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2024年6月8日 星期六

▍道歉課(五)​

道歉課的最後一堂課,老師帶我們遠離所有鬧區,進入遙遠偏僻的監獄。

宇宙星際的犯罪人士以整體比例來說偏少,但總是有的。畢竟是以精神層次交流的世界,眾生的起心動念會影響到能量、樣貌的變化,因此在大部分的狀態下,都可以提前預見,以及預防性情的扭曲。

監獄中羈押的犯人,輕則像是拐賣人口,重責暴力傷害甚至致死。這裡沒有死刑。

也是因為星際眾生的載體壽命普遍偏長,超過人類壽命幾十萬年的都有。因此官方偏向於用長期的時間來教化——在這裡,犯罪是心理生病了,需要接受長期輔導,長期治療,與群眾隔離。

在這裡,監獄是養病的概念。犯人有自己的房間,有交誼廳,教室,健身房。如果光憑園區和建築的規劃,還以為這裡是什麼風光明媚的退休園區。

/

我自己在宇宙星際學了不少保護自己的技術,有時候會兼差工作。說起來我的工作也像是另外一種學校作業,只是偏向社會型態的作業。在某些地區,我甚至有警察的執照,沒辦法我的出事率太高了,當你準備好之後,宇宙會一直送上問題要你幫忙解決。基本上我的學習都是以防身為主,可能也是因為我膽大,個性比較淡定,宇宙覺得我很適合做這方面的功課吧。

我知道有星際監獄的存在,但這是我第一次來訪監獄,還居然是以一個星際小朋友的偽裝模樣來體驗。

戶外教學的前一天,我才震驚的知道,我們居然要去監獄一日遊?我無法理解?因為在我之前考警察執照的時候,教官很慎重地說:「你們的工作就是負責把違法人士綁起來,但是不要傷害祂們,到時候會由專業人士帶去法庭審判,以及帶去監獄隔離群眾。這些少數犯罪者的心態並不穩定,監獄的壓力非常沉重,祢們只要負責第一線的工作就好,監獄相關的工作,需要更專業的人士來照料,不是誰都能夠過去監獄實習的。」

連我以一個星際成年人的身分,我都被提醒不能隨隨便便靠近監獄。然而如今我是以一個小朋友的身分耶!真是難以理解?

「在你報名這個幼稚園的時候,你還記得要經過體檢還有心理素質測驗嗎?」

長老不以為意地提醒我:「這個幼稚園從一開始就告訴所有家長說,祂們的教育會非常深入的探討心靈的陰暗面,還有諸多社會現象。祂們養育小孩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們成為世界上心態最強壯、最穩定的中堅份子,除了家長要同意幼稚園所有的教材之外,孩子們也需要經過重重把關,確保心態強韌,不容易驚慌失措。

「幼稚園會重複的強調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尤其需要家長的高度配合。所以能夠審核進去的小孩跟家長都不容易。這趟監獄行,是在報名幼稚園的時候,幼稚園就知會家長了,讓沒有準備好的家長知難而退。幼稚園也希望報名的家長們,可以全盤信任祂們的教法。當然我知道你是絕對沒問題的啦!」

好⋯好哦,ಠ_ಠ

我依然以震驚的心情準備好郊遊的零食和用品,而在幼稚園集合前往監獄時,其他小朋友們倒是看起來很興奮刺激,也許對監獄所知甚少,或者心理素質真的比較高?我真不懂老師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監獄的防禦規模比一般的世界更嚴謹,重複被包在三層泡泡之內的結界中,我們八個小朋友和一位老師,由五位樣貌和善的獄警引導進入大門,經過重重的掃描,確認能量的特質和結構,就像再三證明身分,然後發給我們通行證。這些程序是為了確保,如果有犯人想要偽裝小朋友的能量逃走,也能夠識破偽裝。

獄警從頭到尾會跟著我們,配合老師回答我們的問題。雖然祂們看起來挺輕鬆的,我還是可以一眼辨認獄警身上整套裝備怎麼使用的,幾乎像是坦克車般的重裝甲,真是不得了,能量嚴謹的裝備結構就像閃閃發光的鑽石。

我曾經有幾位警察同學,就是為了穿上這套重裝備,想要轉職獄警,但是都被刷下來了。因為心態上跟技術上都不合格,這需要非常厲害的經驗才能得到審核。

當然我需要保持在腦袋放空的狀態,在精神層次的世界,連你在思考什麼事情都會很容易被看破。既然我要偽裝成小朋友,我需要練習一次只想一件事情,而且最好只想簡單的事情,要克制自己去思考複雜的內容。畢竟這些獄警都是專業鑑定人員,我其實有點擔心被戳破XD,不過長老說我的精神層面已經非常穩定了,不至於有什麼大問題。我才感到安心。

當然好幾位小朋友都用超級崇拜的眼神看著獄警,獄警客氣的介紹監獄每個區域的用途,我們所經過的地區都沒有犯人,犯人已經遷移到其他場所。

所以這趟戶外教學,我們不會有跟犯人面對面的交流,我們只是來認識這個空間,理解場域的規劃,以及進入視聽教室,看監獄的歷史,以及理解目前所關押的犯人們所被定罪的內容,輔導祂們的教材。

就算沒有跟犯人直接接觸的機會,但當我們進去犯人生活的空間,還是感覺到一陣哆嗦。

靈界眾生的起心動念,會影響到整個環境的能量結構。就算監獄這邊的設計更加牢固、抗壓,犯人們對自己以及對世界的心態,像是仇恨,像是絕望,這樣的情緒依然滲透到牆壁和天花板、地板之中。

我正覺得熟悉呢?想了一下才發現,啊,不就是厲鬼的氣味嗎?我在地球上也偶爾會兼差普渡飄蕩的厲鬼,祂們對世間的不甘心與不滿,使祂們周遭像是冷凍庫,凍結和保存生前強烈的情緒。這讓我驚奇又意外,還真沒想到星際眾生也有這種類似的情緒。

班上幾個小朋友害怕的抱在一起,或者抱著老師,但顯然我不太害怕,我雖然也緊緊跟著老師,目光持續觀察周遭,獄警也就看著我的名牌,點名了我:「湛湛小朋友,你有什麼想法呢?」

「我覺得這裡生活空間很大,也有很多抒發壓力的娛樂器材,在這裡生活應該很舒服,但是為什麼這裡還是有這麼多的強烈情緒呢?」我真心的問。

「因為這裡的犯人,認為自己沒有被這個世界看見。祂們每一個都夢想自己可以深入群眾,都能得到強烈的愛跟關注。祂們都覺得自己太普通了,被限制成為『普通人的模樣』,因此感覺到痛恨與絕望,甚至討厭自己,討厭整個世界。也是因為這份情緒,祂們在沒辦法克制自己的狀況下,被激情與慾望牽引,做出犯罪行為。而犯罪行為背後的心態跟想法,就是監獄需要進行轉化的重點。

獄警望著建築說:「我們每隔一陣子就要來淨化空間,平衡這裡的能量,免得環境的壓力加強影響犯人的心態。不過這次的活動,是你們老師特別建議我們暫時保留這個空間的氣氛,要讓你們觀察。」

「為什麼呢?」好幾位小朋友一起問。

「因為我們要來看,眾生的壓力,會影響環境這麼深遠。還記得我們前幾天參訪的都市和保護區嗎?我們在熱鬧的環境下,可以觀察到環境的衝突跟傷痕,同樣也是在熱鬧、看似穩定的環境下,我們很難覺察到眾生們的心態,最嚴重會影響到環境成什麼模樣。」老師解釋:

「我們的心意,心靈的能量是慢慢累積的。過去的經驗,過去被對待的方式,以及我們對自己的想法,除了構成我們的行為模式之外,也會影響我們怎麼看待其他眾生。

「所有的生命、所有的存在,都想要被愛。雖然我們都存在萬物一體中,然而如果不被理解,沒有在壓力下被愛的夥伴支持,我們很容易感覺到寂寞和痛苦。痛苦會使我們的想法發生變異,使我們感到怨懟,想要找發洩壓力的方式。可是,沒有學會把壓力順利地排放出來,這股壓力會變成野蠻的行動,像是透過傷害別人,傷害自己,以及破壞整個環境的平衡。」

獄警帶我們參觀各個空間,這個層次的靈界眾生並不需要吃飯和進食,就沒有食堂。雖然星際有零食,不過吃零食像是消遣娛樂,並非必要的行為,交誼廳中有一小塊區域放著零食,當作一種興趣,我仔細看看看品牌,都是蠻好吃的零食,其實待遇不錯。我們看著頭像名單,這裡每一個犯人的能量都是混濁的光,甚至有點崩解分散,是精神上的不牢固。

「犯人們跟一般民眾最大的差別是,祂們即使有做出攻擊他人的行為,但是內在有部分是自我毁滅的。我們需要幫助祂們——重新讓祂們感覺到被愛,被重視。如果祂們真的感覺到了,犯人也想要拯救自己,願意拯救自己的心意浮現,我們就會將這位犯人轉送到療養院,提供更多的心理輔導跟支持。」

獄警說:「這個監獄,是先收容剛剛判決的犯人們,提供祂們沒有壓力的空間,犯人彼此可以建立社交活動,當然我們會在旁邊看著,觀察祂們的行為模式。祂們會因為『原來其他的犯人跟我一樣啊』而出現心態的改變,有的犯人會感覺到自己又不特別了,想要用攻擊性來證明自己更強大,我們就只能把這樣的犯人隔離。

「而有的犯人,絕大多數的犯人都會感到暫時的安心,覺得自己還有機會重新振作,沒有那麼的糟糕,我們就會讓祂們互動,但是會在固定的時間回到自己的房間,我們也要觀察祂們是如何獨處的?獨處的能力跟時間,會顯示自己內心的安穩度或者焦慮感。而每個犯人需要的獨處時間,以及需要的社交時間是不同的,我們也要替祂們安排好。

「有些高危險的犯人,祂們的焦慮,會在沒有能夠交流的對象時,產生強烈的自我毁滅傾向,我們會讓心態上跟防禦強壯的治療者陪伴犯人互動,引導犯人透過運動,歌唱、舞蹈、手做等等,學習表達自己的方式,用各種方法提供舒壓跟緩解焦慮的效果。事實上,如果犯人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舒壓方式,祂們多數能夠立刻穩定下來,並且在興趣中得到自我認同,而且更願意配合治療者的建議。

「我們相信沒有無法治療的犯罪者,我們只是需要找到祂們的行為模式,配合祂們的作息,慢慢地加入改變的元素,最終的目的,都是要讓祂們的性情越來越穩定,有適應的彈性,找到內心的平靜。而最後是否可以回到群眾社會,是另外一回事。回歸群眾社會是最理想的狀態。

「事實上,有非常多恢復穩定心態的犯罪者——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不算犯人了,祂們更像是大病初瘉的普通人,會主動要求,繼續住在低壓力的社區環境中。因為祂們已經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適合的是什麼?只有看清楚自己的脆弱跟陰暗,也才會同理他人,而不想傷害他人。這才是完整療程的結束。」

「那這個過程會花上多久時間?平均?」同學好奇的問。

「要看心理破碎的狀況。」獄警說出一串數字,我默想,如果換算成人類的時間,快則也要五年,慢則三百多年。

可惜人類的壽命沒那麼長,所以,如果在地球上做出犯罪行為,真的有心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在適合的環境下也需要五年讓自己恢復穩定。

但是適合的環境⋯這也很難說,就我所知,多數人類的監獄生活品質不太好,不一定有個人獨立的空間,人類的監獄更像是懲罰而不是復健。想起來就覺得惋惜。地球的文明,還在慢慢地探索平等平權,練習減少歧視的觀念。

即使人類的靈魂都是從宇宙星際來的,但是大部分的靈魂都沒有親自接觸到犯罪者的經驗,因此成為人類之後,對於自己在壓力下的犯罪,或者別人的犯罪行為,都是囫圇吞棗的倉促處理,或者以暴制暴。也都是急著要把事情解決,卻沒有耐心梳理更多的因果細節。

也可以說,在天上沒有學會的,就要在地球上重新找到和內外壓力與之共存的平衡方式。這也都是未來時代議題的一部分了。

/

我們在視聽室裡,老師帶我們認識每一位犯罪者過去做過的事情。這位眾生過去的背景,他是在什麼狀況下犯罪的,而他的家人是怎麼對待他的呢?

我們就這點進行討論。而我們在談論完所有犯罪者的經歷之後,我們找到共同點都是——祂們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穩定的支持者。祂們往往都有內心空虛、寂寞和逞強的部分,甚至認為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沒有誰能夠相信。

「老師要提醒各位,不是每一個有這種心態的眾生都會成為犯罪者。多數的眾生可以調適這股心理壓力,學習新的調適方法。但是在這邊的犯罪者是,祂們已經認定『這是唯一的求生之道,我沒有其他的退路可走』才做出犯罪行為。不代表祂們不會反省。也就是說,多數的犯人,缺乏的是心理調適的彈性技術,祂們無法預見在壓力下,自己應該有什麼反應?甚至已經自顧不暇了,沒有空理別人的想法。」老師在過程中提醒:

「當我們越了解對方的背景跟經歷之後,還要理解眾生缺乏的是什麼?祂們過去有得到幫助嗎?祂們曾經有建立正向的經驗嗎?祂們真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我們才能夠降低無形中的歧視。」

「但是有的犯罪者有獲得比較好的資源,或者有富有的機構支持,依然做出走私和拐賣的犯罪行為,這又是為什麼呢?」同學舉手問。

「那我們就要談到,每個眾生需要的關愛濃度是不一樣的。像是,你以為你平等的照顧所有的朋友,互動的時間都一樣。但是有的朋友希望你經常聯絡,有的朋友希望你偶爾聯絡。這種在富足環境下依然會做出嚴重犯罪行為的,通常祂們需要的愛的濃度是更強烈的。就是因為祂們內心沒辦法得到滿足,才需要用更激烈的行為,來彌補自己沒有得到的部分。我們需要理解眾生心態上的差異性。」老師說。

「還有溝通的方式很重要。大家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有性情穩定的支持者,示範在壓力下表達的方式,怎麼妥善調節自己的情緒,建立友善溝通的範本。眾生們會互相學習,尤其學習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如果成長環境都是比拳頭大小,或者以階級高低成為為評斷存在的價值,那麼這樣的眾生成長之後,就會複製同樣的模式,採取『比我弱小的就應該被欺負』或者『我要靠拳頭爭取好處』,造成他人的傷害。對傷害行為理所當然。」

獄警說。「不是每個眾生都很幸運的能夠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支持,所以我們才需要透過監獄,讓這些犯罪者學會全新的生活模式與觀念,能夠練習與其他眾生們和平相處,才能得到祂們要的愛,而沒有傷害的發生。我們希望創造雙贏的世界。」

我真汗顏,這不就是地球人類經常有的生態行為嗎?這次的戶外教學,讓我對地球的社會結構又有新的想法。

在導覽的後段,小朋友們逐漸不怕獄警了,甚至要求抱抱,老師徵詢獄警的同意之後,小朋友們就像一群小猴子爬到獄警身上。

我自己是覺得很尷尬啦,不過我還是好奇地摸了一下獄警的配備。因為這些防禦和攻擊武器都是綁定在獄警身上,只有獄警起心動念之後才會觸發效果,我們碰觸是不會有問題的。

因為我真的不太習慣跟陌生眾生太親密,所以我很快地就躲回老師旁邊了。班上的同學們怎麼那麼熱情啊?獄警們倒是挺開心的,仔細講解祂們全身閃亮亮的配備是怎麼使用的?顯然獄警也很以自己的身分驕傲。

最後我們來到建築的外圍,我們要離開了。

同學好奇地問:「老師,我們不是道歉課嗎?今天的課程沒有要跟犯罪者道歉嗎?我們不需要修補祂們的心嗎?」

「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不用修補犯罪者的心,祂們在這邊正在練習修補自己的心,這是祂們自己的功課。而且,祂們很多性情還不穩定,老師不能冒險讓你們接觸。」老師帶著我們來到廣場,看著建築群。

「我們今天要道歉的對象是,和犯罪者們一起生活的空間。這些建築,這塊土地,風景還有一切所有,我們所見到的、感受到的部分。今天我們已經知道,犯罪者的痛苦會影響到環境,我們會感覺到監獄充滿寒冷,失去愛,懷疑愛,而獄警經常要重新淨化周遭所有。」

老師轉身看著我們,溫柔地說:「我們需要支持這個監獄,這塊土地、空氣,所有陪伴犯人們的存在。道歉的能力,是要讓我們看見所有默默承受的一切。也只有環境更加安穩,正在被輔導的犯罪者們,才能放下緊繃與擔憂。」

「道歉的能力也需要智慧,我們需要辨識,誰會傷害我們?誰不會傷害我們?道歉課的最後,我們要知道誰是我們道歉的對象。犯罪者有可能會傷害我們,我們需要跟祂們保持距離,讓祂們好好休養,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理解祂們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尊重祂們修補自己的學習。這是我們能做出的最大的善意。

「這個環境不會傷害我們,這個環境所有的一切,都承受了犯罪者的心情和壓力。沒有誰的承受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需要跟這個環境道歉,修補環境受傷的部分。」

老師摟著我們,在監獄的大門口,我們一起道歉,而這更像是禱告:

「謝謝這個空間,這個環境,這座監獄,以及所有內涵的一切存在。我們看見你們照顧者犯罪者受傷的心,也承受犯罪者的情感壓力。我們很抱歉你們正在經歷這一切,這肯定不好受。我們感覺到空間的寒冷,失去愛的連結,我們多麼心疼。現在的我們只來訪一天,而你們會長久持續著進行這份工作,我們很抱歉,我們無法分擔你們的壓力,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切發展都在更大的規劃之中。我們祈禱宇宙能夠繼續照顧你們,而我們看見了你們,謝謝你們的存在,也希望你能夠感覺到我們的愛與希望,我們的心在這一刻,與你們同在。」

這段祈禱和抱歉,像是一段暖流衝過全身,所有的同學都感受到了,我們緊緊的擁抱在一起。周遭掀起深層的共鳴。

看似陰沉冷漠的建築,平靜無波的環境,突然間湧起強烈溫暖的愛,強烈到像是海嘯衝過,這份光芒彷彿陽光突破烏雲,澄澈地閃耀光芒。光芒穿透一切,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

我們聽到監獄內發出驚呼聲,犯罪者們都感到不可思議,這股溫暖的修復能量,實在太強烈了。連我們都驚呆了。

「我們能用愛支持這塊環境,讓這塊環境照顧犯罪者們的心境。有些道歉,與其直接互動,更適合轉交。而我們相信,每一個存在,都可以獲得最好的照顧。」老師解釋:

「監獄這個空間很容易耗盡正向能量,變得疲憊,麻木,失去愛的滋養。而道歉,讓我們看見傷痕的存在。所有一切皆存在宇宙之中,宇宙能豐盛滋每一處細節。修補的能力會在壓力中沉睡,需要再次喚醒,這就是道歉的復甦力量。」

「每一次看到這件事情發生,我們也都會感到奇蹟與敬畏。小朋友們純淨的愛,對世界的正向觀念,透過道歉喚醒環境能量的重新流動,都能夠讓犯罪者們心情愉悅好一陣子,正向積極的幫助自己復健。非常謝謝你們今天的來訪。」

送我們到大門的獄警滿是感謝,看來老師不是第一次帶學生過來參訪。

獄警感性的說:「如果所有眾生都能夠在童年時,理解愛與道歉的重要性,也就不需要監獄的存在了,希望有這一天的到來。」

/

「老師,為什麼是最後一天,我們才來監獄呢?」回程的路上,我忍不住問。

「因為我們需要先具備道歉的觀念,對道歉的正向想法與希望,累積足夠多的經驗與實踐能力之後——才有足夠的準備,面對現實中的危險處境。」

老師謹慎而務實的解釋:「道歉會暴露出我們最柔軟脆弱的心意,面對具有攻擊性的眾生,我們不能輕易的道歉。我們需要先保護自己。如果我們課程一開始先來監獄探訪,你們會先被嚇壞,覺得自己辦不到,沒辦法帶著希望說出充滿力量的道歉。

「我必須承認,有些惡意的眾生,會強迫其他人道歉,來成就自我滿足,因為別人的道歉,會讓他感覺到修補跟抬升的力量。但道歉不是這樣做的。這種道歉,會讓說出道歉的人感到很痛苦、被剝削力量以及委屈。這並不是發生內心的道歉。也是不平等的道歉。

「道歉的力量,需要建立在穩固的心智,以及能夠辨別安危的能力。只有我們真心感覺到放鬆與安全了,我們說出來的道歉,才能使整個宇宙支持我們,同時修補自己和對方。」

「原來道歉還是要看對象啊。」有位同學恍然大悟。

老師想想,解釋:「我希望給你們一個觀念是,道歉不是只看對象。道歉的能力,是你真的認識自己了。你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以及你看到對方需要的是什麼?你看見你需要被保護,你需要被重視,你需要被支持,你也看到對方需要這些。道歉是平等的關係,你要建立平等的秩序之前,你自己要先能夠得到內在的和諧。」

老師抱抱我們,說:「未來你們的生命旅程還非常長,請記得,我們很容易對弱勢者,或者對強權者,對犯罪者,戴上歧視的濾鏡。我希望你們理解道歉的應用,才規劃這系列課程。

「道歉需要非常多的智慧,因地制宜。我們能夠善用道歉的力量,讓更多的眾生感受到,宇宙萬物寬闊而無私的愛,也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之中。我們全都值得被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