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傳話給意見的智慧

我和朋友們聊天談到一個現象,像是人際關係的潛規則,真的是要經歷過,自己才懂得小心。

例如A找我談B的問題,AB可能是朋友或親屬關係,A覺得B造成他很大困擾,考慮要分手或者搬出去,告訴我一大堆單方面的說詞,想跟我討論和B的決定。

A會找我,肯定是B造成A相當多的困擾了,讓A壓力大到要找我傾吐。

我也不疑有他,單純透過A給的線索,建議A搬走或者分手,覺得這對A來講才是最舒適的關係,以理性上而言是如此。

然後我萬萬料想不到的是,A回去後告訴B我的結論。

B非常的生氣,覺得我搬弄是非,挑撥他與A的關係,B從此和我結了仇,氣得到處在外講我壞話,彷彿A對我說出來的B的壞話,都是我慫恿A的。

AB透過一起對抗共通的敵人C——C怎麼可以要我們分開呢?C真是太過份了!,AB再次恢復他們緊密的關係。

當一同抗戰的熱情過了,AB老樣不改,又起衝突了,A情緒多到又受不了了,C也氣到離開了,A再去找旁觀者D訴苦。 如果D傻傻地和C一樣給了建議,就又會被A說給B聽,重演以上劇情。 

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多了,AB身邊的親友團都跑光了,因為所有能聽他們說話、給建議的人基本上也鬧翻了,於是AB失去所有好友,又只能相互依賴,相愛相殺。 




為什麼會有A這種人存在?很多的A,他們整理自己情緒的方式就是「到處去說」,他們不吐不快,經常轉告B或C或D或E⋯⋯轉述一大堆人的話。A透過「說話」和人建立起情感的橋樑,A甚至沒意識到對B轉告C的建言,也帶有A自己的情緒。 

如果B沒有深思的能力,也單方面的透過A的說詞,很容易就會覺得:「A變壞都是C害的!C真是過分啊!A才是無辜的!」完全轉移了AB之間的問題焦點。

B再次對A感到無辜和愧疚,願意和A和好如初,A受到感動跟著覺得:「對啊,B是會改變的,C怎麼會要我們分開呢?一開始就不該聽C說的話呢!」 



幾乎我所有認識的人都遭遇過類似的狀況,例如家族之間的紛爭呀,職場鬥爭,網路上的謠言,基本上人際關係都會扯到類似的問題。

我們真的沒辦法阻止別人把我們的話傳出去之後會變成什麼模樣,我是否會成為代罪羔羊。

而且我認識過的A都覺得自己超級無辜!A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傳出去的話會帶給B錯誤的解讀,A也無力收拾B攻擊C的爛攤子。

通常我看到的結果都是,A重新躲回B的影子裡,連屁都不敢吭一聲。

C就超級倒霉,完全承受B的猛烈砲火,當初C只是想保護A,給出善意的回饋,怎麼知道A居然會對B講?話傳回來變成都是C的錯?A為什麼要背叛C?

但是這時後A已經躲得遠遠,電話和網路都封鎖C了,C求助無門,沒辦法和B解釋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最慘的就是旁觀者全相信AB的說詞,搞得C身敗名裂。 


同樣的坑踩了幾次後,我不知道和多少AB鬧翻了天,於是我不再多嘴討論第三者的問題。 

不談別人的家務事,不談宗教機關的問題,我只談我自己的生活觀察和心得。至少我能控制的就是我自己的狀態。免得我講出來的話變成其他人攻擊我的靶子。

現在懂得比較多人性關係了,Mulo也開始教我更適合的應對方式。 


傾吐者A看似是找旁觀者C(我)嘗試理解和B的關係,但是其實,A要的不是一個建議,A只是要發洩他的情緒,旁觀者只需要聽A說話,「你真的好難過喔,你覺得你要怎麼做才能放鬆?」

如果發現自己太憐憫A的處境,深深的同情與悲憫,請記得把自己拉回來,在心底告訴自己「這是他的人生,我不能替A做出決定,我只能在這裡貢獻出我的耳朵,或者推薦其他機構的專業人士來處理。」拉出界線,別急著給建議。

尤其避免說B的任何壞話,包括不要重複A說過的話。 要非常小心。

因為情緒上的A不一定足夠聰明,有的A具有討好者的特質(長期弱勢、委屈和壓抑的角色),有的A甚至希望改變B,或者希望B能夠更知道A的苦,A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感覺,怕B討厭自己,就只好把C搬出來講,如果B會討厭這些話,就讓B去討厭C,A就安全了。

A的心態就像是小孩子一樣,覺得大家都要保護自己,自己並不需要保護任何人。

通常A會怕B,都是B的情緒爆炸更大。B沒有足夠的情商能接住A的情緒,B或許在意A,B會顧及A的感覺,但是B對C就完全是陌生人了,也就是更不必客氣了。

最怕的是會遇到亂講話、加油添醋,把問題渲染得更大的A。這樣的A簡直把自己的情緒炸藥庫搬到C家,遞給B手榴彈,讓B轟了C全家上下,於是AB摟在一起看著燦爛的煙火與轟上天的C,以見證他們感情的堅貞⋯⋯暫時換來祭典的高潮與和平。



成熟大人的決定是,A聽到C的建議之後,也「絕對不可以把C搬出來!」A要保護重視自己、給予建議的親友C。如果C講了什麼很重要,那就把C講的話也當作是自己講的,A可以勇敢承擔C的善意和建言,保護C的同時也試圖解決A和B的關係。這才是健康、穩固的關係。把焦點回歸AB中間,好好地解決彼此關係上的問題。

無論如何,別把其他人捲入自己的親密關係裡。「別人說⋯⋯」通常都是問題鬧大的開端



當我當了幾輪C,我也是覺得我太雞婆了,不該急著給意見。也不要把別人想得太聰明。大部分的人在情緒上都很笨,短視近利。 

「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的意義很深遠,如果A拋給我情緒炸彈,講了一大堆B的壞話,那我可以不必對A講什麼人生大道理。就給A講,讓他瘋狂發洩,我就靜靜吃爆米花配可樂,不時遞上衛生紙,千萬不要說B任何壞話,就反覆地對A說:「我知道你好難過,我知道你好委屈,我正在聽,我請你一杯咖啡吧」,釋出接納的態度,那就夠了。

因為我們不知道A回去之後,A是否會對B把你招供出來,那是更可怕的事。擔任C的角色,一定要考量到你說出來的話被傳出去的後果。 

不管你和A感情再好,都要有警覺心,就怕萬一。

「不要相信任何人情緒上的任何說法。」 


無論是A單方面或者B單方面的說詞,如果A講的話已經嚴重傷害B的名譽,身為旁觀者,我們可以默默地私下觀察B的狀態,或者給出中性的詞問B:「你還好嗎?A似乎很在乎你,你需要我幫忙嗎?」如果也認識B的話,請記得求證。

一定要求證,別讓A的單方面說詞抹黑你對其他人的印象。 因為不是所有的A才最無辜,甚至是相反的,「惡人先告狀」。

身為旁觀者C,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自己最重要。少說話,多觀察,經常提醒自己,別輕信過度誇大的抹黑與攻擊話語。 

如果看到其他的C正在被AB們砲轟,炸得體無完膚,可以給C簡短的訊息:「你還好吧?希望你平安渡過。」讓這些無助的C可以感覺到,還有人在乎他們。


大部分的人都會在一生中輪流扮演ABC的角色,成為A之後發現講出來的話無法收拾,成為B之後急著想保護B而用力攻擊C,或者成為C總是被拖下水⋯⋯有的人學習力較快,在青少年期間就在教訓中拿捏到自己說話的分寸,而有的人,直到老年還是扮演AB的角色。

這段過程是認識人性的潛規則,才會知道,話不能亂講,至少別跟著應和別人說的壞話。 要練習求證,要有能觀察的冷靜心思,可以從對方不理智的話中覺察到更深一層的情緒需求。

我們在說話、傾聽的過程中持續的磨練自己和周邊所有人的關係,以及保護自己的能力。

如果有話題爆炸,至少自己可以不要成為其中一條導火線成為更多的爆炸。



當我花更多時間傾聽,觀察,然後觀察自己情緒的波折,當我可以冷靜地梳理自己的情緒和C們討論,我也會保護C們的看法不轉告給相關者。因此C們知道和我相處、討論情緒是安全的,C們也會和我分享他們的情緒關係,於是換我成為C的旁觀者角色提供意見⋯⋯我們扮演的ABC關係就沒有任何炸藥,反之,我們就像是一群智謀團,輪流拆對方家裡的炸彈,一起減少彼此的生活壓力。

所以我後來真的覺得,我們不只需要觀察與整理自已自己的情緒,也要懂得說話的藝術,能夠具有遠見和深思的能力。 

太具有攻擊性、壓力的話在第一時間就可以避免掉,聽到以上這些話,也不必相信別人真的如此壞。如果有很多無法理解的現象,那無法理解別人也沒關係,至少我們還能穩住自己的心。 

誰都有情緒,也會失控,我們能理解AB的不成熟,就讓他們自己去學習和磨練,至少自己不要當傳播謠言的第三者。

我們在地球上應該是幫忙解決地球的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的問題。


5 則留言:

  1. 我最不拿手只要人純聽自己的訴苦,當人給建議又不聽,當然自己也沒有要改變去避免同樣的問題重演 的這種人。以前還會認真的思考提供意見,現在學乖了保持距離,甚至連朋友都不想當了。

    回覆刪除
  2. 這跟我國小、國中、高中的小團體很像啊,我在旁邊看就只想保持距離,莫挨老子這樣。

    回覆刪除
  3. 我每次當C的時候
    都當做聽聽的
    因為A講的話又不一定是事實
    片面之詞比較多
    而且來找C說說話
    通常抱怨別人居多 也只說對自己有利的話
    這樣會影響C的判斷

    再者
    AB相處好的、 開心的事 都不會特別找C說
    這樣我覺得C給建議會比較偏頗

    回覆刪除
  4. 剛剛想了一下
    還是有很多小細節

    像是判斷一下
    這個人只是想無腦發洩
    就可以聽兩三句話 然後飄走 不鳥她

    知道這個人優柔寡斷的
    就可以把話題轉到如何放開心胸之類的
    不要想太多之類的
    因為講意見給她
    她也不會聽 也會一直猶猶豫豫的
    還不如跟他說 該如何不煩惱 幫幫她

    還有比如說
    如果B是共同認識的人
    就要有點小心的給建議

    看A的個性 去創造自己的人設等等的
    比如說 想創造自己人很好的人設
    就可以說 你不要把B想得那麼壞啦 之類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