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2019年11月6日 星期三

業的特質




  這部影片非常值得一看。

  Mulo曾經跟小湛說,「業」的特質就是一份盲點、慣性,被習以為常的,但是實際上是扭曲本性的控制。例如「家業」:在一個家庭中認定的性別角色,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造成的不平等.....這些都是業的特質。
 
  剛開始有些孩子會很憤怒自己為何不能做異性的事情,直到慢慢地孩子長大了也隨著環境認同這些觀念。有些人還能記得孩童時的委屈而站出來想改變集體意識,例如爭取女權,而「業」是僵滯的阻塞能量,我們就會看到一群人不分老幼攻擊這位「女權主義者」。業的另外一種特質,就是會造成一部分人的痛苦,讓另一部分人失去對異己的同情與憐憫而且固執己見。

  這是一個舉例,當然還有更多的可以談,像是同性關係,多世代暴力的家庭、怠惰充滿無力感與自卑的家庭,校園的霸凌,職場的潛規則,都是業顯化的一種不公平、不自然的衝突模式。

  說到最後,「業」是一種沉滯的慣性,帶來壓抑與否定,有的人能保持對抗,但是對某些人而言,對抗實在是太辛苦而且吃力不好討的工作,於是寧願同流合汙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認同傳統,也被傳統認同)。
 
  所以保持覺察這件事情是,時時刻刻讓自己保持一份清明去思考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是否真的合乎道理?我們可以保持沉溺不吭聲地繼續享受安逸,或者挺身而出辛苦地對抗,或者迂迴浮沉地繼續保持懷疑。
 
  一旦覺察到「這件事情很不對勁」,「有一群人被主流壓迫了,我看不下去了,或者我就是那位受到不平等待遇的角色」,這就是一份覺醒與領悟--你脫離了業的擄獲,發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接著出現全新的選擇:你要改變嗎?還是保持沉默?
 
  業就是這樣,透過我們的生命看見生命的合作與流動的差異,磨練我們尋找出全新的對應方式,產生勇氣,還有更多的洞見與思考。
 
  最終這份力量帶來的是對全體的憐憫與博愛--即使這份路看似遙不可及,但是如果能從自己心中點起一份對愛的感知,願意感受內在的矛盾與環境的衝突,嘗試解決生活中與人和環境之間的業的摩擦,那麼改變就開始了,業也逐步被化解了。

5 則留言:

  1. 請問如果長期不順、躺著中槍、家庭糾紛等一連串常常遇到(皆採取面對解決問題,但還是一直有新問題出來)。該如何分辨家族業還是個人業?還是互相混著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雖然有面對解決問題,可能只是表面解決,這可能你要靜心去想這個問題,因為你的靈魂知道,要跟你的靈魂溝通。我的部分是家族的業比較多,所以我回來家族公司工作了5、6年,我的靈魂叫我解決家族的業,當然個人的業我不理會,因為那只有他們自行才能解開。我的工作像是聽家人訴苦,安慰和連結彼此的感情,這樣就夠了。我做財務的工作,所以也幫家族企業調整金流和理財,家人之間欠的錢也都還清了,現在想幫他們存一筆準備金,工作賺錢辛苦,也給他們一個安心的保障。

      刪除
    2. 靜心思考、靈魂溝通,是指冥想嗎?我之前有靜心打坐過,但除了幻象和外靈干擾外,就沒了。

      刪除
    3. 其實也不必刻意分辨,自己的業是自己的盲點所以可能根本無法覺察。只要在生活上盡可能地穩住自己,有個正常發洩壓力的方式(運動、戶外旅遊或畫圖等等),就差不多了。安慰自己因為衝突產生的情緒,去觀察這些情緒又與自己的成長經驗是否有關係。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