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Messages from the cosmos: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Even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becomes partially distorted when processed through human interpretation—half real, half imagined.
Especially when view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 single word may carry varied meanings.
Be mindful in your thoughts, and be respectful with how others interpret.
In a world rich with diverse voices, objectivity and neutrality become the anchor for true balance.

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外星朋友的觀點



|9/15粉彩日常整理​

之前談到和外星朋友對話,還有幾件事情沒有說,我上課的時候才想到,在這邊記錄起來。

前陣子我不是搭高鐵,稱讚沿路滿滿的植物真漂亮嗎?在高鐵經過一處寬敞的四線道路,交錯幾排行道樹,我第一時間覺得,噢這些行道樹長得好漂亮喔!使得柏油道路看起來順眼多了。

同時間,我的外星朋友在我旁邊震驚喊:「這真是太殘忍了!」

我的賞心悅目和祂們的驚聲尖叫形成強烈的對比,我也是楞住了,反問:「什麼很殘忍?」

祂們對我的反應也是感到不可思議,向我解釋說:「你們星球上的植物也是很重要的生命體呀!就只是樹木生長的方式是在原地發展,他們的根系是很敏感的!其實土地的震動,搖晃,一定都會影響植物的成長,人類居然把植物安插在道路中!喔,這是什麼折磨跟凌遲方式啊?真是太難以忍受了!」

啊,對⋯⋯身為現任地球人,我已經太習慣行道樹的存在。但是確實啦,外星朋友們因為見過非常多不同種類的生命體,對祂們而言,會移動的跟不會移動的,形體大或者是形體小,都沒有什麼差別。

我感到不好意思了起來,人類真的對其他物種的生存條件非常的遲鈍,所有都市規劃跟安排都是依人類需求為主,植物只是點綴。可是植物在這顆星球上真的很重要。

不過外星朋友們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祂們畢竟竟看過很多星球的生態,一下子也就接納了人類的思考方式,可以理解人類現有的思維不夠全面,祂們僅對道路周遭的景觀花草樹木感到憐憫跟惋惜,並沒有對人類的批判。

而我忍不住問:「我最近正在我的陽台種植物,那祢們會覺得我用盆栽限制他們了嗎?」

其實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我的生活方式跟環境,外星朋友都可以抓到思維上的線索,連結到我家跟我種植的花草。

祂們像是簡單往旁邊看了一下說:「不會耶,因為看起來,你只是在你有限的空間裡面,多多照顧其他的小朋友,這樣很好啊。」

我自己心虛的說:「有時候我好像水澆太多,又會忘記澆水,又不太能夠抓到施肥的感覺⋯⋯」我現在經常多爬文,研究我種植的不同花草現在的狀況到底需要什麼照顧?

「你不要那麼緊張跟擔心啦,植物們看起來不太喜歡被人管,我是指你陽台上的那些。反而你很擔心很緊張,會帶給他們壓力。」

外星朋友不以為意地說:「在你們的星球上,大家都會想辦法求生吧,你就放輕鬆點,你輕鬆點大家也會輕鬆點。」

真沒想到祂們的建議是這樣。聽起來像是我在窮緊張= = 不過我真的會糾結白介殼蟲從附近鄰居的盆栽飄過來,得趕緊噴驅蟲劑,每天都在觀察有哪些盆栽葉子缺了還是葉子變黃了。

我種植物的時候會感受到,有一些盆栽特別希望被我矚目,會希望我摸摸,有些盆栽缺水了會大喊大叫(會一直讓我想到他),每一種植物對人的情緒需求都不太一樣,有的冷淡,確實是不太想要被管,有的聲音很小聲,有的聲音很大聲,就算我會收訊,可是也像照顧貓咪,當小動物在那邊喵喵喵,兩隻貓有不同的個性跟不同的需求,有時候分開來沒什麼問題,擺在一起會打架。反正要思考很多細節。

「如果你是那麼容易糾結的人,你還是不要養那麼多生命體好了。」外星朋友憐憫的對我說。

可能我真的是太習慣要去配合別人跟照顧別人了,哎。可是在靈界的我真的不會這樣耶,靈界的我(Azure)跑去交朋友跟其他夥伴互動,都不會操心別人,很明顯的回到地球上,進入身體裡,在日常生活中,這個身體從小到大被訓練出來的「我要照顧別人」已經變成潛在的模式,明明養小動物種植物很快樂,可是又會操心太多。究竟該怎麼拿捏責任與放鬆的平衡呢?真是要想辦法調適內心的糾結呀。

外星朋友們也是覺得,當我穿戴人類的身體(小湛),我的思維模式就會變得很侷限,容易緊張,跟靈界與祂們相處的我(Azure)有點差異。

祂們說我在靈界的時候很明顯膽子超大,躍躍欲試,什麼都都可以嘗試,超級喜歡選各式各樣的課程,活潑好動。但是回到地球上之後,我只想宅在家裡過居家生活,簡直養老生活。沒辦法,我自己也知道,只要在群眾裡面,我就會忍不住要回應別人跟幫別人,所以對我來說,暫停跟其他人的連結,我才能夠感覺到輕鬆舒適。我現在也在練習不要那麼常回訊息,減少跟人的互動,我才可以再更穩定一點。我還在尋找兩個世界的平衡。

「不過比起其他人類的狀態,你算是放鬆了。在你們的星球上,人們都會被很多無形的潛規則限制,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呀,思維被限制越多的人,就像纏上一層層的網子,靈魂能量的亮度會變暗。或許靈魂到這顆星球上體驗當人類,就是學著該怎麼掙脫這些網,恢復自己應該有的模樣吧。」祂們說。

也是啦,光是能夠擺脫地球的社會限制,釋放各種潛移默化的思維,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