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Messages from the cosmos: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Even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becomes partially distorted when processed through human interpretation—half real, half imagined.
Especially when view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 single word may carry varied meanings.
Be mindful in your thoughts, and be respectful with how others interpret.
In a world rich with diverse voices, objectivity and neutrality become the anchor for true balance.

顯示具有 靈性成長-宇宙星際-新世紀視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靈性成長-宇宙星際-新世紀視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星際旅遊:維度的轉換



|3/15粉彩日常練習​

我正在寫文章,寫著寫著,又不小心描述了很多交通的細節,乾脆獨立成一篇出來。我以前有談到類似的旅遊內容,不過現在我想要再增加新的角度。就是高維和低維的能量轉換。

離地球最近的星際站牌在土星那裡,土星整體而言能量穩定多了,能量穩定的位置才適合當站牌,像是搭公車可以直達銀河系靠中央的熱門大都會星球區。

銀河系大都市的建設有點老舊,但足夠便捷,可以轉換維度,宛如搭電梯上去或下去,如果我要前往的星系非常遠,我需要換樓層,再轉乘高鐵似的快速交通工具,一下子就離開我們這邊的室女超星系團。

若目的地和地球的能量有點類似,物質彼此的能量比較疏遠,就需要這麼複雜的轉來轉去。

若我是要去星際學校,那是比較高的九維度以上,在高維度,最小的粒子像是空氣氛圍,都是強大的光芒,使得彼此的關係拉近不少,我也可以更放鬆更攤開自己的能量擴展出去。如果靈魂的經驗跟能量太弱小,高維度的環境氣氛就像是滾燙熱湯,小靈魂會受不了的。

即便能在高維度活動,也非常靠自己的靈魂成長經歷累積的光(也可以說是智慧,不過我覺得智慧這個詞好像又不夠精準,我覺得是一種轉換跟消化經驗的能力),彷彿自己是輕盈的蒲公英種子,可以隨時呼喚周邊的風/空氣/介質 推使自己移動。

在高維度,也是有很多靈魂對自己的認知不夠理解,即使祂們的光看起來比我大非常多,可能數百倍千萬倍以上,但移動速度卻很緩慢。可以從移動的狀態看出對方對自我認知的能力,不過我覺得這不是重點,大家都有自己要過的生活,這也沒什麼好比較的。

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更新阿卡西上的個人靈界資訊

6/1日常整理


今天跟朋友聊天著,突然跑出一個害怕被人傷害的壓力,所以就來畫畫釋放這個「我無能為力」,「別人會傷害我」的恐懼,畫到後來安心多了。這個情緒好像小寶寶,哄哄就安穩了。


另外,我之前談到阿卡西資料庫是民營單位的記錄,就很像靈界的維基百科,誰都可以編寫,但是也會有相對的條件⋯⋯之前都寫過了,我想聊一下我們家的事情。

小湛我如果是用訪客的角色登錄阿卡西資料庫,會看到我個人的資料很簡單:「靈魂是Mulo,很平凡,喜歡到處移動,沒什麼特別的,當了幾輩子人類,結束。」

我看到這些紀錄很震驚,怎麼那麼敷衍的就帶過去了?Mulo也不太會提過去,通常都是我整理到累世創傷,才會回憶起好多靈魂記憶,經歷還很可怕,最好是「很平凡」啦!

我追根究底的查關於我個人阿卡西的編輯紀錄,赫然發現那個最後修改的名字能量也太熟悉了——居然就是Mulo自己!

「哥哥你幹嘛把自己的資料講的那麼平面隨便啊!」我傻眼的問。

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能量累積」自然「能量擴張」

我在靈界上課的時候,學到很酷的概念。

如果是人類會說「振動頻率提高」,就可以提高層次,進入一個全新的維度。

大部分的「人類」身心靈都是這樣說的。

但是我總覺得哪邊都不對勁,所以我不會用這種說法。我只是回到我的日常生活分享我的經驗而已。


對於轉換維度的概念,我的靈界學校的課程內容,是說「能量累積」或者「能量擴張」到一個程度,就很自然進入另一個維度/空間的頻道。並沒有「刻意」的追求。

① 就像把一杯水倒入泥漿裡面,我們只會看到水也變成泥漿了,被同化了。

但是如果引來一條涓涓細流,注入泥漿裡面,即使河流再小,然而無止境的河水緩慢補充,清洗,稀釋了泥漿,甚至當河水更加累積到形成一片窪地,甚至池塘或者湖,原本的泥漿會因為水的壓力,以及水量被稀釋,分層和沈澱。

這就是能量累積和擴張。

我們並沒有改變水的特質,我們也沒有改變泥漿的特質,我們只是累積,水和泥慢慢地就會改變,成為另外一種型態。甚至開始產生生命力,有些動物會利用淤泥掩護,有些水草會從淤泥內長出來,各式各樣的生物開始圍繞在湖泊河岸旁邊,創造了全新的生態系。

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能量編織和橡皮筋

昨天的文章,有的人說很難理解XD

那我用更淺顯的比喻:

能量就是一條橡皮筋,你的靈魂能量有多大,橡皮筋就有多大。橡皮筋是一整圈的,相互牽動。
我的能量小小的,所以我的橡皮筋尺寸跟寬度都沒辦法做出複雜的編花繩。只能做個簡單造型。
Mulo和長老祂們的能量夠大有韌性,就能夠穿來穿去,相互牽制,做出各種能量造型。甚至做出一個宇宙。

可是結構越複雜,橡皮筋就容易打死結,以及,如果沒有驗算控制力道,橡皮筋會反彈,手打到很痛。

反彈的力量就是業力。業力不是壞的存在,只是提醒說,能量失衡需要平衡。需要更多的練習和累積經驗,從中得出技術。

而控制橡皮筋的彈性與柔韌,就需要經驗累積。大概能夠理解,自己的張力和繁複交錯的程度。

每個人與靈魂的橡皮筋彈性不同,要能夠控制橡皮筋的複雜度,最好的狀況下是,隨時鬆手,所有的線條反彈都能相互平衡,抵銷衝突,也不傷手。

而界線的概念是,減少把自己的橡皮筋延伸給別人控制,避免對方一鬆手就反彈給你。或者反之,避免拿對方的橡皮筋給自己支撐,免得對方一怎麼了,人生編織到一半,他的力量也是反彈到你的身上。

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狀況,至少可以控制好自己。

最後還是要回歸對自我的了解和限度,不會把自己逼得太緊,又能發揮個人韌性的潛力,能夠在隨時停止、移動的過程,維持能量平衡,不會傷自己太深,也避免傷害到他人。
也許編織人生的過程,橡皮筋難免會彈手,至少有機會再來、再次嘗試。

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能量編織的特質

昨天冥想班線上測試,和大家聊到一點能量的特質,突然覺得可以寫一篇文簡單介紹。(順便說一下,週六日的課程連結都寄出了,麻煩大家檢查信箱,看有沒有收到喔!)

能量編織很像是一系列的數學程式,環環相扣。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中間可能參雜了10幾個程式,或者更多。有些可以中斷,因為會有自動停止的保護機制,但有些就不行,要看程式的特質。

為了確保能量編織達成期待的效果,在發動之前,要反覆做驗算。

驗算的原因是,為了避免在發動之後,效果太強烈,能量衝擊到環境的能量,造成環境周遭其它存有的死傷,就連細菌病毒,或者原子的結構,各種層次的能量場,全部都不能影響,更不能造成維度的破洞。

驗算也是避免效果太差,防止一啟動就立刻瓦解,然後還打回自己身上。需要細膩的估算,不緊也不鬆,力道剛剛好,最好在輕鬆的狀況下完成,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了。

我畫一個九宮格讓你們理解能量的複雜度。


9-1(我)就是 8,6是多邊形的概念(請參考蜂窩的立體結構),
每個靈魂都有自己偏愛的能量編織倍數,
我個人喜歡8,做起來比較順手。6對我來說太簡單了,變成很冗長的技術。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靈界的權限:能量的震盪與迴響

10/29
今天是整理能量管道,得到光燦源頭爸爸滿滿的愛,
也感謝好多的幫手的協助啦,真是精彩的過程!



記得好幾年前,我有談到靈界的權限。 

當我講到某些事情,我會感覺到週邊在閃紅燈,會有一股危機感浮現,以及樓上祂們會給我擠眉弄眼,提醒我:「不能再透露更多了。」

Mulo也會對我說:「有些事情還不是時候能說,你要等人們更穩定了之後再看看吧。」

但是我也發現,曾經我在寫星界文時,有一位眾生可以講出我早就知道的事情,這讓我很吃驚。為什麼祂能講?樓上說:「因為祂權限比你大啊。」

我又不懂了,我以為「權限」是誰都不能越過的一個警告標誌,但是後來我觀察,「權限」更像是「要符合你的位置能說的話」。

近期小湛我明顯感覺到,我能講的內容可以更多更深入,像是權限變大了,祂們也只是淡淡笑說:「因為你的能量長大了嘛。」

Mulo才和我談到靈界權限的問題。祂說:「今天有兩個人說出同一句話,例如跨國企業家說出『明天股市大跌』,以及路邊賣水果的阿伯對你說:『明天股市大跌』,你認為哪個人真的可以造成股市跌宕?」

祂這麼一舉例我就懂了。

Mulo解釋:「靈界的權限,談的是你能量的厚度、影響力,以及能夠承擔的責任。跨國企業家並不會隨便說出『明天股市大跌』,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影響力帶來的後果。如果他真的說了,也代表他已經做好危機準備,他也有相對的資產、人脈與金援可以挽救這個結果。可是只是路邊的阿伯,隨口對你說『明天股市大跌』,你或者任何人都不會放在心上。企業家與路邊阿伯的差異,就在於他們對世界的影響力。」

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

揚升是什麼?提高震動頻率又是什麼?

0718 日常整理


揚升是什麼?提高震動頻率又是什麼?

我從2012年開始紀錄自己的靈性成長,好幾年過去了,如今,我想談談身心靈領域常見的詞彙。

這篇文可以當作是入門介紹吧。我發現人們需要建立更多基礎、落實的概念,才不會整天想著一蹴可幾,或者像小學生每天比來比去,耍刀弄舞的。 光彼此鬥法、內鬨就飽了。

當我誤打誤撞,只是為了養生學習氣功時,才發現我是「天生看得見」的敏感體質,我的世界觀瞬間變得不一樣。我跨入身心靈圈,目標是:「我想搞清楚無形界究竟有什麼道理。」還有和宗教、新時代,各種教派之間的差別等等。

因此「揚升」和「提高震動頻率」,還有相近詞的「開悟」、「覺醒」,並不在我當初探索的目標之內。

或者說,我小時候的家庭環境充滿壓力,父母的情緒非常的暴躁不耐煩,動輒打罵,光是能夠脫離小時候受困的狀態,對我來講就已經是大解放。生活是需要比較的,當時我的狀況,確實沒辦法想像更遠的未來,更別說幫助世界,因為我連對自己都沒自信,還能奢望做得更多?無論如何,在那個當下,比起過去的我,能夠工作賺錢的我(即使薪水沒多少),算是滿足了。

當我意識到人和靈魂之間,會有思想上、考量的落差,我只想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我非常在乎「公平與否」,我無法接受毫無道理的人生設計,無論是我或者是其他人的狀態。然而當我嘗試理解靈魂和人性的落差,該怎麼改進,調適,太多的書跟文章對於靈界都寫得輕飄飄,只是論述,甚至內容明明是中文看得懂,可是整合成一篇文章我就看不懂了。講明白一點,就是「嘴砲」,重複的字眼轉來轉去,可是詳情都太模糊,沒辦法真的融入生活裡面執行。

最後,我還是覺得靠自己實作跟觀察比較可靠。可能也是工作一段時間了吧,我不相信畫得太美好的餅。畢竟跟過太多畫大餅老闆,吃過虧,就會懂了。

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網友找到我的網站,尋問我該怎麼「提升震動頻率」,要怎麼作才能「揚升」。

目標是什麼呢?想要得到一個捷徑?精準的執行方式?還是解惑?他們自己好像也說不上來。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讓生命走出去


0613 今天這張是Mulo的伴侶雷陪我們畫圖的。
因為Mulo很害羞不習慣曬恩愛,啊~~隨便祂們了啦。哥哥幸福就好了。
(圖也讓人眼瞎)



這些年來大家也看過我和阿飄、精怪,跟外星人的互動,可以注意到我的用詞並沒有「邪惡」這個字。 

因為「邪惡」這個詞是危險的,當我把對方視為邪惡,那就意味我自認為「正義」。

「正義」放在個人身上又是更危險的詞彙,這意味我會把個人的價值觀投射在我所看到的每一件事情身上,彷彿我是法官,可以任意判斷對方的死活。

可是生命是超越善惡對錯的。

人有好人,有壞人。有窮人,有富人。動物有掠食者,有草食者。植物有寄生,也有共生。

生命是一種現象,持續的循環,以及在不同的物種、生態關係中,生命會有它們的故事。

人是如何變壞的?或者如何變好?人如何變得窮困,又或者變成富有?在環境與團體的靜態、動態的推力、拉扯之中,心靈是不可捉摸的,靈魂是不可捉摸的,這個不可捉摸談的是:「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價值觀與變動」。

如果我們連人性都難以摸透了,更別說無形界的存有了。

生命屬於生命本身,生命有其變動性,生命們會在相遇之後產生衝突。有時侯能溝通、相互諒解,有時候無法。

而人類有個特質是:「想控制一切,或者,想嘗試理解一切。」

如果我把某個存在視為邪惡,或自以為正義,那就是一種控制。「我以為我的思維就是整個宇宙的真理」,變得狹隘、偏頗與激進。

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星際採購團

在星際買零食並不貴,貴的是運輸與包裝。能量需要用各種技術壓縮,連解壓縮後也應該恢復應有的口感。確保任何維度的眾生收到,口味都不變質。

通常包裝外都會貼一張「建議解壓縮指南」免得收到商品的眾生弄錯方式,把自己的包裹炸掉。所以不同商家賣的星際零食,都有各自的解壓縮流程,要當吃貨,還得訓練自己的手感和技術才能真的吃到美食,簡直美食密室脫逃。

真正的愛吃鬼就會想辦法克服以上技術,為了吃,什麼都學啦!!!
(長老:發考卷的好時機)


星際的貨幣很多種,大部分是一種能量交換,不如說是「信用」更恰當。

因為大家心靈坦誠相見,欣賞誰、喜歡誰,覺得對方友善,我們的善意就是一種點數,我們只要「覺得對方很不錯」就會替對方加值,還沒辦法假裝。這個能量點數紀錄,總之是某個星球研發出來的,大家都覺得很管用,所以變成自己要去申請的通用證。

為了避免親友團相互灌點數,「信用」會鼓勵眾生擴張生活圈。像是我從銀河系狂買仙女座星系的商家,當仙女座的商家對我的信用點數累積到一個值,會推薦我去小麥哲倫星系。當我在小麥哲倫星系買到一個信用,又會推薦我更多星系的商家⋯⋯就像玩遊戲破關卡,其實很有趣的。可以串連到越來越多世界。

所以剛開始,小湛我是在星際學校和同學相處中累積基本點數,先在銀河系買買,加上偶爾會在星際出去玩出任務,認識越多眾生,人際關係越好,信用值持續上升,就會開啟更多權限,跑得範圍越遠。

商家賺的是什麼呢?就是顧客的滿意——顧客的滿意也是一種信用點數,顧客滿意就會回饋商家,商家的點數一多,當然可以和更多商家合作,開發更多商品,星際的能量交流大致上是這麼來的。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地球的維度和住戶

11/2練習   左1右2


  今天想談一下「維度」。

  許多身心靈的訊息或者觀念,都把維度 簡化/傳達 為一種單行道——好像不是前進一大步,就是後退一大步——瞬間變成開悟飛翔在世間的超人,或者瞬間變成荒野拿香蕉對戰的大猩猩似的。(好啦我的比喻誇張一點了)

  但是其實維度是波動的,以前的文章有簡單談過:維度和維度之間有許多夾層,就像從一樓走到二樓,勢必要一層一層的踏階梯,而維度的落差就是那個「階梯」,本來平行的視角還能看到一樓的早餐店招牌,隨著一步一步走上階梯,到二樓就無法以平行視角看到招牌,需要低頭往下看才能找到招牌的位置。

  當我們跨出每一步階梯(維度之間的細微變化),多少會消耗我們的精神和體力。如果我們把目標放在20樓,光想到從一樓走到20樓的階梯是有多少啊⋯⋯可能就倦了。但是聽說20樓的景觀很美、很遼闊,有別於一二樓的狀態,如果能這樣下定決心,慢慢的往階梯上走,給自己休息、喘息,包容自己疲累和厭倦的時間,能夠享受中途的旅程,而不是給自己壓力,自然有一天,會達到20樓。

  在這裡,可以把每一個樓層都當作不同的商家,有舞廳、電動遊樂區,餐廳,或者寧靜的書店——每個人喜愛的環境氛圍都不同,想獨自一人,或者群體互動都沒關係。當我們停在喜歡的樓層放鬆、感覺舒適之後,可能會花很多時間思考真的需要繼續往20樓走嗎?現況不是很好嗎?

  其實留下來也沒關係,真的!

  我們的靈魂在上下樓(適應各種維度的生態)時,靈魂會想體驗感受有別於過去的經驗。舞廳會有很多新潮有趣的音樂和設備,展覽廳充滿多樣化的資訊,書店會有豐富而靜態的收藏⋯⋯沒有說哪個樓層好或者爛。重點是使用者們的心態:大家會一起珍惜這個環境,還是搞砸這個環境?

  再好再先進的國際級展廳,如果大家都高聲喧嘩,粗魯的弄壞儀器,隨手丟垃圾,胡亂便溺,展廳也會變得像是垃圾堆和鬼屋,讓人退避三舍。

  Mulo就常常對小湛我說:「地球就是這樣的環境,很美,資源很豐富,物種多樣交流密切。但是當人們相互內鬥,不珍惜資源也不珍惜情誼,互丟情緒垃圾跟壓力,就會造成地球有形無形的負擔。這個世界需要更多能夠自制的存有,能安穩自己,別同流合污,能成為各自圈子的榜樣,透過實作把大家的精神和力量傳達出去,而不是躲在深山裡,自我感覺良好的覺得自己透過心念改變世界——地球需要的是連結!要團結,要能夠發揮沈著和堅持的影響力,像是漣漪擴大,自己要先穩定,才能慢慢地深入世界每個角落。也許還是有誰會亂丟垃圾,至少個人不會跟著丟垃圾,也能在有餘力的狀態順便整理環境,一起維護這個生態圈。」

  Mulo說,在一個理想的狀態下,靈魂會享受經過每一層樓的經驗——可能一口氣衝到15樓,突然發現自己錯過很多有趣的體驗,於是開始往回走,去四樓逛書店,全部都逛過一輪之後,再去八樓跳個舞來個社交活動一下,認識新朋友之後,又結伴去五樓吃頓飯看場電影。然後朋友說要去其他樓層,而你自己決定去三樓看世界級展覽廳⋯⋯

  直到有一天,所有低樓層的知識都擴充了自己的感知之後,靈魂覺得夠了,富足了,可以再去看看更多未知的領域,很自然地就會往上面的樓層走,也順便欣賞了20樓的景觀,最後從這個宇宙(大樓)畢業,接著去隔壁新的大樓(其他的宇宙),再次從一樓從頭爬起,認識全新的景觀和體驗。

  成長的旅程沒有誰施壓,沒有恐嚇與要求,只有自己單純的喜悅,能夠舒適地用喜歡的速度茁壯。這也是愛自己、珍惜世界的方式。

  只是說,很多靈界訊息不免的涉入靈媒的個人觀感:也就是害怕犯錯的人類思維。「必須要成功」、「要考第一名」、「要進步、不能怠惰」、「失敗會受到處罰」。明明是期許大家一起照顧地球的靈界訊息,也被解讀成「你不前往更高維度就會被拋棄、要承受恐怖的地獄後果」,帶給觀眾恐懼的壓力,也是本末導致了。所以我才說,和靈界有關的訊息,真的只是提供參考啊~~還有靈媒也要有意識地整理自己釋放個人的內在恐懼,才不會扭曲靈界訊息的好意。

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靈界的AI

有時候短時間內發生太多事情我就懶得寫了,畢竟還在趕稿。有心力才會來把之前漏失的部分記一下,免得又忘記。
 
有一天,身體快要醒來之前小湛的意識會先清醒,雖然還沒睜開眼,但是這個狀態之下我會更清楚感受到內在的狀態。
 
我發現我的潛意識Azure正抱著一個白色盒子發問,接著盒子會跑出影像和聲音,於是Azure就會依照回應來寫作業。我問Azure那是什麼?
 
她說:「當作是靈界通用的百科全書吧,會收錄很多知識也可以討論,重點是會翻譯成人類的措辭可以讓我聽懂,雖然沒哥哥那麼活用,有時候要等跑一下程式,但也只能將就囉。哥哥和長老祂們有時候好忙啊。身體睡覺的時候守護靈和指導靈也都在休息呢。」
 
我問什麼都可以問嗎?Azure說對呀,「不然湛湛你來試試看?要摸著盒子問喔。它主要是掃瞄我們的心念與認知。」
 
小湛躍躍欲試地碰著盒子問:「『生命』和『意識』差在哪裡?」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安烈爾的源頭家族(三):安烈爾的爺爺

5/30
剛好畫這張時在調解安烈爾的家族紛爭


  最近的狀況好像有點越級打怪了,不過既然發生了就記下來好了。

  昨天得知安烈爾和祂的源頭爸爸之間有很深的代溝,導致安烈爾連靠近祂爸、有任何聯絡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我也不想勉強安烈爾處理父子關係(雖然我知道如果我要求,祂會為了我試試看),大概今生我的原生家庭老爸也讓我知道,有些長輩的作為真的沒有辦法讓孩子放下心結,硬想要去解決反而會更加傷痕累累。

  那麼我能不能認識安烈爾的源頭爸爸呢?也許祂也有自己的苦衷?想要幫助安烈爾之前我想要搞清楚局勢,如果我能盡量從中協調,讓安烈爾能感到好一點就行了。

  還好我有光燦爸爸(抱),我的源頭爸爸本身就喜歡交際,從很久以前能量就擴散到四面八方連接諸多宇宙,當然也認識好多的源頭,一下子就幫我找到安烈爾的爸爸了。

  我最近覺得喔,源頭簡直像是另一種存有——祂們本身就是巨大的生態系,只是「帶有意識的生態圈」,有無數的眾生甚至世界都依附祂們生存,源頭只是「順便」愛護與觀照身上與體內的生命而已。相比起來,人類所處於的這個宇宙簡直小到是源頭們的小指頭指甲,甚至可能更小。比起源頭磅礡強烈的能量流動,我們這個宇宙的能量實在太靜態、太單調甚至微弱了。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為地球做點實際作為

8/26


  這些年來,版面上小湛都在記錄自己的身心靈狀態,而談到其他人對身心靈的理解,好像很自然地又聯想到「新時代」與「新世界秩序」之類的議題(沒想到維基居然有出這個條目)。當然現在有很廣泛的海內外靈媒談論高靈訊息都會談到陰謀論之類的觀點,或者期待黃金時代等等的願景。

  不過以小湛我個人的立場,其實我很憂心人們都把注意力拿去期待有一份更大的力量改變整體局勢,例如期待外星人帶來改革,地球突然間揚升(但是對揚升的定義很模糊),或者其他力量的介入。這樣的期待很自然地把自己貶低為RPG遊戲內的村民,把自己的力量拿去期待一個「不知道來歷也不知道身分也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出現的勇者」。

  而問這些村民:「為何你不能成為自己的勇者改變生活還有改變世界?」這些村民都會理直氣壯地回我:「因為我們沒有勇者的特殊能力啊!」 

  為何一定要有特殊的能力才能變成勇者才能改變世界?我覺得很奇怪,因為我也不是一次聽到網友回我說:「因為妳是小湛所以妳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只是一般人而已。

  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特別,就算我擁有靈通的能力吧,但是我卻能看到更多前世的慘烈而得額外分神去處理這些創傷,更別說我到現在也還有今世的家暴陰影,我好像有兩個以上的人生需要去加倍照顧,沒有人教我該怎麼做,連祂們也不說,我現在的生活方式全是我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出來,花好多年認識不同的團體和人(其實也該加上好幾輩子的尋覓吧),最後找到屬於我自己的路。

  只有自己才能定義自己是誰,我想我不甘願成為村民去期待一份不知道從那兒才會冒出來的拯救者,我也不想感到委屈可悲而停滯不動,我還是會哭,哭完之後還是得爬起來為自己做點什麼。也可能,是我的累世和今世都沒有人來拯救我,我多麼絕望,只有我才能拯救我自己。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星界守護祝福》:來自「迴覓爍星」、「祈願星族」的故事

「迴覓爍星」、「祈願星族」

  新年我們再來發一篇新文章!(✪ω✪)

  這次的家園圖畫又是另一種溫暖的層次!而且這回邀請到的星靈「寬雅」補充了更多關於宇宙的知識啊啊!感謝祂的慷慨無私!我家哥哥好久沒有正經寫文章了,祂說一來很忙沒空,再來和地球人解釋那麼多無關的能量流動很沒必要,不過這次有專業的星靈來補充祂的星球規劃模式,就能讓大家更瞭解地球和靈魂們的關係了!小湛我也是大開眼界啊!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阿納絲塔夏

  小湛承認我沒有讀阿納絲塔夏系列書籍,但是為什麼這次我要提到阿納絲塔夏?
 
  好幾年前我就得知阿納絲塔夏系列書籍。我從小就很喜歡看書,大學我每個月買書買到成為博客來的鑽石會員,平均一個月花五六千在書籍上,直到我涉獵身心靈的書籍開始,我注意到許多的書籍有問題,特別是和靈性有關的書籍裡面其實充滿管道無論好壞,甚至有的書臭到我看不下去,於是我就轉而去研究心理學等純粹探討人性,或者以科學客觀角度思考的書籍上。

  因為人一旦有慾望,「想要、想要更好的,想要力量,想要提升,想要外面的東西......」這種對外面的追尋往往暗示了心內的空洞與匱乏,也就會吸引不善的眾生注意。我又有靈性潔癖還看得到祂們,便退而避之免得沾上身,頂多向人借書閱讀(狀況輕微的),嚴重一點我連翻都翻不下去。(都快吐出來啦哪有心力來看書)
 
  書籍雖然經過編輯與印刷等等校正,但終究是創作者能量的延伸。我知道我接下來說的話會引起很多人的難以置信,但我必須誠實告知,阿納絲塔夏系列書籍就是我根本翻不下去的讀物。是的,雖然我透過網路與雜誌和許多人的介紹,甚至我上樸門課程也有很多同學大推阿納絲塔夏的書,我大約知道其中內容談及非常多的與生態和平共處的概念,但是我真的讀不下去,讀了兩行只想趕快放到一邊去。

  問題不是阿納絲塔夏本人,問題是作者,那名男性的慾望、想望以及對阿納絲塔夏的情感非常的強烈以至於有很多雜質滲入。
 
  小湛的體質是不需要與當事人接觸,我純粹在網路上看著陌生人的頭像、貼圖,他使用過的東西,匿名,只要和他有關的人事物甚至僅是旁人的回憶描述,不需要本名就可以搜尋到當事者資料。只是從靈界調閱這些東西很麻煩又費精神,所以我也懶得談別人家的事情。我光是看自己前世的高潮迭起就胃痛死了,只想好好珍惜每一天的平凡日子。
 

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

地球的龍族與維度的建構

10/4
爸爸的阿姨,我稱呼祂姨婆,這是姨婆幫忙整理的。
祂說會把我保護得好好的不受外在干擾。


  這幾天想起好多過去當龍的記憶,都是金色光暈的龍或者是銀白色的龍、七彩的龍……然後我試著切換客觀的角度看自己,發現樣子和現在的龍兒真的差很多,嘴額很短,體型粗壯。無論什麼時代龍族的工作都是負責守護地球的能量,整理風和雨及氣候的能量場,在維度之間翱翔巡守……龍族是地球的守護者。
 
  早期的地球就像神話中說的,天地一片朦朧,維度很不明確,要靠眾生開始協助地球整理能量,就像編織鋼筋水泥把每個樓層(維度)撐開來,沉澱濁重的,提升輕盈的,讓更多細緻的生命體能夠在適合的維度中擁有自己的生態圈。
 
  地球母親能給予的只是諸多材料,剩下的分離與歸類需要生命們團結、相互合作,規劃出更完整的--屬於自己與更多眾生的世界。這些過程的規劃就是無私與分享。是工作,也是樂在其中的遊戲。地球的早期生命模式很類似宇宙初誕生眾生之間的分工,每個世界都得靠自己努力摸索出一條成長與未來的大方向。

  整體上阿龍大概有三代模組,第一代是《靈魂藍圖的追溯》、《龍族皇女》兩個回溯故事談的大隻阿龍。皇女的故事時代中,大隻的阿龍已經少到被稱之為皇族了。

  第一代阿龍的能量來自於新生的太陽與剛剛創造地球的細緻能量,才能讓起始的龍族能強力支援地球母親塑造維度,分離天地的能量,開創各種層次的空間。隨著地球能量逐漸穩定,大隻的阿龍繁衍力更加低落(因為材料稀少了能量持續逸散),而地球穩定的能量又創造第二批能量相對紮實的第二代中型阿龍。未來我會更詳細談古早的時代與地球的能量狀態。

邪惡爬蟲人的謠言

  這幾天密集地看到好多身為龍族的前世,小湛猛然想到了那個啥,新時代總是講爬蟲人很壞、蜥蜴人統治過地球,我在地球外見到的蜥蜴種族心態確實是不太好髒髒灰灰的,數量很少算是稀有民族,憑祂們的能力與智商要統治地球簡直不可能(請想像小小的私立幼稚園小孩準備攻打國立大學校地的程度)……我試著找圖書館資料,也顯示在地球周邊的船隻少得可憐,幾乎不互相聯絡,分散得各做各的事情,祂們是疑心病很重到連自己人都不太相信的種族。

  我有訪問天狼星朋友還有其他星際朋友,其實只要到地球上空都不缺訪問的對象,只是說大家立場差別可能很大所以觀點不同。有的批評很鋒利,有的不置可否,或者拒絕訪問選邊站的都有。以前談過相關話題:《外星人與新時代問題》、《謹慎外星訊息、與仇恨的意念

  蜥蜴型種族在宇宙中也有很多不同生存方式,也是有的很友善(有問題得真的很少,真的!就像壞人都比善良的人少,就是少數那些在作怪)

  我就記得在昴宿那兒輪迴的經驗,數十種主要生命物種之中,爬蟲型的物種比人形物種比例高很多,那些高度進化的爬蟲行外星人像是星座一般閃閃發亮,氣質與個性都優美得讓人目不轉睛。這些心態穩定的爬蟲型星際民族有其擅長的醫療專業技術都在四處提供很多幫忙。

  說所有爬蟲型的外星人都很壞,我就真的沒辦法認同這說法了。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地球夢境區

我常常畫出中央以橄欖球型往外擴展的圖案,我問Mulo 這究竟啥意思?
祂說是果核啊,看不出來呀?嗯……不講還真沒意識到……
後來就在類似藤蔓的地方畫上許多小葉子了XD


  小湛睡覺離開身體的時候偶爾會去觀察夢境區看全體人類做夢。在夢境區可以觀察人們對世界的感受,無論是恐懼、憂慮或不安或者期待的部分,屬於群體潛意識的推力之一,可以影響未來世界的潮流。畢竟身為地球人,我還是會在意世界局勢的動向。與其哪個靈告訴我如何,我更想親自來對證。

  夢境區之所以存在的必要是為了連接物質界與靈界的過渡區,就像門口的玄關,只佔了地球的物質界和靈界很小的區塊,提供靈魂轉身、脫下鞋子與大衣,抖落塵埃然後返回屋內休息。在這裡,靈魂可以篩落相對沉重的人身執念,把很多複雜的情緒像是怨恨、恐懼,或者不理性的激情等等留在夢境區,方便靈魂能更輕盈無負擔地在靈界調養生息,或者安排人生藍圖規劃等相關資源的收集。

  如果沒有夢境區的過渡,那靈界可會一團糟了,靈魂們也會充滿情緒相互針對,更無法具有沉著的智慧來探討生命的深度。

  地獄幻象也是同樣的玄關概念,是一個生命的結束過渡到靈界的過程。《地獄?地球上的亡者所歸之路


  夢境區也分幾個層次,個人的、團體的,或者是集體意識的。如果能覺察分辨出做的噩夢與家業有關,通常發生在個人或團體(家庭成員或好朋友、宗教團體等常常混熟的關係之類)的層次中。但因為這是很私人的部分,所以誰都沒權利去看別人這方面的夢境。除非當事者的靈魂某些層面想改變,會找別的靈魂(化作友人等形象)請祂們進入這塊私人領域,以客觀的方式引導噩夢與業的流動。

  有一種特別案例是靈界的學校會盯著大家進修,不定時地會有學校專車過來帶覺知小朋友去學校讀書(地球內或星際的學校都有可能),或者在老師的保護下出任務等等。
 
  但可能真的網路上有點聲名了,進去群體夢境區要小心被攻擊,我也不知道怎麼地會被網路上一票人拉黑幻想我是敵人,我只是習慣寫自身的觀察紀錄難道比政客還可惡?真是哭笑不得。總之這類幻象可以像煙霧揮掉,這類變化出來的惡意像是巨大的蛇還是恐龍那種......一次比一次多,就得更用力趕走,真不能小看人類的惡意與流言蜚語。

  我自己的觀察與實驗啦,基本上你知道這是場幻覺,你就不會與幻覺產生牽扯,當然也無法自主產生幻想和其他人互動,除非對方是帶有意識地進入夢境區,晚點會談到。


  (2019年補充:後來隨著靈界的訓練增多,發現可以給自己加上一些配備在進入夢境區時不會被鎖定,別人依然可以保有對我的投射與幻想,而我完全不需要共鳴與互動。我依然能夠在其中以抽離立場觀察人性,這樣也方便許多。而且也發現對我有惡意的人減少了,真感謝。)

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冥想、打坐、靜心中看到的靈界奇景,氣動與靈動相關


這張圖快畫完的時候安烈爾跑過來看一下,驚嘆:"這次誰帶妳的?"
小湛我指向Mulo。安烈爾再一次嘆道:"原來祢也會長大啊。"
Mulo便回祂一個白眼:"祢惦惦啦!"
(台語:閉嘴)


  相信版上有不少人有保持打坐(打禪)、靜心的習慣。

  在這裡順便倡導一個觀念:當你在靜心、打坐等過程中,如果會冒出很多影像、聲音引你分心注目,都請更堅定心智知道:你當下的唯一目的,就是讓自己平靜。

  冥想像是試著用幻想勾勒出一幅能讓你安心輕鬆的場域,在靈界:幻想即成現實。基本上我都提倡靜心而不是冥想,因為很多初學者在剛開始進入冥想(靈界的邊緣)的時刻,就會放著冥想中的場域自由發展,或加入了什麼眾生來參予你的冥想。重點是,你根本無法辨認祂們的好壞與偽裝,真的很危險。

  我通常是在顛簸的車程上用冥想試著讓自己專注與放鬆,因為車廂中有太多的聲音、咳嗽或者各種廣播與吵雜的音樂等等,我自知脾氣不好,因此就會靠冥想的技巧讓自己專心於內在的放鬆與平靜,例如冥想一片花海,或者一片海洋、大漠,在自然中可以安心地深呼吸感到自在,免得等一下工作充滿情緒波及到其他人身上。 為自己好也為別人好。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生命之花圖騰(Flower of Life)

  老實講,我並不贊成人們使用生命之花(Flower of Life)的圖騰。

  它確實有部分充電效果,但不侷限於人。這個圖騰彷彿中央空調,請記得,不會只有你受惠,那些路邊的阿飄等眾生,比你更缺愛更想被溫暖。

  其實相關產品很多啦,所以就變成很多做能量相關職業的人們體質越來越虛、還覺得被黑暗勢力攻擊(黑暗勢力覺得無辜XD),都在比誰卡陰卡多的。為什麼明明喊著光與愛卻更虛弱倒楣還生病了?有很多問題就是出自於你使用的物品上面啊啊啊啊~~想要接觸靈界又看不到靈界在那邊胡搞瞎搞。

  我真的覺得齁,你(或者產品)想要放光是無所謂啦,成為燈塔勢必有很多東西會被引過來啊,越黑暗的眾生就越渴望接近光,你能不能趕走祂們、有能力保護自己,又是另一回事。更別說看不到眾生的人......連基本的判斷能力都沒有,還以為要收集更多相關產品,簡直本末倒置。

  拜託咧靈界誰和你講平面2D效應的,靈界都不知道多少空間相互交錯的都不知道幾D去了。它就只是一個單純的幾何圖形,是數學概念中歸納出的率數,是既定的平衡效果,是純粹中性、不好也不壞的詞。

  網路上對於生命之花的說法都誇大了,什麼宇宙的源頭等等之類的。維基的解釋在這邊:事實上,一些古老的符號中被稱作為生命之花的例子只包含一個圓形或六邊形。

  我們理智一點,真的不必無限上綱地稱讚某些事物到走火入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