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2020年3月4日 星期三

情緒背後的故事

  習以為常的慣性真的是從前很難覺察的部分。
 
  例如小湛我有個狀態,讓我發現現階段的自己很難當治療者,因為我會太關注個案的狀態,整個人都投進去,甚至如果個案的狀態沒有我預料的好(期待我能夠幫更多),我就會進入焦慮又沮喪的情緒,甚至可能情緒波動大過於個案。也是發覺我有這樣的傾向,讓我意識到我更需要照顧自己。
 
  而這份焦慮不管是做任何急迫的事情,像是工作,別人拜託的任務,回一封信,都會展露無遺。甚至可能為了躲避這樣的焦慮開始拖延,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例如打掃房間,直到我再逼自己回到座位前繼續工作。
 
  以前我只會感覺到煩,沮喪和對自己生氣,但是現在漸漸地出現新的認知:
 
  在焦慮的那刻,我大聲問自己:「現在這份焦慮對我有什麼樣的幫助?帶給我什麼好處?」接著靜下來感受這份情緒,接著我的身體就直覺地想說:「因為幫助別人比較重要,打掃環境可以讓媽媽開心,我自己一點都不重要。」
 
  或者當我覺得很厭煩跟枯燥,我就問自己:「這份枯燥和厭煩的感覺帶給我什麼好處?」接著專注於枯燥的感覺,這份情緒就說話了:「這會讓我感到我很可悲,我需要懲罰我的可悲,我不需要被愛。」
 
  當我能夠觀察時時刻刻冒出來的情緒,就會挖掘到更深的信念:不喜歡自己的部分,沒耐心的部分,消沈與沮喪的部分⋯⋯
 
  雖然很多議題在這幾年來重複出現,不管是家庭關係和父母的互動,與自己內在的壓力等等,一開始多少會覺得煩躁「為什麼總是處理不完?」到後來意識到:

  「原來這些壓力儲存在我的身體那麼久了,無法一次排出來,要慢慢的、一點一滴的釋放出來。雖然看似在兜圈子,也產生了沒耐心想要趕進度的部分——這不就帶出新的議題了嗎?我還是有很孤單寂寞與沒自信的部分,也是要一點一滴的,面對過去不敢面對/無從覺察的創傷。」
 
  到最後我甚至發現,想要趕快有成績,不也是想要跟誰證明自己的成就嗎?我安靜地想想,我想要跟誰證明呢?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是媽媽,再來是爸爸。我會希望那麼努力成長的我可以被他們稱讚。
 
  也就是說,我的沒耐心背後其實是無意中吸收的母親的投射——期待我成為一名乖孩子,有成績,夠努力,需要拼命證明自己。
 
  但是,這樣好累呀。連對待自己的創傷,都有著對父母的愧疚感,不放過自己地持續鞭策自我。我究竟有多討厭自己?
 
  於是到後來我發現——所有的療癒都還是要回歸和自己的關係。我能原諒我的不完美嗎?就算我看似原地打轉或者又進入焦慮的氛圍,我能不能原諒這樣充滿缺點的自己?
 
  最後也就釋懷了,我不必急著變好,我不必要有所成就,我能夠在情緒來襲時第一個想到:啊,我需要照顧自己了,現在的我其實很受傷。
 
  我能夠比任何人都還要了解我自己的狀態。
 
  當路途走到這個時刻,不禁充滿感動,原來我已經能夠憐憫我的傷,我可以支持自己、安撫每個狀態的自己,不會急著照顧他人而忽視自我。我能夠重視我真實的感受,承認我會受傷,我會需要時間空間躲起來,我需要營造自己的安全感。
 
  也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我也突然覺得每個人都好辛苦,有那麼多情緒的波幅其實都是在呼喚自己:「我受傷了,可以感覺到自己受傷了嗎?」大部分的人也都像我之前的狀態無視於個人的需求,想先滿足他人,或者還不到時候去面對脆弱的自己。
 
  習慣受傷的人會在無意中累積更多壓力與更多受傷,因為還不夠痛,覺得還不夠重要,或者覺得都是別人要負起責任,但是卻沒有人能夠深刻的解釋我們身上產生的負面情緒。而這些感受是私密的,沒有誰真的能理解我們內在的轉折,或者連自己都不知道。
 
  越是觀察自我,就更加的慢下來,產生耐心,覺察,體悟著生活上每件大小事,看見自己也看見了別人,寬恕便自然產生了,以及更尊重別人生命的發展了。
 
  所有的情緒背後都有一些故事,我們可以練習找到這些情緒底下發生的事情,與人的關係,與自我和解。
 
  如果渺小的我能夠做到這樣的事情,也相信總有一天,其他的人也能辦到,能夠接住個人的所有狀態,把真實的自己找回來。
 
  到最後我發現其實我並不適合當療癒者,我更喜歡感受與觀察,做筆記來分享。我發現分享自己的故事似乎能讓人們觀察到從未發現的細節,會讓人們產生啟發,為自己行動。
 
  我喜歡這樣的自己,我並非毫無作為,我能夠在做自己的過程中還能與人們產生友善的交流,這真是莫大的喜悅。

4 則留言:

  1. 曾參加過小湛的二階課程,剛開始準備畫畫的時候,就覺得“啊…小湛似乎很努力的一直說話,沒有給小湛緩衝跟觀察的時間真的沒問題嗎?我們可是才剛剛見面的陌生學員歐,會不會太勉強了?”希望你不是為了解除焦慮,拼命付出,為了讓別人滿意,而是真的保有很多的能量,能用在講話跟熟悉我們。我也是個喜歡獨處卻又當講課的人,看著就希望你要保重自己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關心~我也是觀察完了之後才說。也是因為上課會累所以每個課堂之間都會保有一段時間。我會覺得工作的時候就要專心工作,懶散的時候就躺在家裡什麼都不要動XD

      我也是很小心觀察自己的狀態,如果想要取悅別人而付出,就很容易會吸收別人的能量,這對別人跟自己都不好。

      我是以我個人的標準來付出的,那別人喜不喜歡我也沒辦法決定了。

      刪除
    2. 是多慮了那就好,這樣反而是我自己太不夠專注在自身了呢,謝謝你告訴我,以後有機會會再更享受課程的。
      突然的題外:小湛的文字好舒緩,加上圖畫本身就很療癒,好像理解了屁屁吉祥物的概念?

      刪除
  2. 小湛的文章總令人驚豔,我曾參加一階跟二階的課程,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我覺得我是文章的實質受益者,正如本文後所言“分享自己的故事似乎能讓人們觀察到從未發現的細節,會讓人們產生啟發,為自己行動”讓我從中學習很多的東西,真心的感謝小湛,也感謝這份未知的緣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