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整理,這張有種童話風格? |
網友問的問題百樣多,偶爾我會接到以下問答像是:「我的另一半是能力高強的靈修者,他進步飛快又厲害,我是不是需要更努力的提升自己的靈性?他也希望我能夠......」
遇到這種問題我真的「蛤?」ಠ_ಠ?很不可思議。
所以如果今天你交往的對象是數學家,那你每天數學都要考試100分?
難道不覺得這個邏輯很奇怪?
我說,你愛一個人就是不只愛他一個專長,還包括個性還有許許多多生活上的默契。當然我也聽不只一例是,靈修的當事者要求另一半或者周邊人們「你們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振動頻率啊,就像我一樣!」
可是,人與人在一起難道不能接受對方的不完美嗎?只因為相愛的關係,於是一直要求對方能配得上自己,或者要求對方如何如何......
即使是一番美意,也極有可能讓所愛的人感受到極大的沮喪。這就像是父母拿著成績單評論孩子乖不乖、該不該打,一份列在頭頂上的高標準決定了孩子們的存在價值,也間接成了學習創傷。也許孩子真的能在嚴厲的督促下考進名校大學為父母爭光,但那真的是他願意的嗎?還是只是因為,他愛父母,深怕被父母遺棄與被討厭,才努力的獲得最好的成績?若有幸孩子能完成父母的夢想,這與他能愛上自己的生活又是另一回事了。那辦不到的孩子們呢?
再好的美意都要尊重對方的生命過程,無論是學科教育還是靈性提昇都一樣,當你一直要求對方「因為愛所以要達成你的期待」那就成了一份壓力。
於是你們之間的愛被更多的比較、不安與恐懼遺棄的可能性圍繞著,傾向於配合的另一半只能想辦法跟上來,雖然他可能沒有那份天賦與理解力,但如果再怎麼努力的狀況下還是被指責,被說「不用功、不努力,你根本沒有努力愛我」,這樣的關係終究會走到其中一人自信徹底崩碎的狀況。
為什麼你的愛充滿條件?當關係走到這部分,已經成為奇怪的方向了,是不是因為你內在恐懼什麼或有所疑慮,才會把這份要求交給其他人達成?
當辦不到這些標準的人們緊張發慌時,我都冷靜地說:「我覺得問題不在你身上,根本是另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出了問題才想要控制你的人生。」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期待自己完成。即使那是出自於愛,或者套一句最新的詞彙:情緒勒索。
我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長速度,也各有各的成長時差。成長應該是出自於自身願意了,真的期待了,充滿渴望以及迫不及待的喜悅前往達成目標,絕對不是出自於恐懼與懼怕失敗。
生命都嚮往光亮,如果你真的想為他人好,那就更要記得陪伴是最大的力量,你擁有足夠的寬容允許他生命中的任何嘗試,如果他失敗了你感到失望,那麼你應該為自己的失望檢討,因為他是他自己,並不屬於你。你能做的就是讓他盡量嘗試,而你回來關注自己的生活。當他真的需要你協助,再適時支撐一把就好。你們能夠擁有彼此的空間與距離,自由的愛。
陪伴者不需要時時刻刻都充滿控制,就像關注盆栽一樣,給他足夠的水與光和偶爾施肥,盆栽自然會用他自己的速度成長,也許長得慢一點、歪一點了,葉子形狀沒那麼完美,但這終究是一株美麗的生命,在你的呵護下茁壯開展,長出你從未預料的過的姿態,突破你的認知,帶給你新的啟發,那就是生命,獨立而美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