條件。然後全心全意地看著對方,放下自己手邊的工作,以對方優先。

這不一定出自愛,而是潛在的恐懼——「如果做不到以上這些事情,我就不會被愛了,甚至我會受到更嚴重的懲罰。」

這個例子就是在成長過程中,「被過度社會化」,得以別人優先,忽視了自己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沒有注意到自己其實也需要被照顧。自己跟別人之間的天秤已經不平衡了。

而這種不平衡會產生更多的委屈,痛苦,甚至怨恨,恐懼,以及不敢表達——最後變成長期的忍耐,以及習慣了忍耐,還有自責。自責為何沒辦法提供更多的服務,對方那麼難過,全部都是自己的錯,因為自己沒辦法解除他的難過和生活壓力。連帶的也有羞愧,悲傷,寂寞⋯⋯

總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甚至認為,都是自己的存在,才會帶給別人不快樂,無形中把所有環境的壓力都歸咎於自己的存在。

/

大人適時的示弱,其實能讓孩子體諒大人並不是完美而堅強的。如果各位有跟孩子們相處的經驗也會發現,如果我們好好說話,發出邀請,孩子非常樂於提供服務,甚至,他們非常的想要照顧周遭每一個人,孩子很希望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大人心情難過的當下,能夠用自身的狀態示範,引導孩子說:「我現在的心情很難過,我好想哭,你可以幫我拿衛生紙擦眼淚嗎?」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社會化的過程(上)



|粉彩日常整理12/10​


我今天想要談談「社會化」的議題。

我在社交平台看到一部短片,女子說,他缺乏很多人具備的情感,像是自責,內疚,羞愧。他知道偷竊是不好的,是社會不允許的,當他偷竊被人抓到時,他並沒有以上這些情緒。他只是知道這件事情不能做。

很有意思的是,當他在描述自己跟社會觀感的差異時,我卻感覺到他的能量場是「我跟自己失去連結了」。

於是我這幾天重複想,是我在套用自己的觀念定義別人嗎?我們非得要跟自己連結嗎(?),會不會有天生確實缺乏某種情感的能力的現象呢?總之我腦中的想法一大堆,後來長老看不下去,祂們便跟我聊了這個議題。

/

當一個小孩子,他還沒有進入社會化,他生物性的概念就是,肚子餓了,尋找食物抓起來吃,先滿足他的生理需求。要坐著吃,站著吃,躺著吃,都無所謂。自己喜歡跟滿足就好了。

人類最基礎的社會化,即在家庭還有成長環境裡。長輩的生活模式還有他們的教育模式,會提醒小孩子:

先訓練身體和工具的搭配,這是偏向理性層面的知識傳遞,像是,吃飯之前記得洗手,理解餐盤與碗的分別,哪些食物使用哪種容器,注意尖銳的刀具,熱鍋會燙、要注意隔熱,等安全的使用方式。

第二個階段是,訓練對情感與環境氛圍的敏感度。像是,注意飲食咀嚼發出的聲音,觀察全桌人是否都吃到了餐點,只拿自己需要的部分。如果需要要進入高檔餐廳吃飯,還要注重外裝、用餐禮貌跟禮儀。

從第二個階段開始,就是訓練社會化的過程。

2024年12月8日 星期日

▍創造改變的契機

當一個人非常焦慮,自我懷疑,停不下來的時刻,往往是在 恐懼/預期 「某件糟糕的事情『可能』會發生」。

也就是把焦點過度放在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上」,與當下自己的身心狀態失聯。

還不確定的事情,無法掌握的事情,往往是最多人壓力的來源。

也正是因為無法掌握,才透過大量的過勞思考與漫無目的/短期衝刺、長期茫然的行動,來感覺到「我正在試圖控制這些未知的內容」。結果就是疲勞的內耗。

人越疲累,給自己的壓力跟自我設限,也是越沈重的。自然對人生充滿無望而無力的感受。

然而大部分的糟糕想像,其實都不會發生。

所以,如果一不小心又進入停不下來的焦慮與壓力狀態,記得提醒自己,可以站起來活動一下,喝一口水,走一走,按摩身體,深吐長吸的放慢呼吸,把焦點拉回當下的自己,重新聚焦於現在的生活,和身體與生命力校對,暫停壓力的累積。

如果還有餘力,可以思考一下,讓你停不下來的那份恐懼的信念,究竟是什麼呢?「你在害怕什麼事情發生?誰會傷害你?」

這份恐懼推得你沒辦法停下來,讓你感到那麼的難受,你所有的奮力與消耗,都是避免這份恐懼成真。我們當然不希望這份難受永無止境的持續下去。也唯有我們看清楚這份黑暗的輪廓,搞清楚發生什麼事情了,才有自覺的,讓自己調整現在的模式。

生活總是會重複發生新的壓力,新的劇情,新的措手不及。我們只能適應壓力的發生,以及如何調適面對壓力的心情。

當自己再次進入充滿壓力跟焦慮的模式時,理解自己正在經歷過去的負面經驗,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你會有自覺的服務自己,有自覺的拉回當下,有自覺的觀察你有沒有做出新的選擇?

這會讓我們感受自己充滿力量,以及具有改變的希望。

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不會交朋友的人​



12/1粉彩日常整理

我跟朋友們聊到這個話題之後,覺得可以整理一篇文章分享。因為我也曾經是不會交朋友的人。(然後我不小心寫得太長了)

我們人生第一個接觸的人際關係,就是在家庭裡面。該怎麼跟人互動,聊天,建立穩定的關係,其實都和長輩怎麼引導我們有關。

這就牽涉到,如果長輩的心情不穩定,大呼小叫,態度時好時壞,也會讓孩子會有一種:「我到底要怎麼跟你說話?」的絕望感。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我們都希望自己成為最重要的


| 11/28粉彩日常整理
今天的圖畫依然是彩虹瀑布XD


這陣子,我習慣性的一直想要寫文章,又要冷靜下來,告訴自己不要寫文章,先好好休息,真是內心折磨XD,總算是這幾天沒有發文,覺得整個人裡面的速度都慢下來了,就覺得,OK,好像真的休息夠了!可以重新出發了~

/

今天想要談的是,我經常在改作業的時候看到的現象。甚至不是只有改作業的時候,而是在跟別人說話時,我可以感覺到對方,是多麼希望我可以理解他的內心。

覺得在生活上格格不入,沒有人懂自己,感覺到寂寞,或者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內心的苦悶,甚至對自己內在的感覺是一團混亂的⋯⋯如果你也是這種類型的人,你真的不孤單,我覺得至少有八成以上的人都是這樣。

只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把內在的壓力露出來,甚至有很多我們以為是樂觀的,快樂的人,堅強的人,他在說話中無形透漏的氣氛,或者圖畫裡面展現出來的,其實是很強烈的壓抑。

也可以這麼說,大部分的人們社會化了之後,已經善於不要把內心的情緒表現出來,因為,大部分的人不太喜歡接受負面的情緒跟能量。

所以很多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事實上是憂鬱的,悲傷的,他只是不敢把內在真實的感覺呈現出來,因為太害怕被嫌棄,被拒絕,或者最可怕的惡夢——被丟掉,沒有人愛自己。

而且,我們的社會很少會分享「如果你的親朋好友情緒低落的時候,你能夠為他做的是什麼?」這樣的教育。甚至會有極端的現象是,如果你講出悲傷難過的部分,會有人嘲笑,會被看不起,會說你不知感恩之類的。變成加倍的受傷。總是有惡意的人士,會拿你過去的經歷當作笑話,來展現他們的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