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外出到各個地方,認識不同的人,我們的能量場會因為疲勞而彈性鬆弛,可以想像原本光滑的能量場外壁,逐漸產生皺紋的樣子。
越累,能量場就皺褶越多,就會夾住環境中的負能量,甚至是某些靈魂碎片,當然也可能卡陰。你越酸痛,覺得不是很舒服的部位,能量的皺褶就會比較多。
至少你去休息,或者事情做完了很放鬆,能量場的彈性就慢慢恢復了,當皺褶消失了,夾住的東西也放開了。
所以像是洗澡之後泡腳,泡澡。或者去運動結束之後好好的清洗一下,都可以當作是在淨化,讓我們整個人的身心都鬆弛下來,負能量還有壓力都被沖刷走了。給人家按摩也是,可以讓你的能量伸展鬆開。
其實我很建議頭腦緊繃想不停的人,可以做腳底按摩,大概一個月一次就可以了,頻繁一點的話就兩個禮拜一次。頭腦有多緊,腳就有多緊,因為壓力很沉重會一直往腳下走。常常做按摩就不會痛了,剛開始肯定會鬼哭神嚎的(體驗過),按摩結束後整個人鬆開來,那個能量場超級有光澤

好啦,重點拉回來,除了按摩,運動,洗澡,這些可以讓我們放鬆的方式,回到熟悉的環境裡也會讓我們放鬆。
有時候樓梯間氣流比較小,比較老的公寓的樓梯間,還容易卡著住戶的情緒還有壓力,如果是在一般平面地上,風吹來吹去,就算有負能量大概半小時一個小時都散光光了。可是老公寓累積的壓力,可能會持續好幾個小時到半天以上。
在下班時間,當大家陸陸續續走回家,打開公寓大門,整個人就鬆開來了,隨著爬樓梯或搭電梯往上走,心裡的壓力也慢慢減輕,能量場慢慢恢復彈性,在職場跟沿路卡住的負能量,還有無形的東西,也就沿路的放掉,堆在地上。
難免的,樓梯間或者是電梯,就會在下班時間,壓力比較多一點。我自己平常會避開這個時段(畢竟看得到負能量啊),但是今天往外跑,回家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
我走上樓梯才轉了個彎,迎面就看到哀怨的阿飄女人站在黑暗的樓梯間(還不到開燈的時間),因為已經習慣看到了,我路過祂邊問:「怎麼啦,需要幫助嗎?我請這邊的精靈們來幫你喔。」
這個阿飄的左邊有點變形,不是那種物理上的壓扁,而是可以看得出來,祂本來卡在某一個住戶身上,樓上的住戶邊走邊放鬆,能量場打開就把祂彈出來了,阿飄身上還有點壓痕(?),看起來很新鮮(?)也正在慢慢地彈回來。
阿飄很想跟我說話,但是我不想要,我的氣場堅定而溫和的把祂推出去保持距離,附近的精靈們聽到我的呼喚跑過來,祂們用明亮的光的樣子,詢問阿飄:「祢看起來很傷心很難過,要不要跟我們到光裡面休息呢?」嘰嘰喳喳的引導著。
我想說事情就這樣結束了,當我到家門前拿出鑰匙,精靈們飛過來說:「姐姐,祂不想要走耶,祂不太信任我們的樣子,想要找更大的靠山。」
我望了一下樓梯間徘徊的阿飄,祂們的情緒都會露在全身上下,祂覺得很苦,很累很委屈,就像烏雲罩頂。與其說不相信精靈們,不如說,
「祂想要大一點的排場,是吧?」我也只好往上看,請公家單位的光下來,順便提醒一下要有力道,直接讓祂心服口服。
果然一道強力聚光燈打下來,溫暖的光穿透阿飄,祂感激的向天上說些什麼,就順利離開了。
我也跟來支援的精靈們道謝,祂們負責這一區鄉里生命的照顧,像是動植物的死亡或新生都是祂們引路的,如果人類沒有什麼執著,有祂們引導回到光裡面休息,也是夠了。
我回到家門回想,與其說想要有排場,好像也不精準。
我看過很多生前非常壓抑的人們,生前就持續在忍耐,悲傷,痛苦,壓力非常的大,就算自然死亡,可是長期累積的哀傷跟委屈,實在太太強烈了。這麼大的情緒變成一種遺憾——「我這麼努力,都沒有人看見。」
當情緒形成牽掛,很想要被看見,最後的意念就剩下:「我希望大家看見我,我希望有人可以幫助我,我希望我可以是重要的⋯⋯」也沒有仇恨,就只是四處飄來飄去,希望被看見。
可是一般人哪想要看見阿飄啊,倒是這份情緒是委屈的、悲傷難過的,有時候會跟同樣情緒的人共振,讓阿飄覺得:「對,你跟我一樣痛苦,你跟我一樣委屈,我們是同類,我想要跟你在一起,這讓我感覺到壓力被分擔了。」就跟上來,如果當事者的能量場很累出現皺褶,就卡陰了。
但是也幸好啦,我想我們這棟公寓的住戶,性情算是樂觀,一走進樓下大門就放鬆了,整個能量場恢復彈性了,立刻就把這個沒有緣分的阿飄留在樓梯間,住戶的樂觀就沒有跟阿飄共鳴了,阿飄就留在這個地方,被我看見了。
只是這種阿飄實在太想被人看見了,發現我可以跟祂互動,立刻貼上來要講話,拜託不要,我是i人,現在想要停止任何的社交。
祂要的是情感連結,精靈們的友善就是缺乏了什麼,但是自然精靈本來就不太理解人類情緒為何沉重的束縛自己,我就只好請更有智慧的樓上長輩來幫助了。
像這類型的阿飄,內心有多孤單委屈,就有多想被慎重的對待,也就是內心的遺憾有多強,就想要有多大的排場,來感覺自己是很重要的。
於是變成,簡單的儀式或協助送不走,還需要額外花一番力氣才能把祂送走。
如果在生前,就能夠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或者尋找可以支持自己的人,生前就在嘗試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夠說出來,讓大家聽到和理解,或者是尋找能夠接納自己的團體跟其他的關係,離開沒辦法溝通的人。
如果可以在生前做到這些,也就不必死後還在路上徘徊著,希望被誰看見和接納。
生前沒有表達出來的,死後依然在尋找表達的機會,只是可以傾訴的對象就比較有限了。不過客觀來說,死後若沒有釋放壓力,也像是在創造另外一種體驗啦。
所以每次看到這種,生前就有一些情感遺憾的阿飄,祂們在死後還在尋找著認同感,實在悵然。祂們也不是壞人,就只是,沒辦法找到內心的和平。
真希望大家可以在活著的時候,就在學習照顧自己情緒的能力,能讓自己終生不帶任何遺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