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8粉彩日常整理
小湛我學生時期非常懷疑外星人的存在,甚至也不相信鬼魂的存在。就算當時可以「看到」,都覺得我「想太多」,肯定是假的。加上我的家族沒有人在拜神佛,感覺我和宗教沒緣分,當然也不相信玄學這一套。
直到我陪失戀的朋友找靈媒談她感情的前世因果(我擔心朋友被騙,所以決定陪朋友到現場),聽起來靈媒描述的故事,還挺能夠解釋現實的狀態,然而,我清楚的看見靈媒肩膀上奇怪的小外星人,小外星人在忙碌著抓空氣中的能量線時,靈媒就會講話。小外星人停下來思考,靈媒也不會說話。這也實在太巧合了?那個小外星人還跟我對視,對我心電感應:「你都看見我了,你還以為這是假的嗎?」我整個楞住XD
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重複的自我懷疑,重複地確認,前幾年都已經講過這些歷程了。當然我懷疑過的事情,我試著在靈界問祂們,而我也在靈界所學的過程中,得到了當時我所有疑問的答案。
/
如果你是一個小寶寶,你剛出生,你對這個世界還很陌生,在你的世界裡面:「我就是整個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需要照顧我。」
身為一個寶寶,我沒有足夠的理解跟意識到,別人和我是不同的。我餓了就哭,難過就尖叫,開心就笑,我沒有太多複雜的思考和反饋反應。隨著我慢慢長大,我不再是寶寶,我接觸的人不只有父母親跟家庭,我開始認識鄰居,進入學校認識同儕,我的認知變了,我的理解深了,我終於意識到,宇宙不是繞著我一個人旋轉,我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甚至沒那麼重要。而我該如何看待自己,該如何認識自己,這就是一輩子的功課,沒有人可以為我做這件事情。
拿寶寶做比喻,是因為一開始的問題,對宇宙/靈界/人類未知的領域 而言,就是一個寶寶的心態。
當我還認為人類就是宇宙的中心時(潛意識的,完全沒有察覺異樣,理所當然的認知),我會認定「所有的存在都應該符合我的規則跟理解,如果有其他未知的存在,不符合我的規則跟理解,那些東西就不存在。」
可是當小湛我接觸靈界眾生時,尤其是接觸地球以外的生命體還有文明,我才驚覺人類的認知,人類的感官,人類的整體觀念,都非常的「粗糙」。
/
拿聽覺來說,人類的耳朵可接受的頻率是有限的,而人類所製造出來的儀器可偵測到的頻率,遠遠大於人類的肉體能理解的程度。人類是透過製造出儀器,來認識未知的世界,並給未知的世界命名。
以視覺來說也是如此。人類的眼睛能夠辨識的可見光,在這個宇宙的光譜中,只佔非常小的一部分。人類製造出來的儀器,偵測到其他類別的光譜,才意識到,人類的載體能能夠接受的範圍有限。
更不用說,我們能夠接受的環境溫度,重力,甚至大腦的思考速度,大腦對資訊的理解能力,也都是有限的。
人類的我們只能透過儀器檢測,擴充人類載體對世界的理解,拿微生物、細菌舉例,1683年人類才首次使用顯微鏡意識到微生物的存在。在這之前,微生物就已存在,人類只能透過發明精確的儀器,來勘查到更細緻的,過去從未發現的領域。
科學與發明,使人類的感官繼續延伸,但所有能夠延伸的發明,還是建立於「人類可理解的認知」。
當我們看到一籃蘋果,人類的我說:「一顆蘋果,兩顆蘋果,三顆蘋果⋯這裡總共有10顆蘋果。」人類我們的理解,倘若再更深一點,還可以辨認出這是哪種品種的蘋果?在哪個季節結果,產自哪個國家?經過什麼機構認證?或者透過DNA檢測基因,發現這顆蘋果的基因可以追溯到哪個年代⋯⋯做出人類現有的數學與科學的定義。
人類的我們會把「一顆蘋果,標上某個價值跟來源,接著認為我們完全理解它了,被歸類成食物,需要在有效期間內吃掉。」
可是在靈界呢?
我也只能很粗糙的說人類未知的世界為「靈界」,因為講的太細太複雜,大家都會更亂,就連我剛剛的說明都需要拿現實中的比喻,大家才會更清楚自己的立足點,來作比較。
對靈界而言,一顆蘋果是有感情的。這牽涉到蘋果樹枝枒,不光是基因的來源還有產地,這一顆蘋果樹,它所位於的土地,風向,氣候,會是什麼樣的?這一顆樹木旁邊是否有鄰居,有其他的蘋果樹?這些樹會彼此互助,或者彼此競爭,枝葉相互遮蔽,根莖在地底下交錯,雙方可能感情差,或者好。農夫會過來施肥料、給予養分,也許大雨沖刷稀薄了,蘋果樹所在位置太高了,它得到的養分就是比低處的蘋果樹少了些。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有變數和差異。
而這一顆蘋果,正好面向南方,沒有被其他枝枒遮蓋到陽光,旁邊有的蘋果藏在比較深的樹蔭裡,也許可以減少被鳥啄,然而曬到更多陽光的蘋果,它的色澤鮮艷度,就是跟旁邊的蘋果不同。
這一顆蘋果在慢慢長大的過程,可能經常接受到附近農地機械運轉的震動聲,或者,接受到比較多蟲鳴鳥叫,甚至附近就有一個鳥巢。即使這顆蘋果和旁邊的蘋果們,都是由同一顆蘋果樹滋養長大的,然而面對的風向,風的強度,雨的強度,陽光的強度,被別人關照的次數,都不一樣,成熟度也都不一樣。
一棵樹如何發芽的?種植的人是如何規劃的?也許是用嫁接法,這顆蘋果帶著另外一棵樹的記憶,以及這棵樹成長的過程經歷了幾次颱風,幾次淹水,被移植,被蟲傷,最後好不容易結了果,這棵樹就是比其他的果樹更辛苦了一點,但也更珍惜自己累積的養分。農夫有多愛這塊土地與植物?土地跟植物都可以感覺到。
當農夫在農地思考家裡的事故,難過落淚,或許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人默默哭泣,眼淚跟汗混在一起,但是植物跟土地都知道,它們默默的延伸氣場,延伸關注,輕柔地包覆照顧這一切的農夫。農夫的個性也會影響土地與食物,情感也是一種滋養,用心更是。
然而人類的眼睛看不到情感,人類只會說,一斤蘋果多少?你的產量跟我無關,你經歷的風雨也跟我無關,你家裡發生什麼事情都跟我沒關係,我只要看結果,以及市場上可以賣的價格。
人們的感官實在太粗糙了,我們會把每一個生命歷程的複雜與情感簡化成「這是一顆有價值的高檔蘋果」或「這是一顆沒有價值的乾癟蘋果」。
甚至人們的感官粗糙到,會把自己人,把其他的人類分為「你是可以賺錢的」和「你是賺不了錢的」,來評分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你的感情,你經歷的一切,只有當你「成功了」才會有人重視。
/
再回到一開始的主題,人類的頭腦可理解的空間有限。我們沒有辦法紀錄,以及理解每一顆蘋果背後的故事,甚至覺得無聊,這個不重要,我們不想要知道這麼多的情感跟複雜的部分,人類的頭腦特質,對於競爭,對於刺激有趣的事情,更感興致,
這也是人類的框架。「我是一個寶寶,我想要玩,不要給我無聊的東西。我覺得別的東西好無聊。」
而靈界的眾生,那些超過人類感官所能理解的那些存在,祂們可能能量強到只要「完整的出現」,像是炙熱的高溫,像是巨大的壓力,人類就掰掰了。祂們眼中的人類是脆弱的,短壽的,需要小心對待。
這些來自星際宇宙「看不見的存有」,極為重視心靈,以及能夠短時間內接受大量資訊,像是一鍵下載。祂們資料處理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更不用說,祂們既而創造出的科技搭配祂們的思維細膩程度,有多超出人類的理解。
當科技跟文明進展到極端與巔峰之後,可複製的物品就沒那麼重要了。
直到我陪失戀的朋友找靈媒談她感情的前世因果(我擔心朋友被騙,所以決定陪朋友到現場),聽起來靈媒描述的故事,還挺能夠解釋現實的狀態,然而,我清楚的看見靈媒肩膀上奇怪的小外星人,小外星人在忙碌著抓空氣中的能量線時,靈媒就會講話。小外星人停下來思考,靈媒也不會說話。這也實在太巧合了?那個小外星人還跟我對視,對我心電感應:「你都看見我了,你還以為這是假的嗎?」我整個楞住XD
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重複的自我懷疑,重複地確認,前幾年都已經講過這些歷程了。當然我懷疑過的事情,我試著在靈界問祂們,而我也在靈界所學的過程中,得到了當時我所有疑問的答案。
/
如果你是一個小寶寶,你剛出生,你對這個世界還很陌生,在你的世界裡面:「我就是整個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需要照顧我。」
身為一個寶寶,我沒有足夠的理解跟意識到,別人和我是不同的。我餓了就哭,難過就尖叫,開心就笑,我沒有太多複雜的思考和反饋反應。隨著我慢慢長大,我不再是寶寶,我接觸的人不只有父母親跟家庭,我開始認識鄰居,進入學校認識同儕,我的認知變了,我的理解深了,我終於意識到,宇宙不是繞著我一個人旋轉,我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甚至沒那麼重要。而我該如何看待自己,該如何認識自己,這就是一輩子的功課,沒有人可以為我做這件事情。
拿寶寶做比喻,是因為一開始的問題,對宇宙/靈界/人類未知的領域 而言,就是一個寶寶的心態。
當我還認為人類就是宇宙的中心時(潛意識的,完全沒有察覺異樣,理所當然的認知),我會認定「所有的存在都應該符合我的規則跟理解,如果有其他未知的存在,不符合我的規則跟理解,那些東西就不存在。」
可是當小湛我接觸靈界眾生時,尤其是接觸地球以外的生命體還有文明,我才驚覺人類的認知,人類的感官,人類的整體觀念,都非常的「粗糙」。
/
拿聽覺來說,人類的耳朵可接受的頻率是有限的,而人類所製造出來的儀器可偵測到的頻率,遠遠大於人類的肉體能理解的程度。人類是透過製造出儀器,來認識未知的世界,並給未知的世界命名。
以視覺來說也是如此。人類的眼睛能夠辨識的可見光,在這個宇宙的光譜中,只佔非常小的一部分。人類製造出來的儀器,偵測到其他類別的光譜,才意識到,人類的載體能能夠接受的範圍有限。
更不用說,我們能夠接受的環境溫度,重力,甚至大腦的思考速度,大腦對資訊的理解能力,也都是有限的。
人類的我們只能透過儀器檢測,擴充人類載體對世界的理解,拿微生物、細菌舉例,1683年人類才首次使用顯微鏡意識到微生物的存在。在這之前,微生物就已存在,人類只能透過發明精確的儀器,來勘查到更細緻的,過去從未發現的領域。
科學與發明,使人類的感官繼續延伸,但所有能夠延伸的發明,還是建立於「人類可理解的認知」。
當我們看到一籃蘋果,人類的我說:「一顆蘋果,兩顆蘋果,三顆蘋果⋯這裡總共有10顆蘋果。」人類我們的理解,倘若再更深一點,還可以辨認出這是哪種品種的蘋果?在哪個季節結果,產自哪個國家?經過什麼機構認證?或者透過DNA檢測基因,發現這顆蘋果的基因可以追溯到哪個年代⋯⋯做出人類現有的數學與科學的定義。
人類的我們會把「一顆蘋果,標上某個價值跟來源,接著認為我們完全理解它了,被歸類成食物,需要在有效期間內吃掉。」
可是在靈界呢?
我也只能很粗糙的說人類未知的世界為「靈界」,因為講的太細太複雜,大家都會更亂,就連我剛剛的說明都需要拿現實中的比喻,大家才會更清楚自己的立足點,來作比較。
對靈界而言,一顆蘋果是有感情的。這牽涉到蘋果樹枝枒,不光是基因的來源還有產地,這一顆蘋果樹,它所位於的土地,風向,氣候,會是什麼樣的?這一顆樹木旁邊是否有鄰居,有其他的蘋果樹?這些樹會彼此互助,或者彼此競爭,枝葉相互遮蔽,根莖在地底下交錯,雙方可能感情差,或者好。農夫會過來施肥料、給予養分,也許大雨沖刷稀薄了,蘋果樹所在位置太高了,它得到的養分就是比低處的蘋果樹少了些。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有變數和差異。
而這一顆蘋果,正好面向南方,沒有被其他枝枒遮蓋到陽光,旁邊有的蘋果藏在比較深的樹蔭裡,也許可以減少被鳥啄,然而曬到更多陽光的蘋果,它的色澤鮮艷度,就是跟旁邊的蘋果不同。
這一顆蘋果在慢慢長大的過程,可能經常接受到附近農地機械運轉的震動聲,或者,接受到比較多蟲鳴鳥叫,甚至附近就有一個鳥巢。即使這顆蘋果和旁邊的蘋果們,都是由同一顆蘋果樹滋養長大的,然而面對的風向,風的強度,雨的強度,陽光的強度,被別人關照的次數,都不一樣,成熟度也都不一樣。
靈界紀錄的就是這一切。是生命成長過程所有的總和。完整的屬於生命來龍去脈的一切。
一棵樹如何發芽的?種植的人是如何規劃的?也許是用嫁接法,這顆蘋果帶著另外一棵樹的記憶,以及這棵樹成長的過程經歷了幾次颱風,幾次淹水,被移植,被蟲傷,最後好不容易結了果,這棵樹就是比其他的果樹更辛苦了一點,但也更珍惜自己累積的養分。農夫有多愛這塊土地與植物?土地跟植物都可以感覺到。
當農夫在農地思考家裡的事故,難過落淚,或許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人默默哭泣,眼淚跟汗混在一起,但是植物跟土地都知道,它們默默的延伸氣場,延伸關注,輕柔地包覆照顧這一切的農夫。農夫的個性也會影響土地與食物,情感也是一種滋養,用心更是。
然而人類的眼睛看不到情感,人類只會說,一斤蘋果多少?你的產量跟我無關,你經歷的風雨也跟我無關,你家裡發生什麼事情都跟我沒關係,我只要看結果,以及市場上可以賣的價格。
人們的感官實在太粗糙了,我們會把每一個生命歷程的複雜與情感簡化成「這是一顆有價值的高檔蘋果」或「這是一顆沒有價值的乾癟蘋果」。
甚至人們的感官粗糙到,會把自己人,把其他的人類分為「你是可以賺錢的」和「你是賺不了錢的」,來評分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你的感情,你經歷的一切,只有當你「成功了」才會有人重視。
/
再回到一開始的主題,人類的頭腦可理解的空間有限。我們沒有辦法紀錄,以及理解每一顆蘋果背後的故事,甚至覺得無聊,這個不重要,我們不想要知道這麼多的情感跟複雜的部分,人類的頭腦特質,對於競爭,對於刺激有趣的事情,更感興致,
這也是人類的框架。「我是一個寶寶,我想要玩,不要給我無聊的東西。我覺得別的東西好無聊。」
而靈界的眾生,那些超過人類感官所能理解的那些存在,祂們可能能量強到只要「完整的出現」,像是炙熱的高溫,像是巨大的壓力,人類就掰掰了。祂們眼中的人類是脆弱的,短壽的,需要小心對待。
這些來自星際宇宙「看不見的存有」,極為重視心靈,以及能夠短時間內接受大量資訊,像是一鍵下載。祂們資料處理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更不用說,祂們既而創造出的科技搭配祂們的思維細膩程度,有多超出人類的理解。
當科技跟文明進展到極端與巔峰之後,可複製的物品就沒那麼重要了。
錢可以複製,然而心靈跟感情還有經歷無法複製,就像前面所說的,一顆蘋果的故事,遠遠大過於這顆蘋果值多少錢。
你的情感,你的經歷,即為你的獨一無二。
祂們的能量思維,可以接受「每一顆蘋果都是不一樣的,當我認識你,我會把你過去所有的經歷,每一天跟所有的感受,完全的接納」
但不等於理解,就像是看電影,祂們看見你的一切,知道了你的一切,但是祂們的能量是這麼的強大,所以不以為然,或者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痛苦的?
所有的存在、所有的生命體,都有自己的主觀。因為你的經歷不等於我的經歷,我只能客觀看見,不代表我能同步體會。或者我只能揣測,只能分析,大致上知曉發生什麼事情了?只是,我終究不是你。因為你的個性不是我的個性。你遇到壓力會躲起來,我遇到壓力會反抗,這就是個體差異。
也是因為不理解,所以有部分的祂們,才會加入星球的輪迴,會想要好好體驗,當自己成為一個脆弱而有限的人類,會是什麼樣子?自己也依然能夠保持強大的心靈嗎?
/
靈界談的都是感情,大家皆為有情眾生,你跟我的感情是不一樣的,沒關係。我試著理解你,但是如果我真的無法了解,也沒關係,至少我們可以透過溝通,用你比較舒服的方式,來和你相處。保持距離也是一種相處。
也正是靈界的眾生,尤其是外星人,祂們存在人類感官感知上的另外一個層面,有些人天生的配備可以接收到,可能這些人的靈魂,也是這些外星人的親朋好友,還帶著某種聯繫。
如果外星人想要跟人互動,既然祂們這麼重視心靈與能量,尤其是感情的層面,祂們就會以最低限度的方式,以簡單的話語,簡單的影像,來和人類交流,畢竟真實的祂們,能量巨大到像是強大的輻射能,足以灼盲你的雙眼燙傷你的身體,會傷害到人類的身體。
能力要好到一個程度的外星人(也不是每個外星人的科技還有能量技術都這麼好),才能把自己壓縮到,幾乎無法被人看見,但又可以被理解的模樣。
因為大部分友善的外星人,都希望我們不會受傷,同時又尊重我們這顆星球上人與人之間的內鬥,祂們往往也有清楚的界線和客觀的認知,人類自己發生的問題,人類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至少祂們能做的事情,就是減少祂們直接帶給我們的影響。祂們沒有那麼愛現,愛現,是年輕而幼稚的種族才會想要展現的想法,祂們更重視保護和守護。
大概也是外星人很重視保護以及內斂的能量,就覺得貓咪的攻擊性跟侵略感很強XD,而且野性很強是說不聽的那種XD(確實逗貓棒拿起來,貓咪就毫無道理可言了)
畢竟太多的人類實在容易驚慌失措了。同時,人類對外星人有過度的想像跟投射,由於思考也是一種能量,這些思考的能量會變成黏稠的壓力,覆蓋在外星人身上,甚至可能導致祂們沒辦法離開地球能量場,所以祂們也是盡可能地不要和人類有太多互動,或者只操作祂們自己的觀測儀器,減少與人的交流,以及避免被發現。
/
我也是在跟不同維度跟世界的祂們互動,以及接受祂們的教導之後,發現所有文明最後都回來探索感情,心靈的深度,以前我們之間該如何互助與相處。
我才能夠對「肉眼看不到祂們」的這件事情,算是釋懷了。畢竟,身為一個寶寶,要求別人一定要用寶寶的方式來照顧我,不是別人不夠好,也不是別人有瑕疵有問題,是我的個性不夠成熟,才會要求別人得配合我的需求。祂們根本沒有必要配合啊,因為祂們就是祂們自己,祂們會知道怎麼做對我們比較好。
其實這幾年來,很多人的感官都被開發,只是滿多人被開發的靈界頻道都不同,而且個人個性的穩定度,也會持續的波動,祂們都很有耐心的等待人們的感知能力趨向平穩,尤其是,人類認識祂們之前一定要先認識自己,才能夠減少投射跟妄想,也才能夠真正的認識靈界的祂們。
這就是我過來人的經驗啊,希望可以回答你們的問題。
你的情感,你的經歷,即為你的獨一無二。
祂們的能量思維,可以接受「每一顆蘋果都是不一樣的,當我認識你,我會把你過去所有的經歷,每一天跟所有的感受,完全的接納」
但不等於理解,就像是看電影,祂們看見你的一切,知道了你的一切,但是祂們的能量是這麼的強大,所以不以為然,或者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痛苦的?
所有的存在、所有的生命體,都有自己的主觀。因為你的經歷不等於我的經歷,我只能客觀看見,不代表我能同步體會。或者我只能揣測,只能分析,大致上知曉發生什麼事情了?只是,我終究不是你。因為你的個性不是我的個性。你遇到壓力會躲起來,我遇到壓力會反抗,這就是個體差異。
也是因為不理解,所以有部分的祂們,才會加入星球的輪迴,會想要好好體驗,當自己成為一個脆弱而有限的人類,會是什麼樣子?自己也依然能夠保持強大的心靈嗎?
/
靈界談的都是感情,大家皆為有情眾生,你跟我的感情是不一樣的,沒關係。我試著理解你,但是如果我真的無法了解,也沒關係,至少我們可以透過溝通,用你比較舒服的方式,來和你相處。保持距離也是一種相處。
也正是靈界的眾生,尤其是外星人,祂們存在人類感官感知上的另外一個層面,有些人天生的配備可以接收到,可能這些人的靈魂,也是這些外星人的親朋好友,還帶著某種聯繫。
如果外星人想要跟人互動,既然祂們這麼重視心靈與能量,尤其是感情的層面,祂們就會以最低限度的方式,以簡單的話語,簡單的影像,來和人類交流,畢竟真實的祂們,能量巨大到像是強大的輻射能,足以灼盲你的雙眼燙傷你的身體,會傷害到人類的身體。
能力要好到一個程度的外星人(也不是每個外星人的科技還有能量技術都這麼好),才能把自己壓縮到,幾乎無法被人看見,但又可以被理解的模樣。
因為大部分友善的外星人,都希望我們不會受傷,同時又尊重我們這顆星球上人與人之間的內鬥,祂們往往也有清楚的界線和客觀的認知,人類自己發生的問題,人類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至少祂們能做的事情,就是減少祂們直接帶給我們的影響。祂們沒有那麼愛現,愛現,是年輕而幼稚的種族才會想要展現的想法,祂們更重視保護和守護。
大概也是外星人很重視保護以及內斂的能量,就覺得貓咪的攻擊性跟侵略感很強XD,而且野性很強是說不聽的那種XD(確實逗貓棒拿起來,貓咪就毫無道理可言了)
畢竟太多的人類實在容易驚慌失措了。同時,人類對外星人有過度的想像跟投射,由於思考也是一種能量,這些思考的能量會變成黏稠的壓力,覆蓋在外星人身上,甚至可能導致祂們沒辦法離開地球能量場,所以祂們也是盡可能地不要和人類有太多互動,或者只操作祂們自己的觀測儀器,減少與人的交流,以及避免被發現。
/
我也是在跟不同維度跟世界的祂們互動,以及接受祂們的教導之後,發現所有文明最後都回來探索感情,心靈的深度,以前我們之間該如何互助與相處。
我才能夠對「肉眼看不到祂們」的這件事情,算是釋懷了。畢竟,身為一個寶寶,要求別人一定要用寶寶的方式來照顧我,不是別人不夠好,也不是別人有瑕疵有問題,是我的個性不夠成熟,才會要求別人得配合我的需求。祂們根本沒有必要配合啊,因為祂們就是祂們自己,祂們會知道怎麼做對我們比較好。
其實這幾年來,很多人的感官都被開發,只是滿多人被開發的靈界頻道都不同,而且個人個性的穩定度,也會持續的波動,祂們都很有耐心的等待人們的感知能力趨向平穩,尤其是,人類認識祂們之前一定要先認識自己,才能夠減少投射跟妄想,也才能夠真正的認識靈界的祂們。
這就是我過來人的經驗啊,希望可以回答你們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