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很像昨天的圖又不太一樣 |
一樣是和朋友聊天中談到的一個論點,關於「傾聽心的聲音」。
當很多人推廣「傾聽心的聲音」,其實有一份隱憂存在。如果你的心存在傷痛的記憶,就會呈現不足夠客觀的狀態。即使時間到了可以解決問題了,還是習慣性逃走,這是一份潛意識中不理性的迴避慣性。就像小象習慣被鐵鍊綑綁,長成大象也不敢反抗小小的繩子了。
小湛我一直談到:試著多回到生活上照顧好自己,包括你的健康,作息、飲食,還有心靈細膩的感受。保持覺察,試著在每一時刻你能夠的狀態下,深入瞭解每一份平面的感知,再更深入地、深入地認識自己。
靜心、觀察呼吸、冥想打坐等等都只是一個入門,是在培養你的耐心,穩定性,還有毅力。當你練習到足夠把焦點放在微不足道的一個呼吸上,當然你也能把這樣的專注力放在生活每一件事情上,包括人與人的關係,你與環境的互動,你的每一個想法,常常保持覺察與檢討。
觀察不等於下標籤與批判,純粹是客觀的觀察與來回思辨,超越對與錯的境界。
看到別人的問題很簡單,要看到自己的問題卻很困難。所以需要練習客觀,即使產生情緒動盪也沒關係,是人都會有情緒,對我而言情緒發作的時刻更需要覺察,憤怒跑出來時,小湛會抓住自己開始自問:
看到別人的問題很簡單,要看到自己的問題卻很困難。所以需要練習客觀,即使產生情緒動盪也沒關係,是人都會有情緒,對我而言情緒發作的時刻更需要覺察,憤怒跑出來時,小湛會抓住自己開始自問:
「哪句話戳中我了?」、「他的態度讓我想起誰或過去哪項受傷的經驗?」、「我現在感覺很受傷之外還有別的感覺嗎?」、「我知道我可以安撫我自己,沒事的,我會聽我內在的每一個聲音,請內在的每一個我告訴我,我每一份真實的感受」......
湧起的情緒不是阻礙我們成長,恰恰相反,情緒是為了被看到、被知道與被理解,當感受被完全地承認了,委屈與憤怒與不滿都被自己清楚看到了,那麼對立的感受就在我的心中被放下,我也毋須再丟出去攻擊他人,要他人對我的情緒負責。
感受理解了之後,視野會被拓展與加深,我能開始思索每一個人的憤怒與他們張狂的態度之下藏有的情緒,也唯有我駕馭了我的情緒波動,我才能深刻地體悟他人情緒的壓力及知道,該如何引導他人恢復平靜。
當然帶給我最大的好處是,我不會殃及無辜,我能穩定住自己,能夠在激情過後更快地恢復平靜中立的態度,而且帶著包容與審查的清明。
一切的功課都需要從自己做起,穩好基礎,這不是一兩天內、一兩年內能辦到的事情。就像習慣呼吸了一樣,要訓練著自己把覺察的方式成為呼吸一樣的自然。
即使如此,人還是容易分心。像是小湛我洗衣服的時候啊,騎車的時候啊,看報紙的時候,有時候思緒也會胡亂飄走不知道跑到哪裡去,然後我一回神趕快把思緒抓回來,讓自己穩定好別亂跑。可以說,覺察自我是一輩子的功課吧。
再談到「傾聽心的聲音」這件事情。
一切的功課都需要從自己做起,穩好基礎,這不是一兩天內、一兩年內能辦到的事情。就像習慣呼吸了一樣,要訓練著自己把覺察的方式成為呼吸一樣的自然。
即使如此,人還是容易分心。像是小湛我洗衣服的時候啊,騎車的時候啊,看報紙的時候,有時候思緒也會胡亂飄走不知道跑到哪裡去,然後我一回神趕快把思緒抓回來,讓自己穩定好別亂跑。可以說,覺察自我是一輩子的功課吧。
再談到「傾聽心的聲音」這件事情。
對於不夠穩定的人,我更建議他先回到生活上,想一想目前的困擾與擔憂還有可能煩躁的因素,從尋找解決方法的過程中找出自己能夠最穩定的方式,在那樣的位置中重新建立自信,站穩腳跟再來面對周遭的壓力。我不會直接要他「傾聽心的聲音」,因為他的反射動作就是逃、想逃得越遠越好,最好到天涯海角誰都不見,但這無濟於解決他生活上的煩惱。
「傾聽心的聲音」充滿許多隱晦不確定的折角,同樣對於剛開始練習收訊的網友我也是建議:保持觀察,保持觀察。不是祂們說了就算,你自己也要在生活上來回對證,無論是找前輩對照,或者要自己檢討你問訊息的起心動念:你是真的想幫助人,還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靈界對心念的覺察是更為嚴格的,只要一點私心能量就會偏斜,連接到心念也同樣不好的眾生管道。 如果用那樣的心態幫助別人引導不妥的管道當然會造業,也只能說各人造業各人擔了。
無論如何,既然我們現在身為人類,就做好人類能做的事情。重要的是當下我們該如何心安理得的生活,該如何保衛自己的界限以免被他人侵門踏戶,以不會傷害他人為前提。我們擁有自己身體的絕對自主權,該如何在這個物質界與社會觀感中(以及僵滯的體制之中)走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生命經歷方式。
若真的很想知道關於內在、神性,有關於靈魂智慧的方式,我會建議「相信直覺」。那是一瞬間的感受,以小湛我的經驗分析是這樣:通常會閃過一個直覺,很微弱、很渺小,幾乎到了不仔細覺察就會忽略的程度。緊追在後的是我的心靈感知,心靈會開始應和或者否決,再來頭腦跟著說我要那樣、我不要那樣...... 一個感受之後,是多種層次的我的反應整合。
要抓住直覺的訓練就如同前面講的,平常多練習覺察。不過有些人天生直覺很強,有些人直覺很弱小,但我認為這是生物都存在的趨吉避凶的天賦,也就是俗稱的第六感。那是毫無解釋的感覺,但你就是知道它存在。
心靈的感受有時清晰、有時模糊、有時會誤導人,該如何分辨自己的反應和傷痛有關,也只能保持訓練了。 記得,帶著頭腦與覺察重複問自己:「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這其中包含逃避機制嗎?有一份道理可以闡述嗎?我還有其他的感受嗎?我的害怕與怯懦大過於我的愛嗎?我的愛之中包含虛榮心或者其他的偏執嗎?」多幾分對照與反思總安全許多。
還有,要對自己保持絕對的誠實。
雖然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習慣對自己誠實,有些人戴著面具戴到已經忘了真實的感受,習慣了否認,以頭腦一貫的認知來行事,那麼請從保持覺察開始。即使有一點點怯懦的感覺,不舒服的感覺,感覺被輕視,覺得被忽略......無論是怎樣的感覺都請慎重地對待,請願意看到自己每一份真實的感受,別再裝作不重要了。只有你能把自己拚起來,請願意把自己拚起來,每一個你,都很重要。
當你感覺混亂無措似乎找不到方向時,就回到當下。專心地踩著土地,感覺大地會承接你一切的重量與負擔,知道大地會保障你安全無虞,把所有的煩惱與不安交給大地保管。讓自己踏實、穩定,回到你生命的中心。
接著審視你周遭擁有的一切與你面對的一切。用筆和紙紀錄你的不滿等相關情感,讓頭腦參與你生活上的決策,頭腦生來是要來幫助你解決辦法的,如果還是覺得承擔不住,你可以求助他人或者找相關資源......此時此刻的生活才最重要。沒有人能幫你生活,只有你自己,除非你願意。
能夠的話盡量把靈界資訊當作一份興趣,太沉溺其中也容易造成生活上的逃避,畢竟這類故事並不是那麼必要,只是拿來輔助陶冶心性關懷周遭世界的方式。
你的生活只有你能掌握住,試著更深入生活,以及瞭解自己的心念在每一處細節中的各種動向。越認識你自己,就越能覺察自己的盲點,進而做出調整與改變,當然你就能在這份改變之中影響更多人,實質地為世界提供協助。
昨晚夢到上小湛的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