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電影「寄生上流」心得:生命的創傷與影響(無雷)

  韓國電影「寄生上流」得了非常多大獎,小湛好奇之餘和朋友一起觀賞,對劇情的轉折安排、拍攝手法,運鏡效果還有配樂的搭配感到巧妙而驚艷,再三回味。

  電影談著懸殊的階級與貧富差距產生的人性狀態,如此現實而驚悚。

  我回想前世的那些複雜思維還有一些陰暗的念頭,在瀕死與危機的狀態下,並非說那時呈現邪惡與負面(現在不時還是會被捲入這些沈重的情緒中),而是馬上都要死了,只能豁出去拼命了跟別人鬥爭,爭取存活的機會,人與人之間只剩下純粹的暴力與競爭,唯有活下去的空間,才有餘力思考性靈的提升,還有該如何創造未來等等後續。
  
  危機衍生的陰暗面由各種創傷、不安全感而構成,我很慶幸今世現在的我確實能達到經濟獨立,基本生活無虞了,才有時間、空間分享個人經驗,以及引導其他人們如何解決目前生活上卡住的情緒。
  
  我見過許多好心人,也不是說他們刻意要去表達善意與好心,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很多長輩都要求小孩子「看大人臉色」,於是手足無措的孩子只好用力「感覺」大人的需求,避免被挨打與被罵,需要能夠揣摩與臆測大人的想法,適時地安撫大人,遞茶水、表現優良,好讓大人們滿意「我的孩子真乖」,認同孩子付出的表現。
  
  但是對孩子而言,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討好大人,否則會受到更糟糕的對待,也不能哭鬧(即使孩子詞彙不夠到足以明確表達自我需求只能無力的哭泣),也必須忍耐著忽視自己的感受,以照顧他人優先。
  

  情緒管理不佳,無法克制言語和肢體暴力的成年人,需要小孩理所當然的「照顧」「吸收」「承受」他們的情緒,把個人的問題推諉給孩子「都是你不乖我才會生氣」、「你要更乖我才會開心」而扭曲了孩子的價值。
  
  在權利不對等的單方面壓迫與長期的訓練之下,就算孩子都長成大人了,也已經習慣了「我的感覺不重要」、「別人比我更可憐」、「照顧大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照顧自己就會很自私」、「我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我只能一直看著別人而遺忘自我」、「別人不開心都是我的錯」、「我只會一直犯錯,因為我無法滿足每一個人而深感愧疚」。
  
  或者極端的:「我恨所有的人」、「沒有人願意了解我」、「我天生罪大惡極應該去死」、「我應該殺了所有人再去死」⋯⋯
  
  更多的人是麻木了:「這世界不就如此?比誰有拳頭和力量才有資格稱王」、「生命本來就不公平,所以偷拐搶騙都只是爭取我應得的權利」、「道德標準是給那些高在上的人們有空有閒去遵守的東西,我們只要能夠活著就好了。」

  電影「寄生上流」就是談這部分的人性狀態。即使會對現狀麻木,也不代表真的能夠麻木一輩子,許多情緒都在悄悄地累積著,直到觸怒與爆發的那一瞬間。


  
  小湛有些星際朋友都覺得地球很可怕,再多麼善良美好的靈魂來到地球似乎都會展露出無法料想的黑暗面,一旦看到自己會出現這些特質,許多的靈魂也無法接受,會想否認、切割,遺忘,人身因此痛苦不已,力量崩散,無法凝聚起來完整的回歸星際從地球畢業。但是問題怎麼發生的?為何人們會淪落到忘了自身靈魂豐沛的力量?
  
  那是因為可以在星際旅行的靈魂差不多都具有獨立的特質了,不必每天找食物還有煩惱房租跟水電費,靈魂們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充滿力量,想去哪裡就飛來飛去不受拘束,想要什麼東西用自己的能量打毛線做出來,沒有生存壓力,只是享受,認識朋友,東奔西跑,可以專注在開發自我的潛能。
  
  但是地球不同,地球上的花草樹木與動植物都是成長中的意識與精靈,如此年幼的存有需要攝取營養,需要陽光,要地脈的能量,或者吃食煙霧、眾生身上的能量為食,要從外獲取資源與能量來成長。
  
  地球的能量結構簡化與密實,即使來自星際中的靈魂如此強大,然而一旦進入肉體中,也要重新學習多方的能量攝取(飲食)來與這個載體相處。物質的營養純粹是來滋養肉身的結構,而對星際的靈魂而言,祂們的成長驅動力稱之為「經驗」——在如此多元化而扎實沈重的世界中,在被重重因素圍困著(無論金錢、親情與無時無刻的進食需求、肉體的健康與否),靈魂得放下過去的經驗重新認識這些遲緩極具壓力的能量,包括對空間和時間的重新認知,這勢必會激起程度不一的抵抗與不甘願。
  
  也正是經歷人類漫長的嬰孩幼兒期、青春期,這些無力感時期,深深地感覺到被成年人情緒左右的恐懼,害怕被拋棄,得依附、得忍耐,或者麻木地接受「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現實,靈魂一下子從「我本來是如此獨立而強大」面對了物質界的生存恐懼與衝突,感覺被壓縮、被拘限。
  
  在人類層次中,會恐懼著無法再信任自我,壓力充滿了細胞,即使載體都長大了達到法律認定中的成年,當人們不得不面臨生活上產生相對的生存壓力(沒有餘力付房租、衣食拮据,精神上被否認)生存危機就浮現了,再次喚醒童年的負面情緒與痛苦。靈魂就得練習在靈魂層次中尋找資源,尋找人脈(貴人運)安排靈魂藍圖,請別的靈魂人身給予幫助,可能是做一個廣告,一部影片,或者是路人走過剛好說一句提醒的話,像這樣練習用物質界的能量改變物質界產生的問題。
  
  畢竟,在原生家庭中很少成年人會教導孩子如何處理/覺察內在的狀態,都是「你想太多」,孩子只能兀自糾結,以為情緒不是爆發就是壓抑,不能有負面情緒免得被人討厭,或者失控了想報復他人,或者意志強勁地阻止自己有任何痛苦的感覺,卻也因此切斷了對溫柔、愛與憐憫等情感的連結,不知道活著的意義。
 
  一旦整體環境氛圍、他人的情感勒索使當事者習慣了單方面的付出與忍耐,難啟齒說出個人需求,無力感就開始累積,當壓力超出負荷,但是此人已經遺忘自我的感受,所以毫不知道自己已經瀕臨極限,再次喚醒小時候的生存恐懼:「我要先照顧長輩的需求,我才能夠活下來。」於是週而復始地成為表面上的「好人」——委屈的好人,不敢說出真心話的好人,怕被大家討厭的好人,恐懼不被需要/ 不該存在 ,只能無盡的容忍,崩潰,直到徹底絕望,或者潰堤爆發。
 
  這些「好人」無所不在,生活的壓力隱隱觸發內在的危機意識,於是當疫情來了,就會看到人性黑暗面的爆發——覺得自己永遠不夠,想求生存囤積更多生活必需品,慌亂到無法理性思考他人的需求。這都是現實中常見的現象。  
  
  我們太多人已經習慣壓抑自己的情感,當做無所謂、沒什麼大不了,然而某些壓力和事件發生了,就無法克制焦慮恐慌,倉促而暴力的踏在他人的需求上。
  
  人性險惡,這個險惡是世代傳承著每個人都不自知的生存恐懼,失控的大人教出失控的孩子,隨時都會觸發壓力必須以自我需求優先,忘了團體的連接與能夠創造更大的秩序。
  

  當今時代談及更多關於創傷心理學,亦是證明了,當經濟相對穩定,衣食議題不再如此急迫,人們才能思考更深度而且靈性的療癒自我,開創深度的人生議題——與個人、與群眾和環境達到更祥和的互信狀態。
  
  檯面上的「好人」也極有可能嚮往這般靈性美好,在追求過程中並沒有解除那份創傷中的自卑與壓抑,繼續透過對外的服務與幫助來遺忘自我,但是委屈就在累積了:「我努力地犧牲奉獻,以為更努力地提供會換得更多的愛,但是大家都沒有回應我預期中的表現」,於是情緒再次卡住,覺得被誤會、被否認,直到越來越不快樂,感到痛苦,糾結,再創生命中卡住的悲傷迴圈。

  

  界線有多重要?透過觀察自我的真實需求,釐清「這是我真的要的」或者是「別人希望我要的」,或者「我的堅持底下有強迫著想要掩飾的自卑嗎?」、「我的積極進取中參雜著對失敗的恐懼嗎?」觀察自身的陰暗面,然後放輕鬆,安撫自我——「現在沒有人會像我年幼的時候懲罰我了,我可以停下來思考我與自己的關係,我現在很安全。」
  
  適時對他人說不,會生氣憤怒也是人受到刺激產生的防衛機制,去觀察這份憤怒,所有的憤怒與挑釁底下都是極深的創傷與自卑,要去療癒這些創傷和自卑,才能降低憤怒的失控,這份憤怒將會成為一股「氣勢」,隨時可以拿出來抵擋死皮賴臉的人,用「冷靜的憤怒」拉出界線,這份「無懼的氣勢」會是非常強力的盾牌,讓人們尊重你的生活與選擇,才能讓我們專注的開創自我的人生,不會被莫名其妙的騷擾。
  
  所有的情緒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能夠在這個世界開創生活:悲傷是哀悼一段離去的關係要來迎接更好的關係;憤怒是保護個人資產的防衛;嫉妒是讓我們領會可能的成功而督促自我成長。情緒的累積過量才導致這些情緒成為傷害自我與他人的力量,我們需要面對這份失控,看透底下需要安撫的創傷。
  
  情緒是中性的,超過是非對錯之分,過多與過少都會讓我們看見全然不同的自我的狀態,開廣靈魂的眼界,讓靈魂斟酌未來要成為哪種模樣,接著,我們要從中摸索出平衡,找到能與這些情緒和平相處之道。
  
  當個人的各種層面穩定了,沒有生存危機,才能夠發自真心的幫忙,這個提供服務不會逃避自我問題,也不會利用他人、控制他人。當個人的心態與身體越加放鬆自在,才能達成真正的善良以及無私的分享,以及用快樂和輕鬆的狀態與眾生互動。
  
  畢竟,創傷會使我們無意識中感覺到生存的險峻與急迫,逼出更多的焦慮與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產生貪瞋痴慢疑,使個人與周邊人們越來越對社會灰心喪志,處心積慮的鬥爭,彷彿野獸既受傷又失控著破壞每一段關係。
  
  真誠的面對自我的每種狀態能夠建立穩定的安全感厚度,發自內心,坦誠而堅強,明晰的看進去自己和世界的關係。這段關係中沒有控制,沒有指揮與憤怒和沮喪,只是淡淡的順著流走,尊重每個人的狀態。內在的發展,從自給自足開始。
 


  如果現階段還無法達到自給自足的狀態,也不是一件壞事。人生每個階段都有體驗的重點,就像前面所說的孩子時期,我們是孩子不等於我們就有錯,社會結構讓弱勢無法翻身並非弱勢的錯。每個人都不得不經過那段無力時光,了解物質界身心都被拘限的狀態。那就以觀察每個當下的心念為主,從各種情緒中覺察自我的脆弱,這個過程很難立即療癒,畢竟問題還在發生中。

  生活本來就不會等你慢慢療癒還有準備好,生活就是邊療癒過去,當下又發生一些創傷,要趕緊接住自我。
  
  每一天都是考驗,持續測試我們對個人狀態的熟悉程度,隨時都會猝不及防地打回原形。生活是真正的試煉與修行,多方面的磨練個人與團體和世界的關係,而生命的意義與答案還是要從自己的腳踏實地中尋找出來,別人的答案終究不是自己的答案。
  
  無論如何,都先從穩定個人的心態開始。觀察當下的心境,該採取何種策略來降低生存壓力,觀察創傷隱藏在何處,與諮商心理師等等專業人士來討論,或者尋找更多機構的支援。解決辦法有很多種,依循每個人的特質與選擇而定。
  

  原諒自己是人類,有創傷、有輕重不一的情緒失控,有後悔與難過的事情,我們都會犯錯。但是我們還活著,還是有機會做點什麼。
  
  感謝現在的自己,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是積極或者消極,都是當下的我們面對創傷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練習早晚摸著心輪對自己說:
    
  「我都很感激我這麼努力地活過每一天」,就算不符合社會的標準,或者沒有人知道這些疲累與無力感,「但是我知道,我覺得這樣的我真的很棒」。
  
  我們能夠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戰友,在這個顛波的時代,無論脆弱與堅強,都能一起面對生命的變化。

2 則留言:

  1. 上德無德,上仁無仁,無情之人最有情。話說前陣子,網上各方瘟疫訊息,看著看著居然莫名心慌,索性通通不再看了,終究還得回小湛這求心安、看看文章穩定自己,只覺慚愧。然而事後又有些興奮,發現原來我還差的遠。

    回覆刪除
  2. 不知道算不算政治牢騷 XD 那台灣拒絕再當爛好人,不讓滯留中國的非台灣籍民眾登機返台,這算是立界線嗎?

    希望台灣能好好保有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的人民。其實政令一出來我是很驚訝的,但是想想,或許台灣也是在嘗試走自己的路,反正有開放沒開放,對岸政府(與部分人民)一樣對我們沒禮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