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有雙作者:#彌哲 與卡琳。卡琳是彌哲的學生,由卡琳紀錄彌哲的工作與訪談內容。
如同之前的讀書心得分享經驗,大家知道小湛我對「靈界和能量」這件事情有點挑剔。畢竟,每個人對靈性的探索,難免會涉入個人觀點,靈界會反映你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甚至放大個人內在的陰影跟壓力,包括逃避的面向。
倘若沒有一顆覺察而清明的心——請記得靈界與心靈相關——還未足夠認識自己,就無法真實映照靈界的清澈。
當 #方舟文化 邀請我掛名本書,剛開始我是猶豫的。我對於前世今生故事的療法,很是保守。稍後我會解釋自己的心情,我先談推薦這本書的理由。
出版社給我看書的文稿之後,我習慣性的先閱讀能量。通常一本書的製作,會以作者的能量為主幹,如果有編輯跟譯者則像旁枝,只是我閱讀能量的過程覺得有點雜亂?但是看前世故事的內容,能量又非常有條理和保護,我確定是連接到靈界安全的能量,我才回頭翻了作者介紹,確定是有兩個作者互相協助。那就解答了我的疑慮。
彌哲是超過80歲的女士了,她的能量寬厚,甚至是壯大的,可以說,他內在的光完全穿透他的人類身體,他就是自己的靈魂,身心靈合而為一。尤其在描述個案的狀態時,即使是透過卡琳的描述(此時是由卡琳的能量紀錄整個過程),彌哲的能量還是可以完全穿過卡琳,整本書的能量主幹是完整的。那就讓我放心了。
卡琳是協同作者,當然有自己的想法,前言介紹等等頁面都是卡琳的能量居多(推薦者、插畫者 也會有自己的能量)。只是一本書裡面參雜的作者越多,能量難免會互相干擾。(這是我自己的潔癖啦,我只是喜歡看單純一點的能量)
有時候我會遇到雙作者的能量互相爭奪主權,比如說,我曾經看過一本身心靈的書,那本書的作者氣場奄奄一息,很沒力氣,我在誠品翻閱時,感覺到滿滿大腦的能量,我看不到靈魂的光和智慧,我就把書放回去了。因為我對大腦的喋喋不休沒有太多興趣。
後來我在網路上看到作者的影片,才大為驚艷!他的光很強大又溫厚,也是靈魂的光與智慧透出來,根本和我看到的書是兩件事啊,氣場完全不同⋯⋯在那一瞬間我想到,有非常多名人太忙了,只能請別人代筆,也就是雙作者,如果代筆者(包括他的靈魂)非常想要證明自己,人類的貪慾太強烈就會像瀝青一樣附著,蓋住原作者靈魂的光。
當時我心情複雜的想,如果氣場會這麼鮮明的留在書上,那看起來我的書還是自己寫好了。親自書寫的內容還有能量會更完整,從靈界層面來,作者的靈魂也會更方便跟讀者的靈魂們互動交流,在無形界彼此一起合作
回到本書,由於彌哲的身心靈能量非常強大,充滿智慧與溫暖,完整明亮,足以統合整本書的能量結構,這即為我推薦的主因。
/
接下來是小湛我個人對前世今生的想法。
很久以前,我其實就聽完許多,關於靈媒傳遞前世今生的故事之後,個人人生即可產生巨大轉變的故事。這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
當我發現自己有通靈能力,我開始看到自己的前世之後(我沒有做任何事情,就只是越來越多的畫面和體感浮現),我必須承認,有非常多的前世內容,可能不是今生的你預期面對的。可是這些內容,也確實反映了過去的創傷,導致了今生我許多異於他人的行為模式。
尤其以主觀視角重新親身體驗整個過程,包含自己被虐待、被背叛,被傷害的過程。我甚至產生嚴重的恐慌跟創傷後遺症,有好長一陣子排斥看見自己的前世,但那些壓抑需求的畫面跟影像,甚至痛楚,會反覆浮現,以至於我不得不尋找各種可以幫助自己的方式。
當時我意識到,遺忘前世或許是一個最好的保護機制,因為你不會被過去的回憶捆綁。只是太嚴重的前世創傷,會在身體跟心理埋下深深的疙瘩,使你說不上來的,對某件事情,甚至某個人特別充滿壓力。
因此回溯前世內容——有幾個潛在的危險需要提醒,尤其是,你需要找對治療者。以下我會分享個人經驗談。
這位治療者已經跨越內在的風浪,他真實的面對內在的陰影而不逃避,他重新創造了自己,修補了自己內在的裂縫,因此,治療者在描述個案前世故事的過程,他知道該怎麼拿捏話語輕重,於是他才具有修復別人、支持別人生命的能力。
當我的感覺很糟糕的時候,治療者是穩定沉著的,他的能量可以支撐我度過這個壓力。至少在創傷是比較輕微的故事裡(我自己的比較級啦),有一個沉著穩定的治療者陪伴,可以讓自己的修復轉變更快速。如果是更嚴重的前世創傷還有壓力,雖然很難完全根絕,就很靠個案平常是否有在學習幫助自己的方式。要慢慢地、耐心的累積修復力。
第二個危險,有的前世故事是非常戲劇性的,甚至是具有吸引力的。不是每個個案都能接受故事的發展,甚至有人會想要抓住故事的慘劇,在聽完前世故事之後,轉身對曾經傷害他的人說:「你前世就是這麼對待我的,所以我這輩子要加倍報復你。」
我真的遇過,也聽過不少這樣的發展。我接觸身心靈這個領域十幾年了,還真是聽過不少鬼故事。
得知前世故事,應該是化解我們的前世心結,讓我們理解前世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已經結束了,我們可以重生了,回到今生的當下,重新思考新的選擇,和新的方向。
可是有的前世故事裡,負面情緒太重了,和今生的經歷過度共鳴,以至於今生的個案緊抓住前世的情緒不願放手,甚至想要合理化傷害的行為,這絕對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另外,有一部分責任也在靈媒身上。因為靈媒也會被這個故事吸引,尤其他在治療過程得到第一手訊息。訊息本身是客觀的,就要看人如何解讀。
所以這裡出現第三個危險:靈媒過度沉溺於故事中,像是當作一個精彩的八卦,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非常多情感中的細節。有的靈媒太想要證明自己的強大了!他沒有顧忌個案可能受傷的可能性,盡可能誇張的描述整個故事的內容。甚至對於自己可以講述這些前世故事,非常的驕傲。
這份危險也容易出現在身心靈的書籍上,有的靈媒作者太想要強調自己的強大,太詳盡的的描述內容,然而靈媒沒有完全轉換這麼巨大的創傷,以致於,作者想要引起注意力的想法形成一個能量鉤子,勾住讀者的注意力,以致於讀者在看這個前世故事的過程,讀者的情感被勾住了,而且產生創傷,無法從故事裡面回神。變成替代性創傷。
或者,有些讀者本身很想要抓住精彩的故事反覆咀嚼,作者的靈魂必須要設定保護,別讓讀者的能量勾上。
因此,如果治療者具備看到他人前世的內容,其實要非常謹慎而小心,要能夠拿捏,哪些話講到點到為止?要避免二次創傷,以及波及更多創傷的發生。
還有一點,比較涉及倫理關係。
靈媒在敘述故事時,避免帶入自己的想法跟主觀,但這是個案的人生跟他的發展,就像10歲的他跟20歲的他,靈媒只是協助描述不同時間表內,個案所經歷的壓力,靈媒以客觀的立場幫忙梳整與串連。尤其描述前世故事時,是在個案最坦白,也最脆弱的情緒狀態,人在脆弱的時候,對資訊的篩選能力也是薄弱的。
如果靈媒在此時加入太多個人的想法,會造成類似催眠跟誘惑的指引——變成無形中在控制個案的行動跟想法。也就是說,靈媒會涉入個案的因果,未來個案的每一個行動,都會跟靈媒描述前世故事的暗示有關。
/
難免我自己會跟同學們談論到前世。其實可以看到自己前世的人們還真不少,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很容易被故事吸引,即使是驚嚇的內容,還是被吸引到沒辦法脫離這個故事。
所以談到前世發生的事情,我會一直重複提醒同學,把現在你的感覺跟過去的感覺分開來。這真的很看經驗。因為有的人要先梳理過去,才能談到現在。有的人需要先站穩腳跟,才能回頭梳理過去。
所以 治療者/靈媒本身對自己的前世今生經驗,就特別的重要。對方「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知道要在什麼時候客觀說話,什麼時候要同理,又要同理到點到為止。
還有,要提醒同學區別幻想跟真實的差別——頭腦的能量(淺薄的層次),跟心靈創傷(深入厚實的層次)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
甚至有的人自稱通靈,但是他是創造自己的幻想就收個案了。有一個簡單的辨別方式是:若是個案真實的前世,個案聽了會很有感觸,而且這個故事在現實中有類似的模式出現。假靈媒會有一個特色,就是「強烈的想要控制別人」。大腦的特徵就是想要控制,還有喋喋不休,不允許你有自己的想法,全是自己說了算。假靈媒剛開始很會裝完美形象,吹噓自己多厲害,甚至背誦非常多身心靈的話,但,實際相處起來是很不舒服的。偽裝是撐不久的。
假靈媒在和個案互動時,如果個案的反應跟他想的不同,假靈媒會有明顯的焦慮,大腦不想要失去控制,希望你完全相信他,甚至情緒強烈到充滿指責,開始PUA,一旦個案怕得完全服從,假靈媒就會變得非常溫柔,反應很是極端。所以我強烈建議,想要接觸身心靈療法的人,一定要先研究那個老師的平日為人。因為幻想強烈的人攻擊性也很強,免得再次受到創傷。
/
在談到前世今生的故事時,我會觀察同學們的狀況,有的人會過度理性,有的人會過度感性跟沉溺,有的人完全不相信自己,有人甚至創造出脫離現實的想像(幻想是大腦的能量)⋯⋯此時,治療者分別能量的能力就顯得更重要。提醒會因人而異。
所有的對話宗旨,都要讓個案回到當下,引導回到他今生的人生,鬆開過去對他現在的影響。
還有一件比較小的提醒,關於治療者完全投入前世故事劇情時,可能會成為個案攻擊的對象,因為個案沒辦法處理自己的前世今生情緒(所以才會來求助),轉而對於治療者憤怒,這種狀況也是有機率發生的事情。治療者要提前預防,如果遇到這種危機,該怎麼保護自己。以及不要因為個案的失控,也跟著失控,讓局面更複雜難堪。
以上都是我的經驗談。要成為治療者真的不容易,而通靈能力畢竟只是一個工具,更重要的是說話的藝術,保護雙方的能力,還有在危機當下該如何反應的智慧。最後,都希望雙方都是平安無事的結束合作。
/
縱然前世會影響今生,今生也會影響前世。治療者會影響個案,個案也會影響治療者。能量與所有的關係都是雙向道。面對一條陰暗的路途,讓有經驗的人引路,但不會喧賓奪主。
伴行能夠分享勇氣,降低不適與痛苦,使我們在面對一份前世故事的過程中,記得自己是誰,對齊當下的生命,共創更好的未來。
如同之前的讀書心得分享經驗,大家知道小湛我對「靈界和能量」這件事情有點挑剔。畢竟,每個人對靈性的探索,難免會涉入個人觀點,靈界會反映你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甚至放大個人內在的陰影跟壓力,包括逃避的面向。
倘若沒有一顆覺察而清明的心——請記得靈界與心靈相關——還未足夠認識自己,就無法真實映照靈界的清澈。
當 #方舟文化 邀請我掛名本書,剛開始我是猶豫的。我對於前世今生故事的療法,很是保守。稍後我會解釋自己的心情,我先談推薦這本書的理由。
出版社給我看書的文稿之後,我習慣性的先閱讀能量。通常一本書的製作,會以作者的能量為主幹,如果有編輯跟譯者則像旁枝,只是我閱讀能量的過程覺得有點雜亂?但是看前世故事的內容,能量又非常有條理和保護,我確定是連接到靈界安全的能量,我才回頭翻了作者介紹,確定是有兩個作者互相協助。那就解答了我的疑慮。
彌哲是超過80歲的女士了,她的能量寬厚,甚至是壯大的,可以說,他內在的光完全穿透他的人類身體,他就是自己的靈魂,身心靈合而為一。尤其在描述個案的狀態時,即使是透過卡琳的描述(此時是由卡琳的能量紀錄整個過程),彌哲的能量還是可以完全穿過卡琳,整本書的能量主幹是完整的。那就讓我放心了。
卡琳是協同作者,當然有自己的想法,前言介紹等等頁面都是卡琳的能量居多(推薦者、插畫者 也會有自己的能量)。只是一本書裡面參雜的作者越多,能量難免會互相干擾。(這是我自己的潔癖啦,我只是喜歡看單純一點的能量)
有時候我會遇到雙作者的能量互相爭奪主權,比如說,我曾經看過一本身心靈的書,那本書的作者氣場奄奄一息,很沒力氣,我在誠品翻閱時,感覺到滿滿大腦的能量,我看不到靈魂的光和智慧,我就把書放回去了。因為我對大腦的喋喋不休沒有太多興趣。
後來我在網路上看到作者的影片,才大為驚艷!他的光很強大又溫厚,也是靈魂的光與智慧透出來,根本和我看到的書是兩件事啊,氣場完全不同⋯⋯在那一瞬間我想到,有非常多名人太忙了,只能請別人代筆,也就是雙作者,如果代筆者(包括他的靈魂)非常想要證明自己,人類的貪慾太強烈就會像瀝青一樣附著,蓋住原作者靈魂的光。
當時我心情複雜的想,如果氣場會這麼鮮明的留在書上,那看起來我的書還是自己寫好了。親自書寫的內容還有能量會更完整,從靈界層面來,作者的靈魂也會更方便跟讀者的靈魂們互動交流,在無形界彼此一起合作
回到本書,由於彌哲的身心靈能量非常強大,充滿智慧與溫暖,完整明亮,足以統合整本書的能量結構,這即為我推薦的主因。
/
接下來是小湛我個人對前世今生的想法。
很久以前,我其實就聽完許多,關於靈媒傳遞前世今生的故事之後,個人人生即可產生巨大轉變的故事。這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
當我發現自己有通靈能力,我開始看到自己的前世之後(我沒有做任何事情,就只是越來越多的畫面和體感浮現),我必須承認,有非常多的前世內容,可能不是今生的你預期面對的。可是這些內容,也確實反映了過去的創傷,導致了今生我許多異於他人的行為模式。
尤其以主觀視角重新親身體驗整個過程,包含自己被虐待、被背叛,被傷害的過程。我甚至產生嚴重的恐慌跟創傷後遺症,有好長一陣子排斥看見自己的前世,但那些壓抑需求的畫面跟影像,甚至痛楚,會反覆浮現,以至於我不得不尋找各種可以幫助自己的方式。
當時我意識到,遺忘前世或許是一個最好的保護機制,因為你不會被過去的回憶捆綁。只是太嚴重的前世創傷,會在身體跟心理埋下深深的疙瘩,使你說不上來的,對某件事情,甚至某個人特別充滿壓力。
因此回溯前世內容——有幾個潛在的危險需要提醒,尤其是,你需要找對治療者。以下我會分享個人經驗談。
這位治療者已經跨越內在的風浪,他真實的面對內在的陰影而不逃避,他重新創造了自己,修補了自己內在的裂縫,因此,治療者在描述個案前世故事的過程,他知道該怎麼拿捏話語輕重,於是他才具有修復別人、支持別人生命的能力。
當我的感覺很糟糕的時候,治療者是穩定沉著的,他的能量可以支撐我度過這個壓力。至少在創傷是比較輕微的故事裡(我自己的比較級啦),有一個沉著穩定的治療者陪伴,可以讓自己的修復轉變更快速。如果是更嚴重的前世創傷還有壓力,雖然很難完全根絕,就很靠個案平常是否有在學習幫助自己的方式。要慢慢地、耐心的累積修復力。
第二個危險,有的前世故事是非常戲劇性的,甚至是具有吸引力的。不是每個個案都能接受故事的發展,甚至有人會想要抓住故事的慘劇,在聽完前世故事之後,轉身對曾經傷害他的人說:「你前世就是這麼對待我的,所以我這輩子要加倍報復你。」
我真的遇過,也聽過不少這樣的發展。我接觸身心靈這個領域十幾年了,還真是聽過不少鬼故事。
得知前世故事,應該是化解我們的前世心結,讓我們理解前世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已經結束了,我們可以重生了,回到今生的當下,重新思考新的選擇,和新的方向。
可是有的前世故事裡,負面情緒太重了,和今生的經歷過度共鳴,以至於今生的個案緊抓住前世的情緒不願放手,甚至想要合理化傷害的行為,這絕對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另外,有一部分責任也在靈媒身上。因為靈媒也會被這個故事吸引,尤其他在治療過程得到第一手訊息。訊息本身是客觀的,就要看人如何解讀。
所以這裡出現第三個危險:靈媒過度沉溺於故事中,像是當作一個精彩的八卦,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非常多情感中的細節。有的靈媒太想要證明自己的強大了!他沒有顧忌個案可能受傷的可能性,盡可能誇張的描述整個故事的內容。甚至對於自己可以講述這些前世故事,非常的驕傲。
這份危險也容易出現在身心靈的書籍上,有的靈媒作者太想要強調自己的強大,太詳盡的的描述內容,然而靈媒沒有完全轉換這麼巨大的創傷,以致於,作者想要引起注意力的想法形成一個能量鉤子,勾住讀者的注意力,以致於讀者在看這個前世故事的過程,讀者的情感被勾住了,而且產生創傷,無法從故事裡面回神。變成替代性創傷。
或者,有些讀者本身很想要抓住精彩的故事反覆咀嚼,作者的靈魂必須要設定保護,別讓讀者的能量勾上。
因此,如果治療者具備看到他人前世的內容,其實要非常謹慎而小心,要能夠拿捏,哪些話講到點到為止?要避免二次創傷,以及波及更多創傷的發生。
還有一點,比較涉及倫理關係。
靈媒在敘述故事時,避免帶入自己的想法跟主觀,但這是個案的人生跟他的發展,就像10歲的他跟20歲的他,靈媒只是協助描述不同時間表內,個案所經歷的壓力,靈媒以客觀的立場幫忙梳整與串連。尤其描述前世故事時,是在個案最坦白,也最脆弱的情緒狀態,人在脆弱的時候,對資訊的篩選能力也是薄弱的。
如果靈媒在此時加入太多個人的想法,會造成類似催眠跟誘惑的指引——變成無形中在控制個案的行動跟想法。也就是說,靈媒會涉入個案的因果,未來個案的每一個行動,都會跟靈媒描述前世故事的暗示有關。
/
難免我自己會跟同學們談論到前世。其實可以看到自己前世的人們還真不少,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很容易被故事吸引,即使是驚嚇的內容,還是被吸引到沒辦法脫離這個故事。
所以談到前世發生的事情,我會一直重複提醒同學,把現在你的感覺跟過去的感覺分開來。這真的很看經驗。因為有的人要先梳理過去,才能談到現在。有的人需要先站穩腳跟,才能回頭梳理過去。
所以 治療者/靈媒本身對自己的前世今生經驗,就特別的重要。對方「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知道要在什麼時候客觀說話,什麼時候要同理,又要同理到點到為止。
還有,要提醒同學區別幻想跟真實的差別——頭腦的能量(淺薄的層次),跟心靈創傷(深入厚實的層次)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
甚至有的人自稱通靈,但是他是創造自己的幻想就收個案了。有一個簡單的辨別方式是:若是個案真實的前世,個案聽了會很有感觸,而且這個故事在現實中有類似的模式出現。假靈媒會有一個特色,就是「強烈的想要控制別人」。大腦的特徵就是想要控制,還有喋喋不休,不允許你有自己的想法,全是自己說了算。假靈媒剛開始很會裝完美形象,吹噓自己多厲害,甚至背誦非常多身心靈的話,但,實際相處起來是很不舒服的。偽裝是撐不久的。
假靈媒在和個案互動時,如果個案的反應跟他想的不同,假靈媒會有明顯的焦慮,大腦不想要失去控制,希望你完全相信他,甚至情緒強烈到充滿指責,開始PUA,一旦個案怕得完全服從,假靈媒就會變得非常溫柔,反應很是極端。所以我強烈建議,想要接觸身心靈療法的人,一定要先研究那個老師的平日為人。因為幻想強烈的人攻擊性也很強,免得再次受到創傷。
/
在談到前世今生的故事時,我會觀察同學們的狀況,有的人會過度理性,有的人會過度感性跟沉溺,有的人完全不相信自己,有人甚至創造出脫離現實的想像(幻想是大腦的能量)⋯⋯此時,治療者分別能量的能力就顯得更重要。提醒會因人而異。
所有的對話宗旨,都要讓個案回到當下,引導回到他今生的人生,鬆開過去對他現在的影響。
還有一件比較小的提醒,關於治療者完全投入前世故事劇情時,可能會成為個案攻擊的對象,因為個案沒辦法處理自己的前世今生情緒(所以才會來求助),轉而對於治療者憤怒,這種狀況也是有機率發生的事情。治療者要提前預防,如果遇到這種危機,該怎麼保護自己。以及不要因為個案的失控,也跟著失控,讓局面更複雜難堪。
以上都是我的經驗談。要成為治療者真的不容易,而通靈能力畢竟只是一個工具,更重要的是說話的藝術,保護雙方的能力,還有在危機當下該如何反應的智慧。最後,都希望雙方都是平安無事的結束合作。
/
縱然前世會影響今生,今生也會影響前世。治療者會影響個案,個案也會影響治療者。能量與所有的關係都是雙向道。面對一條陰暗的路途,讓有經驗的人引路,但不會喧賓奪主。
伴行能夠分享勇氣,降低不適與痛苦,使我們在面對一份前世故事的過程中,記得自己是誰,對齊當下的生命,共創更好的未來。
其實我還蠻高興自己看不到前世的,除非我有問題必須從前世經驗解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