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2023年9月7日 星期四

▍讀書心得|創造力的修行



 

「創作是為了進入一個神祕的領域、一種超越的渴望。我們創作的事物,讓我們與他人一起瞥見某種内在景觀,一種在我們理解範圍之外的内在景觀。」——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這本書的每一小篇,都是可以分開閱讀的。隨時拿起來翻幾頁,或者從目錄找喜歡的篇章閱讀,都很輕鬆。

作者的文筆平靜感性,彷彿你的腦波跟著靜下來。我看書的過程不禁覺得,作者有獨處、沉澱思緒的能力,具有客觀審思的特質。如果他有作冥想的習慣,我也不意外。

「隨時隨地都能夠進行創作」是這本書的主軸,做了許多舉例跟示範,提醒我們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帶著靜心、穩重進行,以及享受自己的生命。以及在自己的生命跟別人的生命之間,遇見世界深層的智慧。

/

來談談,我想要推薦這本書的理由。

我在藝術大學就讀的時候,大一、大二學習的主修項目,有同一套教材,發下同一套工具。我印象深刻的是,上木雕課有一位同學埋怨說:「老師總是要我們做傳統藝術的雕刻,真是無趣。好想要做自己想的作品。」

教授說:「想要做自己的作品,是大三大四的事情。現在要讓你們打好基礎,熟悉工具的使用。以及,當大家都有同一個作品模板,你可以看到別人的優點,以及自己能夠進步的空間。你也能比較其他主修的作品,感覺自己更擅長、更喜歡哪個領域,可以讓你更精準地知道自己的優勢跟喜好,適合在某個領域上發揮。」

同樣的問題,也有同學在金屬雕刻課程上發問。當時教授正在教我們基本的焊接技術,以及使用大型切割器如何塑形。總是有些同學,急著想要做出理想中的成品,沒興趣和耐心做基本的練習。

教授說:「你一定要先了解這些工具是怎麼使用的?我們的科系操作的工具都很危險,你要先從小物件開始使用,了解媒材要怎麼組合?以及承重等平衡,再慢慢地做大型物件。首先材料很貴,要把錢花在刀口上,一做壞掉,接下來的手續都很麻煩。所有你見到的基本功夫,都是在練就你未來做大型作品的基礎,減少失誤與受傷的可能性。」


想要越過基礎,直接通往成功的道路,立刻大鳴大放,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太倉促、太急躁,以及高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可以控制一切,連工具還無法使用的狀況下,要怎麼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把東西做得太粗糙,不耐用,對得起重視自己的別人嗎?

我製作自己的作品,經過重複的打磨拋光,修補再次打磨⋯重複單調的作業之後,我在看校內的展覽,還有各大國際展,會知道要怎麼看作品的細節,知道這件物品是否有被用心對待,作者是否沉著和有足夠的考量?

我很重視創作者對觀眾表達的心意。作品的製作細節,看得出創作者的技術跟耐心,當然,這份用心才配上作品的價格。

其實連靈魂層面也是。如果靈魂有足夠的耐心,靈魂的能量編織會非常的堅固,讓當事者的能量場堅固,身體強壯,運勢穩定,做出來的東西都帶有祝福的力量(即使當事人沒有感覺,他覺得他只是專心的做自己的事情),很自然地就在為這個世界服務。

/


我經常在網路上遇到年輕剛畢業,或者還在就讀的學生說:「我不知道我未來要做什麼?」

我覺得好多人都好著急。希望未來就像是背書一樣:看到什麼內容,默背、抄寫,得到好成績,就結束了。

但是生活是持續而累積的過程。上班的工作往往有一套流程,如果你待在同一家公司,就是重複又重複的做同樣的事情,持續而累積。

公司不一定會獎勵你,有些公司只是按表操課,上班的過程是無趣的,甚至需要加班,延長工作流程。

我們的教育跟工作,容易進入「模組化」,日復一日。於是我們感到無聊,甚至痛苦,感覺被困住了,覺得自己不應該如此而已,應該要有更大的發展?

想要找回「我是誰」,以及「我能夠做什麼」、「我的潛力在何方?」

雖然我早期的求職過程不是很順利,卻也因為有這些經歷,我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看到好幾家公司的運作流程,有的公司會倒閉不意外,有的公司制度成為家族企業,也是不意外。

能夠持續久的企業,以及員工的向心力,都和「我的存在是否被重視」有關。簡單來說,就是老闆願意給出對等的薪水和獎金,以及公司是否願意分享福利,安撫人心。

我們都需要被重視,只是我們想要被重視的感覺,成分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有人想要更多的休息時間(我就是這種),或者有更多聊天的時間(工作模式跟環境的氣氛),也有人很單純,錢多、獎勵多就好。(回饋多到讓埋怨也微不足道)

無論如何,「人心」無法忽視,每個人的情感需求以及著重的細節完全不同。可是外在環境,無論是學校、職場、社會,不一定能夠滿足個人渴望的細節。

尤其現在資訊膨脹,人們提供大量的意見,當各式各樣的意見都冒出來,選擇太多,反而變成選擇困難。

當外在聲音變得雜亂,就要回歸內在的聲音。試著讓自己沉澱靜下來,排除環境帶給我們的壓力跟干擾,重新思考「我的存在,我想要的」。

我覺得這本書,就像是啟發和帶領的工具,提醒大家轉念,重新看到你生活中「屬於我,創造未來的力量」。

生命的主導權依然在你的手中,你能夠錨定,落實。感受自己的存在,具有活躍的變動和彈性,跳脫重複工作的機器模組。

生命具有無限可能性。

/


感謝 #大塊文化 出版社願意提供三個名額抽獎贈書(此為臉書活動),得獎者已經出爐並私訊聯絡,希望你們閱讀愉快。

我們都需要靜下心,閱讀別人的生命,也閱讀自己。

#創造力的修行
#里克魯賓
#讀書心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