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絮語|Messages from the cosmos:

再準確的訊息,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翻譯而出,至少一半虛,一半實。
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
謹慎你的思考,寬容別人的解讀。
這世界繽紛多元,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

Even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becomes partially distorted when processed through human interpretation—half real, half imagined.
Especially when view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 single word may carry varied meanings.
Be mindful in your thoughts, and be respectful with how others interpret.
In a world rich with diverse voices, objectivity and neutrality become the anchor for true balance.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擦拭銀器



兩三年前我開始注意古董市場,尤其喜歡銀器。​

這個要談到前世經驗。以前曾經擁有過的事情,尤其是和感情有牽絆的內容,直到這輩子依然深刻。我集中談論幾個不同前世的記憶,和銀器有關的部分,酸甜苦辣都有。

純銀會氧化,經常要擦拭。但為什麼要使用純銀做居家擺飾呢?有長輩說:因為銀會反射星星的光芒。

這裡說的星星是燭火、爐火。以前的年代沒有電燈,尤其在黑夜,當火焰搖晃時,銀器會反射點點火光,彷彿天上的星空。如果銀器製作得精美,各種雕花鏤空,火光就會反射的更燦爛奪目。

貴族們會寫許多書,詩集,我曾經看過一篇談到:「⋯正因為銀會在時光中蒙塵,因此我們需要時時記得擦拭,抹去黑暗,喚醒內心與神同在的光火⋯⋯」

詩詞很浪漫,很動人,當時年少的我在心裡嘀咕:「人只會想盡辦法給所有東西賦予意義,但其實物品就只是物品自己。」我給了自己理性的說法,然而這篇對於擦拭銀的文字,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

還有一世,小時候的我恨死純銀器皿了。

我有好幾個兄弟姐妹,難免小孩子玩在一起就是會追逐吵鬧,媽媽生氣了,媽媽認為我們沒有事情做,發給每個人兩三隻純銀杯子,丟給我們羊絨布,我們要想辦法把灰濛濛的杯子擦亮。

這對小孩子來說簡直是種折磨,不能活動,只能待在原地,無聊到快死了,我們經常邊哭邊擦杯子,擦不好,媽媽會要求重新擦,甚至會拿更多的純銀盤子,刀叉,她隨時可以從櫃子裡翻出新的餐具。

家裡經常會開宴會,純銀的燭台,純銀的把手,純銀的各種物品,到處都是純銀,到處都是處罰我們的物品。看了就頭痛。

和我感情最好的一位哥哥,總是擦到憤怒得滿臉通紅,好幾次對我說:「以後我去當兵,我的營裡面不可以有任何銀製品!未來我的房子,全部都是木頭家具,我以後再也不要看到任何銀色會反光的物件!」

他甚至會氣到掉淚,覺得自己這麼高貴的貴族身分,在外獲得同年齡孩子的景仰,結果卻得擦得滿手黑和全身酸痛。

當然,每次媽媽處罰我們的時候,我們都要換上一身黑衣服,就像女僕們一樣,這樣擦拭著銀器也看不出髒污了。

而關於這位哥哥,好幾次對神發誓他長大再也不要接觸純銀,但後來戰功彪炳,獲得國王賞賜的純銀劍與盾套組,那當然是展示用的,沒辦法上戰場。可是這象徵他的身分,他沒有要丟掉的意思,也就掛在他家的壁爐上,又珍貴的捨不得給其他人擦拭。哥哥家確實看不到其他的純銀物件,但這套體積也夠抵銷其他的家具了。

我每次拜訪哥哥,都看到他坐在壁爐前擦他的劍與盾,我深深感慨別隨便對神發誓,他的劍與盾做工精美,鑲滿寶石,比我們過去使用的純銀刀叉餐盤更複雜。擦起來真是太折磨了。

直到哥哥晚年,行動不便的他依然擦拭劍與盾,邊對我感慨:「我不想把這些東西帶到墳墓了,我的老天,真的夠了,我要捐贈給教會,我不要到另外一個世界還要繼續擦這該死的銀器了。」

我答應他協助捐贈。不然依照傳統,勇士都會和勳章似的劍跟盾一起下葬,另一方面,我有點高興重視聲望跟名利的哥哥,最後不再被功名綑綁了。

/

又在另外一世,我為國家工作,很多時候都在皇宮忙碌,下班後坐著馬車回家,有時候還得在家裡書房加班,把隔天要開會的文案筆記做好。

動腦是很累的事情,有時候我會坐在椅子上,靠著椅背閉著眼睛,聽著柴火劈啪作響,聞著松木油脂的香氣,暫時讓腦袋歇一會。

當我睜開眼,精神還沒有辦法完全集中,但我很焦慮,工作沒做完,我需要一點舒壓,我就會拿起文案上的銀飾,像是紙鎮,或者酒杯,或者油墨台,反正到處都是純銀鑲嵌的物品,拿起手帕和羊毛布開始擦。

擦銀器對強迫症來說,是非常舒服的事情。把灰灰的表面慢慢地擦亮,在火光中越來越清晰,直到可以透出自己臉的輪廓跟倒影。

而且擦拭的過程,我不需要想其他的事情,我只要專心的,想著把手上這件物品的每個轉角,每處彎折,把布捲起來,或者對折出銳利的角,小心謹慎的擦拭。每一份專心跟努力都能夠得到結果。

我告訴夫人,把家裡還沒擦亮的,需要擦亮的銀製品放在我桌上吧,我隨時都可以拿起來擦。夫人覺得好笑,但後來她發現我擦的也太仔細了,她忍不住把我擦完的銀飾拿給女家管說:「告訴其他僕人別偷懶,這可是我們家大人擦的呢。別以為大人不管這種小事。用心點吧。」

有時候做一件事情專心起來,會越來越吹毛求疵。例如我發現,有些特別的角度,我怎麼就是擦不到。或者,大面積的純銀又特別容易刮傷,我究竟要怎麼擦到既完美又不會出現瑕疵的程度呢?

貴族們就是朋友多,我詢問每位朋友的家管,請教他們怎麼擦拭銀飾?那些管家都感到好奇極了。原來,每個家族都有自己擦拭銀飾的獨門偏方,甚至可說祖傳偏方。

大部分人都是用綿羊油,馬油等油膏,或者混合種子、煤灰,香料擦拭銀器。有的家族會先把羊絨布浸泡在特製的水裡一晚。有的會加入聖水,有的還會邊製作邊唸誦祈禱文,有的會加入精油,有的會加入人磨碎的人類指甲(說這是一種靈性?),甚至於有的會加入醃製品,我聽過最可怕的是加入人的屍油,說用這種油擦拭的銀有神秘禁忌的功效。

但我只是想把銀擦乾淨而已。銀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黑,越來越難擦,最好經常擦拭保持光亮,就不需要花很多的功夫善後處理。

後來我遇到一位資深的女管,是貴族朋友介紹的,大家都知道我有奇妙的嗜好。這位女家管教我,最重要的是布的材質,要指定某些品種,特定年齡層的小羊毛製作出來的布料,才不會太軟也不會太硬,可以包覆亞麻布和豬的硬脂(現代的說法是軟骨)做細節的擦拭。

還有手的指法也非常重要,多用指腹和手掌,避免指甲還有手上有任何的飾品,擦拭的過程,有個重要觀念是:「想像用自己的體溫,搭配布的柔軟,滲透入銀的每一處角落。」

她提醒我:「銀是脆弱敏感的,你的力道只要一大,就會有刮痕。所以你要非常溫柔,不適合急躁的人。耐心,溫柔,充滿著愛,把你的體溫以及專注放進去。藥劑都是其次,重點是你的專注力,持續地把這個意念拉長到你結束這份工作。」

我得到她很大的啟發,而我擦拭銀器的技術更高了,我幾乎可以把所有肉眼可見的,銀器上的黑色角落全部擦亮,甚至我沒有看過任何僕人可以做得比我好,我超級得意,夫人忍不住說:「你真應該把這個技術傳承出去,但,有誰可以學會呢?」

還真的難,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嘗試教給幾個僕人這樣的技術,可是他們都做不到。我唯一教會的是朋友家的僕人,也許這需要慧根吧。

這一生對銀器的牽絆影響我最深,雖然擦拭銀在那個年代屬於下人的工作,可是我身邊所有的家人,父母,妻子,小孩,朋友們,長官,各方外國朋友們,他們知道我對這方面的興趣,都是感到好奇有趣,會提供他們的偏方,或者和我一起坐下來,一起拿起手邊的銀飾一起擦。

所以我在皇宮開會時,當我們休息了,需要吃點餐,席間有人談到我擦銀的興趣,接著全桌人跟著我一起擦餐具XD

我覺得這很棒,沒有任何的歧視,沒有任何的偏見,因為純銀在我們(貴族)的生活圈是這麼習以為常,甚至我們都太忙碌了,我們習慣銀的閃閃發亮,但是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這都是需要花時間擦出來和保養的。以至於我的朋友們體驗之後,會回頭告訴自己的僕人們說:「我沒有想到你們每天都在重複做這些事情,這真的很辛苦呢。」彷彿拉近了階級的關係。

而且,擦拭銀器也不需要什麼智商與專業的門檻,隨手拿起一條手帕就可以工作了,只有像我當時那麼龜毛的人,才會想要探究擦拭的細節。

這對我來說,是一份平等的專注與分享,使人們充滿理解又深刻感情。

/

回到現代,當我幾年前買了些銀器之後,租屋處太小了,我只能把大部分的戰利品放在箱子裡。搬到新家解壓縮拿出來之後,果然,好多的銀器都灰灰的了。

感謝代購還送給我一組拭銀乳和布,我今天終於有空,慢慢地擦這些銀器,想起好多的回憶,平靜又安詳。

只是說,有些物品久了之後會有意識,尤其這些銀器多是古董。

有一個我當時腦波弱買的銀壺很大,我擦了一小部分之後,我感覺到,這個純銀壺的意識猶豫的感受我的情緒,這部分就像是,古董用它的能量輕輕掃過我,很想要要講些什麼,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啟口。

「幹嘛,想要說什麼講啊?我聽得到啊。」我繼續擦著問,做前世的老手工,我心情有夠好。

「嗯~我知道,我可以感覺到,你過去不是現在這個人類的樣子,你有過去人們的習慣,可是⋯⋯」

古董壺小心翼翼地說,然後給了我一個畫面是:「你知道我之前的買賣商,都是用機器擦純銀的嗎?那個效率比你現在這樣好很多。」

我笑了出來XD,對啦,現在有現代的用法,我這樣慢慢擦確實挺笨拙的。我想到儲藏室有一個小型的機器,可以套海綿洗鞋子的,就拿出來裹著拭銀布,按鈕開下去後,啊,科技真的太棒了。

只是說,我雖然有好多前世的記憶,但是記憶喚醒之後,記憶跟自己的手作還是有落差。有很多的事情,是要靠身體慢慢練習熟悉起來的。就像彈鋼琴一樣,如果長期不彈鋼琴,手速還有節拍感都會沒那麼精準。

使用完科技的力量之後,我還是試著用自己的手整理細節,手的觸感是無法取代的。但,又覺得,自己對這方面已經沒有那麼的熟悉了。有點感慨,又有點覺得,嗯,確實我早就已經不是過去的那些前世了。

無論如何,今天擦完了好幾個銀飾品,充滿成就感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