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Messages from the cosmos: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Even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becomes partially distorted when processed through human interpretation—half real, half imagined.
Especially when view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 single word may carry varied meanings.
Be mindful in your thoughts, and be respectful with how others interpret.
In a world rich with diverse voices, objectivity and neutrality become the anchor for true balance.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服從性測試



|9/8粉彩日常整理​

我下午看到一部影片談到「服從性測試」,簡單來說,有的人跟你初次見面,就在測試你的底線。我覺得這個主題太常見了,可以寫一篇文章紀錄。

比如說,握手的時候握得很大力,觀察你的反應。如果你會叫出來,會抗議,他就知道不能惹你,你是會反擊的,未來就會對你客氣些。反之,你咬牙硬撐著,不敢反抗,他未來就欺負你的不敢反抗,持續佔你便宜。

「服從性測試」在很多行業都有,我聽過相似的鬼故事,像是,大家都在點飲料,只有你點飲料的時候,負責登記的人不會把你的需求寫上去,而你也不知道,當外送過來之後,你才發現整個辦公室只有你沒有飲料喝。

第一次會覺得,應該是對方忘了吧,可能是疏失吧,應該不是故意的吧?默默的吞下被忽視的委屈。

但如果發生第二次跟第三次呢?你開始確定,這個人是在針對你,即使你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有些人的個性就是帶著這種惡趣味,他覺得這只是一種玩笑,所有的霸凌,一開始都說這是個「玩笑」。

剛開始都是很小的測試,從忽視你,好像不小心推你,翻動你的物品,接著動作越來越大,直到破壞事件發生。主事者看到你的驚慌失措、目瞪口呆,忍氣吞聲,他就感覺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以及優越感,那是他的「玩」。

很多時候,欺負是沒有理由的。就是一時興起,看你會不會反抗,把人當作玩具耍。

甚至「服從性測試」也出現在家庭裡,例如婆婆對待新媳婦,媳婦說什麼,婆婆好像都沒聽到,大家也覺得老人家也許聽不清楚。剛開始還不至於起嚴重衝突,也都是從小事情開始。例如「忘記」你不喜歡吃什麼,刻意買你不喜歡吃的,然後觀察你的反應。第一次就算了,但如果第二次第三次呢?那就擺明是在測試。

測試的目的只是要確認他處於主導權,他是個老大!而你必須要服從他。很像是初期的PUA。

/

我看著這部影片,想起過去好多回憶。

還記得是國中時,平常沒什麼交流的女同學,突然跑到我面前,嘻嘻的笑著說,她右手掌畫了一條紅線到她的中指,我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我希望她解釋,女同學不肯,只說:「你就把手放在那條線,沿著那條線走到指頭那個位置就好了。」我雖然不懂,那我就照著做囉。

當我的食指碰到她的中指,她一巴掌往我的額頭拍下來,我眼前一黑,我下意識(我發誓)用加倍的力道往她頭上拍下去!

她尖叫之後捂著頭,我也是捂著頭,我超級莫名其妙,她哭喪著臉大喊:「這是一個遊戲!你沿著路走到盡頭撞到了樹,我才要拍你呀!」

「你沒有說那根手指頭是樹啊!如果你的手是樹的話,那我撞到你,你也會痛啊。」我立刻說。

「不跟你玩了啦,開不起玩笑。」她跌跌撞撞,悻悻然走了。

我也沒有想要開這個玩笑喔,我和她本來就不熟,以為這樣很好玩喔?我挺慶幸剛剛有打下去,彼此彼此。

回想起來,我國中班級裡,其實同學之間的霸凌很嚴重,也是會翻受害者的書包還有書桌,藏對方的東西,把人家弄哭的那種。

通常受害者都是沒有加入團體的班級邊緣角色,就除了我,沒有人敢惹我,我以前也曾經想過,奇怪了,我就跟那些受害者一樣沒有朋友,可是我也沒有交朋友的慾望,我覺得刻意的要進入團體好累,我不喜歡討好。這樣的我卻不會被欺負耶?

我又想起來,因為我國中就留長髮綁馬尾,有兩個男生一到下課就喜歡拉我頭髮,我隨之到教室後方拿著掃把追著他們打。男生跑太快了,他們覺得這樣很好玩,我覺得很討厭,我看到板擦,抓住兩三個板擦用力丟出去,丟的速度當然比跑得更快,那兩個男生的制服背後就有明顯的板擦印了,然後他們回家就被媽媽罵了,重點是洗不掉XD,未來的日子都可以看見他們穿著印著板擦形狀的衣服,其中有一個人氣得不跟我說話了,覺得我開不起玩笑。很好啊,我也沒有要跟你開玩笑啊。總之就沒有人再來弄我的頭髮了。

還有第三個故事,也是和握手有關。

以前遇過一位陌生人,乍看之下很客氣很有禮貌,可是握手之後,也是對我握手很大力。

我驚訝了一下,卯足力氣給他握回去,媽的我們來試試看誰的力氣大?說真的自己做藝術,需要操作很多工具和素材,雙手一定要夠穩夠有力。然後當你使勁握回去之後,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不會痛了?可能是手臂肌肉張力的問題吧(?)

還記得對方是男生,他後來受不了了,痛得呲牙咧嘴,自己鬆開手,抱著手對我說:「跟你開玩笑,你需要那麼認真嗎?你是女生嗎?你的力氣怎麼這麼大!」

我也嘻嘻笑說,「因為你要跟我玩,我就跟你玩啊,彼此彼此。」

我才不是傻傻給人欺負的呢,沒有道理的對我,我還需要講道理嗎?

看完這個影片意識到,我還真是不服從的人呢。我有夠認真,我還滿喜歡我的認真回應。

/

總結過去以上三段經驗,我發現那些先動手,先不禮貌的人,都在吃鱉之後說:「我只是在跟你開玩笑,我鬧著玩的,你幹嘛那麼認真?」給自己找台階下。

明明一開始都沒有經過我的同意,一點都不禮貌,充滿冒犯的行為舉止,還沒有自我檢討的意思,覺得只是在「玩」,態度如此的輕率。

我也不想要和這種人有任何深入的關係。鬧翻只是剛好,我才不會對別人的問題充滿愧疚,要愧疚的是他們自己。

或許也是這樣的個性,以至於,我遇到沒禮貌的人的初期之後,他們都不敢惹我了,所以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安靜地做我自己的事情。

後來改作業,遇到很多同學才知道,有些人太害怕破壞關係了,即使對方是陌生人,還有不禮貌的人也一樣。第一時間就先自我責怪,以及忍耐,懷疑是不是自己太認真,或者是開不起玩笑。

不是這樣喔,如果你一開始感覺到被冒犯了,你一開始就要表達,其實是可以微笑的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喔🥰。」

重點是要慢慢地說,加重字句的說,強調你的不開心,避免胡亂慌張地說。

我發現帶著從容、優雅的微笑說這種話,震懾力更足夠。基本上不會有第二次冒犯了。

像這種個性的我,如果遇到全公司點餐,偏偏忘了我這一份,那我就自己打電話叫一份,順便到剛剛點餐的人面前(刻意)說:「我要加點我的份,你幫大家買東西辛苦了,要不要我順便幫你買什麼?」拉出格局:你會忘記我的話,但是我不會忘記你。

或者家族裡面,總有人看你不順眼,少給你想要的東西,那你就自己去買,在他面前晃給他看。也能掩人耳目,大方分享給他,也就迴避了「其實你在報復他」,讓他覺得「你是個好人,下次不要再欺負好人了。」畢竟很多時候,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我發現,這種服從性測試的人最忌諱的就是,「你的主動性」。

當你主動表達你的需求,當你主動靠過來,當你看著他的眼睛說話,當你挑明了自己會持續爭取利益,當你表現了弱者以外的穩定氣勢⋯⋯他或許會慌亂,或許會氣急敗壞,或許會沉下臉,難免的,場面會有點尷尬。他不知道該怎麼找台階下,因為在他的世界裡,他應該是高高在上的。

但請忍耐,這個尷尬之後,有很大的比例換回你的寧靜空間,他知道你不是乖乖挨打的,你甚至可以找其他人結盟,讓他知道你並不好惹。

如果從一開始互動的那幾回合,就讓別人見識到你的立場,基本上之後都會過得還蠻不錯的。彼此都會尊重客氣。

也不得不承認,有些人際尊重,是要靠自己爭取來的。

以上談的都是剛相識沒多久的人際關係。


倘若是長期相處,雙方已經有明顯的階級,甚至到了明爭暗鬥撕破臉的程度,此時要替自己做主,就要花更多的力氣了。因為既得利益者會以為你「居然敢不乖」所以要「更用力的處罰你」,更怕整個環境的結構都站在對方的立場,那麼離開會是相對輕鬆的打算,不然就是要長期抗戰鬥爭。也容易換得一身傷。

如果可以,還是預防勝於治療啦(?),希望大家未來如果遇到什麼不公平,被冒犯,感覺不對勁的場合,都有勇氣在第一時間表達。

可以婉轉的說,客氣地說,帶著微笑的說,並觀察對方是否把你放在心上。也確實有可能是你誤會了,是別人大意了,而你可以主動釐清現場狀況,大家笑一笑,事情就算了,不必把局勢升高。

假若這個人認為他的不禮貌,只是個「玩笑」,那麼你就知道,未來要跟這個人保持距離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