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新時代新標籤

10/22
一樣是靈魂爸爸帶著整理
好像皮膚組織的模樣


  前天談及了書籍具有能量的這回事,連帶讓我想起有陣子很紅的一本書,叫做「靈魂暗夜」。「靈魂暗夜」同樣是很多人推但是我也看不下去的書。

  該怎麼說呢,就是有很多的自戀與沉溺其中的感覺(即使字面上作者表示她很痛苦,但是也是那份痛苦讓她感覺自己獨一無二、是被選中的才會經歷這場磨練),我有看過同一個作者寫的第一本書什麼煉金術的後來也轉賣了(至少那本我有讀完),後來我和Mulo討論「靈魂暗夜」這本書,花錢買了但是看不下去超級扼腕啊啊啊啊(太虧損了),但也真的沒辦法強迫自己看下去。

  Mulo就淡淡地說:"其實也不過是把憂鬱症換成新的個名稱然後紀錄其中的心路歷程罷了。"
 
  這句話有點醒小湛,我仔細想想,也是欸。我發現真的很多走身心靈路上的人都很渴望與眾不同,想要成為具有使命的、最特殊的、能集中焦點讓大家知道他......所以會有什麼光之工作者等名稱出現,或者延伸相關標籤顯示他們的性靈拔粹與獨樹一格、不同流合汙於世俗的立場。甚至很多門派都在告知各位很特別具有天命需要入會,老實說我還真沒聽過誰沒天命,都是噱頭啦。

  說真的如果閱讀幾本社會學、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就可以拉開距離看到這是極度渴望被認同,其中藏著自卑與不足的遺憾心態。對外的奉獻與付出只是為了證明自我的價值,甚至轉移焦點繼續忽略個人內在的空洞


  「靈魂暗夜」我試著分開收訊前後的兩邊文章閱讀,我還是沒辦法閱讀下去,即使後面的部分是傳訊文章,但是我前面也說過了,當心靈生病了,你應該是要全心全意地關照你生病痛苦的內在,可是傳訊又是持續地找外面的靈魂給予指點,又是繼續求外、試圖抓住外界的援手,想給祂們抱抱呼呼,還是持續地逃避內在的功課。

  因此後半段的傳訊即使乍看之下多麼美好,還是充滿作者本人滿滿的閃躲,試圖藉用收訊的安撫話語讓自己感覺好過,若要我講得更直接一點,就像是看到漂亮的包裝紙充滿目不暇給的細緻圖案,卻包著一個空洞的盒子,以為包裝如此慎重就是生命的禮物了,但......其實內容物的紮實與否才是重點吧?

  「靈魂暗夜」我只能快轉看過推薦與序和後面的幾段話,大概得知作者平安經歷這份過程。終究是恭喜她,每個人總是要經過生命的幽谷才能見到更堅強穩定的自己,只是我個人狀況不好的時候都是找活人與諮商師求救反而不會去收訊,頂多和祂們抱一下讓我感覺到是被信任的。嗯~我在想,大概每個人不安全感的狀況有各種面向,通常是很多複雜的原因組成的,這些相關書籍也許能提領某些領域的人一把,只是不對我的胃口。


 
  小湛這幾年整理自己內在的壓力狀況,發現我終究得處理今世很多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那都是大眾人們普遍經歷的言語或者肢體上的衝突,當然也是因為過去世未處理好的傷痛延續到今生,以今世某些固定(僵滯)的模式傳承而來,加深我的傷痛印象,豎立許多早已過時且不適合的信念。當信念不再適用於保護當下的自己,我就會想改變以及想整理我內在的諸多發展。

  例如我必須反抗我的父親,我必須抵制他傷害他人的行為,我需要保護更年幼的弟妹,我需要......
 
  但是現在我長大了也成年很久了,我的弟妹也都成年了,他們也都擁有保護自己的力量與在社會上立足和謀生的能力。過去的信念是為了保護我自己不被傷害,是為了保護年幼的我,對現在成年的我完全不再適用。

  現在我家手足常常聚在一起討論父母對我們各自的影響,有時候他們會很憤怒父母對我們的傷害,同時也會有很多腦補的言論產生,彼此越講越憤怒父母的不明智。

  小湛發現隨著持續清理自己內在的信念(也感謝許多心理諮商師以客觀角度提醒我的盲點),我同時也能看到父母年幼的脆弱以及他們成年後僵滯的信念,即使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些信念與權威意識嚴重打壓孩子們的感受甚至無所適從,但這畢竟也發生了,直到現在要我們去勸說父母改變,基本上已經是不可能的狀況了。因為他們身為父母,是的,那就是他們的自尊與脆弱的顏面,我們終究是他們的孩子,無法與他們平起平坐宣導我們的感受與知識。
 
  當我看到父母們脆弱得宛如孩子的無理取鬧,我能在話題中試著打圓場降低大家對父母的攻擊性(我們真的不需要更多的對立了),向手足談談我觀察到父母無奈的面向與他們過去時代艱困的創傷,我完全不必談靈性與通靈(其實我也沒和家人談我的體質,他們頂多知道我會看到阿飄),完全回歸我是一個人類,單純地屬於這個家的一份子,我也有受到傷害,可是我知道我能夠好起來,我可以對兄弟與妹妹分享我的心態轉換和覺察的狀況,很入世也不需要什麼光和愛的點綴,因為我們之間本來就有愛了也願意溝通交流,我的平靜情緒能幫助他們跟著穩定下來,然後我們一起去回想小時候父母的壓力,跟著同理。即使還是無法原諒某些暴力事件,至少心境上都能比較釋懷了,而且知道不是我們自己的錯,真的是很多世代教育上的盲點與忽略的細節。我們的爸爸媽媽,很可能也不知道該怎麼當個好爸媽。
 
  我後來發現覺察自己,整理內在真的不需要儀式與工具,只是常態地保留時間和自我相處,慰問自己的內在與各種層次。即使回溯到前世只是讓我理解更遠久的信念與個性上的轉換及傷痛的產生,畢竟我活在這輩子,我需要用這輩子的穩定意識扶住前世的搖搖欲墜和脆弱,然後把重整的精神全部帶回當下,帶回這輩子,繼續好好生活。
 
  回溯只是認識自己的一個小小面向,無論過去我是什麼角色發生什麼事情,最終都要回到此時此刻,讓自己的前世今生和各種內外在完整圓融。那是一份小小的幸福感,內在滿滿的充盈的,即使再多麼稀疏平常的小事,像是一個豔陽高照的天氣都讓我感動不已。
 
  所以我後來真的覺得能夠收訊只是讓你窺見世界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像多了一個望遠鏡或者放大鏡可以看到日常中不太一樣的面向。眾生有各種模樣與各種生活型態,或許有趣或者危險,說起來還是很多干我屁事,我也常常和祂們擺明說我有自己的人類事要忙請尊重我的人生。

  真正的重點仍然是回到自己的生活上,關於我是什麼樣子的人,這輩子我可以做什麼,如果我很累、生病了就把握能夠休息的每一天當作度假,什麼時候該做什麼盡力去達成,即使玩樂也要徹底紓心不需要掛念工作,工作時也別想著玩。回到當下也不過就是,在適合自己的時間內圓滿那段時間應該做的事情,心無旁騖
 
  所以後來我為什麼很少看身心靈的書籍就是這個原因。

  太多人期待著獨一無二所以需要一個新的標籤,無法接受自己只是一個人類,需要成為光的工作者冠上新的名號,如此之類,作者心態的浮躁與不穩定和逃避性都讓我很難閱讀此類的書籍,內容不外乎都是把生活上的某些狀況換上新的標籤,或者在用一些傳訊的持續讚頌,讓人們感覺脫穎而出,感覺自己充滿使命,期待某些事件能夠轉換,期待生活能被翻轉,或者要覺醒開悟之類的。(大家一起來逃避來感覺自己好棒棒)
 
  可是依照我的立場看來,你想要做什麼現在可以去做啊?努力也需要時間累積,想要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要看你意圖發展的領域其中的專業技術而且持續磨練。即使是藝術領域也分工業設計、商業設計、系統設計、書籍設計或者各種平面、立體設計......尤其和人才工作越是困難,因為有才華所以不屈服,這兒談到大量人際關係以及各種誤會和碰撞,人應該怎麼和團體與社會磨合,真的只能靠自己觀察出適合的方式,或者檢討看入個人的問題。


  終究一件事情的成功都要靠時間累積經驗與一份努力和堅持,不是說你感覺自己努力就好了,還要和其他人的努力程度比較。也因為競爭所以人們會想改良以及提升效能、有更多的創新。
 
  心境上如何,最後還是要回歸生活上面對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那才是確實地讓你感覺到自己擁有力量來改變以及創造你的實像,而不會只停留在想像卻無法作出行為的狀況,還越想越對世界充滿憤怒與不公義。太多想像也就是俗稱的腦補很容易讓人過度耗費心力且失去創造力,我才會建議一切的所作所為,都要在生活上開始做出改變。
 
  不管怎麼說,投資都有風險,生活總是會遇到挫折與不順心,於是該如何再三檢視自己,覺察個人過往的信念,還有陪伴自己度過坎坷,這樣的堅定意志都需要慢慢累積,更加穩定紮實。

  說到最後,我們也只是需要能夠愛上自己以及珍惜擁有的部分,能夠單純喜悅地綻放自我的光彩吧。
 

5 則留言:

  1. 不求神 不拜佛 天天冥想送光 如果緣分到了 世界自然會和平.

    (這就是理念!)

    回覆刪除
  2. 只要看小說就好,比較好看,又不會因為心生評論傷害到別人。
    想要變得特別是很勇敢的想法,好一點的情況是負擔更多責任,
    壞一點的卻會被攻擊和被殺掉,只有非常穩定不受影響像顆巨石的人,
    才有辦法承擔那種特別吧。

    回覆刪除
  3. 對那種沉溺的感覺很有感,我從小就期待某天發生奇蹟人生會翻轉,病發(?)前我也買了靈魂暗夜,雖然一直看不完,但可能相應到那種,很想知道別人如果也承受一樣痛苦會如何,因為不想認為自己比較弱,所以想成是被選到去受苦的會比較特別。後來去諮商,想被認同/特別的慾望就轉移到心理師身上(阿納絲塔夏沒看過但我應該可以看下去..和作者對阿的執念可能有87像..),後來持續諮商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已經好了,拖拖拉拉在占用醫療資源啊,就像野生人類在什麼協會醫好了要放回社會,可是內心很害怕所以打死不走這樣,請問小湛,我覺得四周都已經提供我不錯的資源了,可是要怎麼說服自己的恐懼和執念,不要投射移情別人/心理師身上,也能有自己往前走的生命動力呢..

    回覆刪除
  4. 靈魂暗夜我看沒幾頁,認為是廢話一堆,不值得我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