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整理管道 |
幾年前我和一些感情受挫的年輕女孩兒們聊天,我發現很多人們在感情中的傷心委曲,大多數來自於不了解自己的狀態。一下子給得太多,或者不知道該如何給自己一個停損點。
我個人很喜歡把事物分門別類,連感情我都會細細的區別。但是這是我對自己觀察之後的定義,畢竟感受力是很個人的,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如果有空的話,大家都可以練習給自己做階段性的分別。
例如:欣賞。
我欣賞某個人或者某件事,單純是看對眼,感覺到認同,以及會吸引我花更多時間來做研究。當我欣賞到某種程度,有更多的好奇與關注時,這份欣賞會成為「喜歡」。
喜歡意味著,我會渴望對某人某事瞭解更多,我會刻意主動追尋,甚至會出現排他性,只想得知我感興趣的那面。當喜歡到下一個階段,如果是對人,就會達到「曖昧」的層級。
我雖然可以欣賞和喜歡各式各樣的人,包括美女與大叔,小貓和小狗,然而我的性向是異性戀,我只想和男性搞曖昧。
我的曖昧也有分層次,對於年紀小的男性我會故意逗對方,看對方臉紅與不知所措,對於年紀大的男性我也會試探他對有興趣的異性看法(例如問:你有女朋友嗎?下次一起約來吃飯呀?你喜歡學藝術的女生嗎?我很有多同學都藝術圈的喔),像這樣把我自己隱藏起來,繞個圈子試探他對我的看法。這部分的曖昧都是我很主動,但我有克制自己情感的程度,我會測試丟出去的球他會看到嗎?我們有共同的話題和默契嗎?我刻意的行為他會無視還是重視?然而如果對方真的讓我很心動,我問的時候也很緊張,努力地想找出一條活路確定我能搭上對方XD,我的曖昧會分開個玩笑與認真兩種,無論是哪種,都是希望能夠見到對方更多的情感回應,能夠更深入他的面向,來回對照著確定我們是否很搭,確定想要追求的話,就會進入愛的層次。
其實不僅僅是對感情,我昨晚和朋友聊天,她問我:「依賴與信賴差別在哪裡?」
我說:「依賴是像個孩子沒有底的索求,攀附與期待對方為自己做事情、要照顧自己以及成為心中的蛔蟲,卻沒有顧慮到對方也有他的生活,他不方便或者沒辦法答應。依賴會要求對方成為他心目中的模樣,卻沒有想到對方也有他自己的選擇。這是沒有克制的情緒。相對起來,信賴是絕對的自制。」
朋友覺得「自制」聽起來很極端,小湛又繼續說我的看法:「例如民主,過度民主就容易變得鄉愿與民粹,容易被煽動與盲從。也例如自由意志,自由不是說你想做什麼就幹什麼,像看到對方有錢就可以搶。自由是,即使對方有錢,也會尊重對方保有他的財富,能夠自我克制,然後能夠以文明禮貌的方式請教對方如何成為有錢人。信賴是同樣的道理,我信賴你有這個能力,但是即使你拒絕我,我也不會為此傷心。我會尊重你有你的選擇,你可以和我想像的不同。即使你拒絕我,我依然能夠繼續信賴你。我能夠克制我的私欲與想像不強加在你的身上。」
我想,人們都會羨慕和自己不同的人,羨慕那些生活圈有另一番風景的人士。
我的羨慕要嘛就是放棄--知道我沒空去經營全新的生活模式,要嘛就是我想試試看!上網找成功心得,研修路徑,規劃出自己可行的方式。我和朋友談到我是行動派的,沒空去囉嗦與比較。畢竟我本來就很享受和自己獨處嘛。
後來跟朋友談到嫉妒的殺傷力,輕微的嫉妒就是閒言閒語,再嚴重一點就出現誇示和毀謗,更嚴重的便是付出行動力去攻擊對方。
說到這邊也到談到對朋友的定義。
雖然透過網路認識很多的人們,但是我個人的交友圈其實很小。最熟的朋友也有可能兩三天沒說上一句話,我喜歡保持淡淡的關係,我更喜歡把時間拿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網路上認識的都是網友,我對朋友的定義是:回家放鬆之後,還會想主動保持聯絡的人。重點是我會主動聯絡,但是跟我混得更熟的人會知道,我簡直不會敲別人啊,大部分都是別人敲我問事情,然後我看狀況要不要回而已。
我覺得我精力有限,總是覺得很累,那是一種深入靈魂的疲憊,感覺自己很老很需要休息(某個程度上也是啦),但是身體其實不會累,是一種精神上需要獨處安歇的部分。所以能被我歸納為朋友的人,又有分親友(兩三個親密支柱),一般打招呼分享廢文與吐苦水的朋友這兩種。除了這兩種之外都是網友與陌生人,抱歉我們不是很熟。
我一直說我脾氣很壞,是因為我私下都把這面展露無遺,但是畢竟我的粉專算是公眾人物,檯面上的禮貌還是要顧,公私分明。這是分類癖的習慣,連情緒都要分類好。
關於愛,我想我對愛的要求很高,愛對我而言是稀有且尊貴的,是一對一的忠誠。我會很謹慎地拿捏我的愛和對方的愛,也許和我要求公平性有關,你拿出一分我拿出一分,有時候我拿出三分,只是因為我喜歡這樣做,但如果我給出的屢屢得不到回饋,那我就會減少我的愛,退回曖昧,退到喜歡,再讓我失望到退就封鎖了(覺得沒救了)。
再來回到一開始的話題,那些失戀的與感情挫敗的女孩兒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感情也可以區分層次。一愛就愛到底,全都掏心掏肺了,最後才發現對方根本沒把她放心上,只是個玩咖,或者是裝做很誠實的花花公子。
我通常會問:
再來回到一開始的話題,那些失戀的與感情挫敗的女孩兒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感情也可以區分層次。一愛就愛到底,全都掏心掏肺了,最後才發現對方根本沒把她放心上,只是個玩咖,或者是裝做很誠實的花花公子。
我通常會問:
「你認為你對感情的愛,是怎樣的價值?像我就會認定我的愛很珍貴稀有,所以我會謹慎挑揀,花時間感受對他的欣賞還有對自己的欣賞,感受對他的喜歡,對他的曖昧,再確定我是否該付出愛。而每個過程我也會自問:我喜歡每個階段狀態的我嗎?所有的感情都是一面鏡子看到自己的另一面,絕對不是單方面的給予或者所求,而是互動式的斟酌。我認為我每一個階段的感情都很有價值也很稀有,所以我不會平白無故地隨意浪費。我會把我的時間與注意力都放在值得的人與事物上。」
其實不僅僅是對感情,我昨晚和朋友聊天,她問我:「依賴與信賴差別在哪裡?」
我說:「依賴是像個孩子沒有底的索求,攀附與期待對方為自己做事情、要照顧自己以及成為心中的蛔蟲,卻沒有顧慮到對方也有他的生活,他不方便或者沒辦法答應。依賴會要求對方成為他心目中的模樣,卻沒有想到對方也有他自己的選擇。這是沒有克制的情緒。相對起來,信賴是絕對的自制。」
朋友覺得「自制」聽起來很極端,小湛又繼續說我的看法:「例如民主,過度民主就容易變得鄉愿與民粹,容易被煽動與盲從。也例如自由意志,自由不是說你想做什麼就幹什麼,像看到對方有錢就可以搶。自由是,即使對方有錢,也會尊重對方保有他的財富,能夠自我克制,然後能夠以文明禮貌的方式請教對方如何成為有錢人。信賴是同樣的道理,我信賴你有這個能力,但是即使你拒絕我,我也不會為此傷心。我會尊重你有你的選擇,你可以和我想像的不同。即使你拒絕我,我依然能夠繼續信賴你。我能夠克制我的私欲與想像不強加在你的身上。」
我覺得越純熟的情感會需要更明理的界線和層次,以及自制能力。我可以說要,當然也能說不要。
無論是哪個選擇我都可以輕鬆自然地表明,我的自制用來緩和情緒,不遷怒也不怪罪。甚至我表明之後不需要解釋,因為這是我的真實感受呀,我可以進和退,我能夠率直地表達,也能夠露出不認同的態度。但是無論我做什麼選擇,或者對方、熟人、陌生人立場與我相同或者對立,我也不會覺得那對我造成壓力,因為我知道現在的我,可以保護我自己。
無論是哪個選擇我都可以輕鬆自然地表明,我的自制用來緩和情緒,不遷怒也不怪罪。甚至我表明之後不需要解釋,因為這是我的真實感受呀,我可以進和退,我能夠率直地表達,也能夠露出不認同的態度。但是無論我做什麼選擇,或者對方、熟人、陌生人立場與我相同或者對立,我也不會覺得那對我造成壓力,因為我知道現在的我,可以保護我自己。
而這幾天我在想著羨慕與嫉妒的關係。
我在大學時教過一個妹妹,她想要透過推甄考進我們學校,我教她許多雕塑的技法與觀察比例的方式,她覺得很挫折,那時候開始她就常常嚷嚷:「這麼難,我可不可以最後一個離開教室,把所有人的作品都弄壞,這樣我就可以入選啦!」一開始講我當玩笑話,到後來訓練的時候她都把這句話掛嘴邊,我從難以置信到非常地生氣,你只是需要努力呀,努力就要專注與重複練習,幹嘛想要害其他用功的人?如果別人成功,那是他們應得的,為什麼不能替他人感到高興?
這是我這輩子對嫉妒印象很深刻的一回,後來我處理許多前世,也見到了我被許多嫉妒心強的人們付諸毀滅的行動,傷害我甚至造成我的死亡。
大概是我的個性喜歡自己來,我會想挑戰我的限制,就算失敗了只是代表我還有成長空間,不至於窮途末路。所以我很難想像嫉妒別人到要傷害他人的行徑。
我會開始探討嫉妒與羨慕的關係,是因為我有個心理諮商師朋友已經能把LCT內的許多步驟運用到他的生活與工作中,相比之下,我通常只做我自己的練習,或者只做認識的朋友當練習。而心理諮商師朋友因為運用的廣於是碰到的問題也多,當我們線上討論各自的狀態時,令我好生羨慕,羨慕他可以大量運用而且可以找到協助他成長的關鍵問題。
我是否要跨出自己的圈子接觸更多人?但是我又怕表現不好讓對方失望,或者讓自己失望,於是我就焦慮起來。我覺得我一做就要最到最好,然而事實上是,我給了我自己很高的門檻,我又還是剛學的學生,步驟沒那麼完善。我很難承認我沒辦法做到最好。
身為完美主義者,我總是想勉強我行動。我的壓力都是自己給的。
接著我又想到我靈魂的創傷--關於我每輩子都會經歷許多事情只是為了成就某一群人或者國家,將自己的痛楚置於生死之外。但是小湛在探索那些前世之後,有時候會想看當初靈魂們一起設定生命議題的過程,我通常都會看到Mulo/我自己都是靈魂會議中主導的那個關鍵,像是議會長老,告訴大家這輩子會經歷什麼事情,該如何從每件生活大小事件中觀察自己的盲點。小湛問Mulo每次主導會議的角色都很像教育人士欸,祂說沒錯呀,所有的星球輪迴都是一個教育部門。
可是我知道我的靈魂的主要工作是規劃星球的生態系,只是因為Mulo覺得自己和同事的規劃出錯了,產生很深的愧疚感,所以就進入輪迴部門幫忙指導與參加人生規劃。
因為隨著小湛認識越來越多真的從事教育相關,無論是心理諮商,或者其他領域的朋友們,我也會想認識這些人的本靈,我發現祂們和人身對於幫助人們都充滿閃耀與熱情的力量,以及極深的憐憫和義無反顧的心願。
我開始能區分出,我的靈魂從事教育/分享知識的路途,只是因為我們有很深的愧疚感,我必須逼著自己去行動,去規劃,去犧牲奉獻成為某個角色。比起來那些真正從事教育的靈魂,和祂們樂在其中的氛圍是截然不同的。
我和我的靈魂的熱情都放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安靜地創作,專注地感受自己的感受,細細品味以及區別許多層次的規劃,這和往外發展教育是截然不同的路途。只是傷痛讓我覺得不可以這樣,我需要負責,我需要勉強我自己提供服務,我強迫我得接觸人群,可是我一點都不喜歡。即使畫圖課可以讓我帶領大家創作,過程還可以接受,但是每次下課後我都需要一個人安靜的休息。
當小湛我釐清了自己和靈魂的關係,我們真正想做的,以及傷痛引導我們拐彎去做的事情,我才確定:原來我可以不勉強自己行動。
我想,人們都會羨慕和自己不同的人,羨慕那些生活圈有另一番風景的人士。
我的羨慕要嘛就是放棄--知道我沒空去經營全新的生活模式,要嘛就是我想試試看!上網找成功心得,研修路徑,規劃出自己可行的方式。我和朋友談到我是行動派的,沒空去囉嗦與比較。畢竟我本來就很享受和自己獨處嘛。
後來跟朋友談到嫉妒的殺傷力,輕微的嫉妒就是閒言閒語,再嚴重一點就出現誇示和毀謗,更嚴重的便是付出行動力去攻擊對方。
朋友說,因為靠自己努力很難呀,不如把對方拖下水來更容易,尤其看到對方成為落水狗更是爽快。
好吧,我真的覺得依照我的個性好難想像,我頂多到酸人的程度,也只酸那些傷過我的人們,算是公平的你來我往,彼此彼此。但是對方若是毫無道理的因為嫉妒攻擊我,我也是會反擊的,至少我不是隨口胡說的反擊,而是拿出證據來看誰才有問題,我才不想變得和對方一樣沒品。
不過我也覺得不能光靠自己的感受去否定嫉妒,我只是想知道嫉妒這個感受是怎麼出現的。畢竟情緒是中性的存在,而且嫉妒大範圍地存在於社會中,無論是傷害他人或者傷害到自己。問題在於如何梳理它的層次,找出進與退的方法。
我當過紡織女的那世被人放火燒到毀容,好幾年前就有用能量療法處理過,當時的能量師是引導我說出,當我被人嫉妒,是因為我沒有顧及別人渴望被關注的需求。可是我現在想想不對勁呀!我只是一個人,我不可能前進的同時要抓著一大群人前進,那要他們自願前進才行呀。當我前進了,有人抓住我要把我拖下去甚至傷害我,我應該是要練習該怎麼保護我自己吧?並不是替那些人說話還委曲了我的傷。例如像這輩子辨識出哪些人別有目的,那些人是安全的。如果我沒辦法保護我自己,至少我可以尋找一個安全的團體協助我,別自己一個扛。
後來我想,關於嫉妒,沒自信的羨慕會變成忌妒,有自信的羨慕會去想辦法成為與行動。應該是這樣的模式吧。
然而過多自信又會變成驕傲,驕傲又可能變得目中無人。我就很怕我變得驕傲,產生很多盲點會看不到。當我感覺我停滯了,我又沒自信以及質疑自己,然後就會開始焦慮,再強迫自己行動。我的負面狀態循環就是很多焦慮,感覺不夠好,強迫行動參與人群,很痛苦需要獨處,諸如此類。
情緒的過多與過少都是個問題,重點是能否花時間陪伴自己,深思每個情緒和自我的關係,這些感受的層次增減,以及不順暢的循環關係。
而且我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部分,我就蠻封閉的而且只想安靜沉浸其中。我好久以前曾經對這樣的自己很失望,我覺得我和世界脫節了,我「應該」分享還有參與群眾,不可以這麼自私,我有這些能力應該要付出,一定得走出去--我會否定我的感受,又因為否定感覺到痛苦。
在好多次的內在拉扯之中,後來我想,也許我要練就的並不是偏向某一方是對是錯,而是我也可以愛自閉的我、能夠愛不想走出去的我,就算感覺自私也沒關係,我也可以滿足於我的缺憾(無論各種定義),也不必去排擠以及針對和別人不同的部分。
這幾天我格外安靜,我持續地思考著很多和自己的關係,也在這次沉澱之後感覺到史無前例的放鬆,我不必強迫我寫文和畫圖,就單純的做家事和整理與歸類,玩遊戲或者和朋友約會相處,談一些內文中提及的話題。
即使我真的很難理解嫉妒的攻擊力(忍不住一直想分析,像是分析我好幾輩子究竟怎麼慘死的XD),可是我還是覺得,就像我常常感覺到憤怒與不耐煩,我有這個憤怒,但不代表我需要拿這個憤怒冒然攻擊別人。
給自己找一些抒發情緒的方式,會忌妒會羨慕也沒關係,反正就是要用穩定的方式把這些情緒釋放出來,別累積在心底越壓越多,我覺得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忽視情緒累積的爆發力與殺傷力,放任憤怒、忌妒與無謂的社會資源攻擊對方也傷害自己,損失難以估算的時間利益。
承認這些感受,然後去思考這些感受跟自己長期以來情緒的慣性循環,釐清情感的層次,進與退的關係,越來越認識自己,進而引導自己成為最適合與最放鬆的模樣。
喜歡自己的缺點有點難,我也在練習。但是當我承認我能夠保有不喜歡的地方時,我真感到鬆了一口氣。
即使我真的很難理解嫉妒的攻擊力(忍不住一直想分析,像是分析我好幾輩子究竟怎麼慘死的XD),可是我還是覺得,就像我常常感覺到憤怒與不耐煩,我有這個憤怒,但不代表我需要拿這個憤怒冒然攻擊別人。
給自己找一些抒發情緒的方式,會忌妒會羨慕也沒關係,反正就是要用穩定的方式把這些情緒釋放出來,別累積在心底越壓越多,我覺得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忽視情緒累積的爆發力與殺傷力,放任憤怒、忌妒與無謂的社會資源攻擊對方也傷害自己,損失難以估算的時間利益。
承認這些感受,然後去思考這些感受跟自己長期以來情緒的慣性循環,釐清情感的層次,進與退的關係,越來越認識自己,進而引導自己成為最適合與最放鬆的模樣。
喜歡自己的缺點有點難,我也在練習。但是當我承認我能夠保有不喜歡的地方時,我真感到鬆了一口氣。
忌妒就是你擁有他人沒有的東西,
回覆刪除這個他人也很想擁有,
但這個他人認為自己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獲得,
為了讓自己的心裡平衡些,
就會做出一些非理智的行為迫害,
一種我沒有你也別想擁有的心裡~
(欸欸?我竟然知道!!??意外自己打出的東西)
忌妒感覺是羨慕再加上其他想法,對環境和他人的控制慾之類;或什麼都要,在該努力的時間不願付出又想得到;或性格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能成功,妄想一蹴而就,最後就黑化了。
回覆刪除看到「原來我可以不勉強自己行動」這邊,覺得自己也跟著放鬆一點了,謝謝小湛~
回覆刪除許多人都不懂什麼叫做「負責任」(學校教育基本不會教只會升學考試). 我認為忌妒是不負責任的一種心態。那是誰要對誰負責任呢?就是「自己對自己」XD...
回覆刪除我感覺到的忌妒、通常是缺乏自信的人、不知道自己心中還有個自己能去愛、看不見自己好的部分、發現不了自己本來就擁有的天賦、只看見別人好的就想跟上、若剛好遇到的是自己不擅長的又特別受挫、於是生活永遠都被滿滿挫敗感攏罩、一直想向外拿東西來塞自己空的心、永遠都塞不滿..越來越沒耐性、累積到最後凝聚的那股力量就向外爆炸、在別人眼裡那人就是連自己也一起炸了...
回覆刪除我認為嫉妒的外顯行為是種自私的表現
回覆刪除認為自己比她人更重要 更“應得”到某種待遇
被害者根本沒錯 也不需要體諒加害者
內顯的嫉妒應該是種欲望
是一種 ’因慾望產生的痛苦/負面情緒’
痛苦的原因或許來自對自己的期許與與現實的落差
忍受不了這種痛苦 可能就會為了解除痛苦而有行動
感謝這篇文讓我認真的思考嫉妒的意義
Blogger不能改留言 沒想到重複修改留言還會留下紀錄 造成困擾抱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