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粉彩日常整理
又要過年了,過年後要不要回老家這件事情,真是每年都要糾結一下。我老家也是在北部,但距離不是問題,問題是家裡長輩很難相處。
自從出社會之後,尤其爸爸聊天的話題都是:「你的薪水多少,你賺了多少錢?」圍繞著錢轉。
如果他聽到的金額不滿意,就會開啟人身攻擊嘲諷羞辱,並說他年輕的時候有多強多厲害。
如果聽到的金額是他喜歡的,接下來他就會抓著你,繞著你講投資,要求你配合他投資,又免不了他吹噓自己賺錢很厲害,急切的想要知道你的存款跟你的薪水的流動狀況,如果你不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他,他就會生氣,覺得你不相信他,還有你很愚蠢。反正最後有沒有報上自己存款的金額,都會得到一身羞辱。
我的兄弟姐妹多,每年都會聽到家人被爸爸逼問到氣哭,因為他講話真的是太難聽了。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喜歡回家,或者乾脆不回去了。因為光是打開門,迎面第一句話就是:「你還記得回來呀,你存了多少錢?你每個月賺了多少?」
實在太無力了。這真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我們回家,是想要感覺到親情,想要感受到溫暖,想要感受到關注,不是錢而已。
/
我今天安撫了氣哭的家人,邊想著,我要回去嗎?看起來,長輩從以前到現在都沒變啊。真是無奈,人越來越老了,卻還是一樣固執。
正好我靈界的心理輔導老師,剛好要求我交生活觀察作業,小湛我就把關於「每年都有過年的壓力」這件事情和老師討論。
老師有點意外的看著我,眨眨眼(當然祂是光的模樣,這像是一種俏皮的,有深意的表情),反問我說:「你應該知道,現在沒有人可以勉強你做不喜歡的事情。」
「對,可是,我還是會懊惱,總是會有一點糾結跟愧疚感,所以我也想要釐清這些感覺。」
我無奈說。也許我需要旁觀者清,而且是遠離地球生態的角度,也許能給我新的觀念和啟發。
老師問我這幾年搬離開原生家庭的想法,我確實覺得遠離家庭非常舒服,輕鬆多了,沒有人再指揮我,還有盯著我,我完全做主而自由。
「所以誰要求你回去過年?我覺得,我們可以重新梳理,關於過年,關於節慶,還有對於家庭的認知。」
老師要求我重新解釋過年的意義。
「嗯,這個節慶的目的,是希望四散的家庭成員可以聚在一起,好好吃飯,珍惜彼此相處的時光,增進感情交流。本意應該是這樣。」我說,順便分享給老師,華人過年都會帶進大量交通的遷徙,這是非常盛大的活動。
「聽起來,對地球上,你這個區域的人類,你們對於『家庭』的概念有清楚的輪廓——大家要聚在一起,然後相處融洽,一起吃好穿好,全部的感受都是舒服的,是這樣吧?」
老師再次確信祂的理解跟我的相仿,接著提出祂的角度:「我聽到的是一個理想化的家庭形象。你可以理解嗎?理想化是一個框架,目標是所有人都可以和平相處,所有人都互相理解,大家之間是沒有差異化的,是心靈相犀的,所以才能創造這麼理想美好的形象。也就是說,你們硬是要把自己塞入這個理想化。
「我聽到這邊,已經可以預見,『過年』對你或者是對許多人來說,其實是非常痛苦的折磨。因為這意味,你要扮演一個理想的角色,包括你家庭中的每一個人,所有的成員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他的身分所呈現的理想模樣,才能讓過年的家家酒遊戲順利舉辦。你們必須保持和顏悅色,假裝彼此之間沒有歧異,可是當你們聚在一起,你們肯定還是有價值觀的不同——畢竟長期沒有生活在一起,大家的理解方式,觀察世界的方式,在乎的細節,極有可能完全不一樣。所以,你和其他人類,在面對理想跟現實的差別時,你會選擇做什麼?」老師一針見血的點出來。
我無奈地嘆氣,「也只能忍耐了。通常晚輩只能忍耐,不方便發作脾氣,因為這個習俗也格外要求尊重長輩的階級跟地位。」
「那麼我有點好奇,你們的長輩,難道不會扮演一個長輩的角色嗎?因為聽起來,身為家族的長輩,更應該要維持最理想的標竿,確保秩序從上而下都是穩定和諧的。最完美的過年形象,應該從他們開始扮演。像是表達最正經,最穩重,最恰當的言語。」老師追問。
我沒有想過這個觀點?我「呃」了片刻,想了又想,承認:「至少在我認識的長輩裡面,我所知道的長輩,都還滿喜歡『做自己的』,他們想到什麼就講出來,包含我人類的爸爸說話的方式,然後希望晚輩能夠給予他喜歡的答案。」
「這聽起來很有趣,不是嗎?」老師好整以暇的說:「長輩並不需要約束自己嘛?長輩本身就是絕對性的規則?因此長輩說了什麼話,並不需要考慮帶給晚輩的心理壓力,晚輩能夠做的就是忍耐。看起來,你們這個節慶活動類似政治的一年一度大會,確保每個人都在這個體系維持服從的結構。」
我好驚訝,我完全沒有這樣想過,但是仔細想想,好像也是耶,過年是一個讓大家集中在一起,看誰最乖乖聽話,確保權力分配都在意料中。
「當然,我知道我現在切入的角度對其他人們來講可能不公平,因為我現在正在跟你對話,我正在依你的家庭結構的方式,陪你釐清你現在的困擾。事實上,過年的節慶應該是充滿情感支持的,可是,你真實體驗的節慶是充滿困擾的,情感的需求甚至微乎其微。那麼撇開情感的支持,你感受到的節慶,是純粹的階級與控制的關係。所以你會感覺到壓迫,以及不甘心。我這樣說對嗎?」
老師從頭到尾都保持溫和的語氣。
對,我現在搞清楚,我心裡面的不太舒服了,確實,我感受到的就是壓迫,好像必須要服從,可是我不喜歡這樣。
「現在,我想要協助你重新賦予過年的意義。既然從一開始就談到『家庭』,所以什麼是家庭?你對家庭的想像是什麼?」老師詢問。
「家庭應該是放鬆的地方。」
我講的時候,心裡有點激動。「家,應該是我可以躺在沙發上,我可以跟喜歡的人跟動物在一起,我可以很放鬆,我可以很開心。我可以決定什麼時候吃飯,決定什麼時候遊戲,我感覺不到壓力。也沒有任何的命令。我想說話的時候,家庭成員願意聽我說話,我也喜歡陪他說話,我們之間沒有那麼多階級跟服從。」
老師點點頭,低頭翻了一下我過去的資料,接著重新凝視我,說:
「家庭的結構,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作息時間,有自己的興趣,有擅長跟不擅長的地方。有時候你會配合其他人,或者你不想配合也沒關係,對方能夠諒解你的理由,如果彼此有衝突跟摩擦,可以騰出時間,好好坐下來講一講,聊開彼此的難處,然後一起找到解決的方式。家,是合作與交際的場合,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員,能包容彼此的差異性,以及,不需要控制別人跟自己的差別。家,是非常彈性而擴張的關係。甚至沒有血緣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互相體諒,願意愛對方,重視對方的溫柔心意。你的家庭成員可以很複雜,你的家庭成員,也可以很簡單。甚至你就是你自己的家,你帶給自己滿滿的安全感跟包容,家庭,可以有千變萬化的模樣,最終這些模樣,都來自愛與深厚的感情。
「家庭是由情感牽絆而連結串起的,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秩序,但是秩序跟階級不該凌駕於所有的感情之上,如果秩序跟階級遠遠大過於感情,那叫做職場,也叫做政治,是純粹的利益結構關係。」
老師講完之後,我呆了片刻,有點說不出話來。
老師用深思的表情看著我說:「當然我不否認,有一些家庭內部非常複雜,需要大量的階級跟權力控制多樣化的關係。只是終究,家庭這個詞,是情感之間的互相體諒,是放鬆,是接納,是好好的休息,甚至你可以暫時放下責任,讓其他人接管你的責任與地位。家庭成員可以輪流交換彼此的角色,如果你們之間願意的話,其實家庭的能量流動,會比職場跟政治關係更加有彈性,因為角色是可以切換的,相互支持,還能互相學習與模仿。
「我對地球的人類生態了解是,你們對於家庭結構的想法,有非常明顯的框架,包含對完美的期許,卻忘了自己跟其他人可能沒這麼完美。也沒辦法讓活生生的人套入呆板的框架,某個家庭成員他可能很累了,他需要休息,他想要卸下角色,可是關於家庭的完美形象,不容許他卸下角色,他能怎麼做?他只能忍耐,或者放棄,或者逃走。
「你說,真的有人會突然間消失嗎?從此不聯絡家庭嗎?那肯定是他過去曾經發出了求救訊號,在你們的社會觀,既然這麼重視過年,以至於每個人都有內心對家庭的完美期許。可是其他家庭成員忽視了他的需求,覺得他的聲音不重要,或者他的要求不必放在心上。最後那位家族成員放棄了,放棄溝通,也放棄了他應該辦演的角色,所以透過離開,不再跟著參與『家的完美假面』。
「所以重點是,我還是要回來談你的心境。如果你對家的認知,你心底對家裡的期許是溫馨的,彼此互相支持的,可以讓你放鬆的,那麼你就該創造你自己的家,尋找可以和你一起創造同樣氛圍的那一群人。」
老師溫柔的凝視我:
「既然過年節慶的精神,就是和所喜愛的人在一起,和你能夠放鬆的互相支持的人們在一起,或者你就是你自己的安全港,讓你能夠完全休息,放鬆,得到愛與和平,那你就在為自己創造最美好的節慶。
「如果有其他人,因為你不願意加入他們的辦家家酒遊戲而耿耿於懷,那也是他們的問題喔。既然他們創造了對家庭的完美形象,那是他們跟自己形象的關係,與你無關。他們希望維持傳統觀念讓自己舒服,保有他們角色的權利,並且希望你困在你的角色中忍耐,這非常不合理。你可以不用忍耐,因為你同樣有資格創造自己的家,你不需要成為他們遊戲中的一分子。因為在真實的家庭關係中,你們是平等的。」
「哇,如果我把這篇文章整理起來,感覺很有爭議性!」
對,我現在搞清楚,我心裡面的不太舒服了,確實,我感受到的就是壓迫,好像必須要服從,可是我不喜歡這樣。
「現在,我想要協助你重新賦予過年的意義。既然從一開始就談到『家庭』,所以什麼是家庭?你對家庭的想像是什麼?」老師詢問。
「家庭應該是放鬆的地方。」
我講的時候,心裡有點激動。「家,應該是我可以躺在沙發上,我可以跟喜歡的人跟動物在一起,我可以很放鬆,我可以很開心。我可以決定什麼時候吃飯,決定什麼時候遊戲,我感覺不到壓力。也沒有任何的命令。我想說話的時候,家庭成員願意聽我說話,我也喜歡陪他說話,我們之間沒有那麼多階級跟服從。」
老師點點頭,低頭翻了一下我過去的資料,接著重新凝視我,說:
「家庭的結構,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作息時間,有自己的興趣,有擅長跟不擅長的地方。有時候你會配合其他人,或者你不想配合也沒關係,對方能夠諒解你的理由,如果彼此有衝突跟摩擦,可以騰出時間,好好坐下來講一講,聊開彼此的難處,然後一起找到解決的方式。家,是合作與交際的場合,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員,能包容彼此的差異性,以及,不需要控制別人跟自己的差別。家,是非常彈性而擴張的關係。甚至沒有血緣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互相體諒,願意愛對方,重視對方的溫柔心意。你的家庭成員可以很複雜,你的家庭成員,也可以很簡單。甚至你就是你自己的家,你帶給自己滿滿的安全感跟包容,家庭,可以有千變萬化的模樣,最終這些模樣,都來自愛與深厚的感情。
「家庭是由情感牽絆而連結串起的,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秩序,但是秩序跟階級不該凌駕於所有的感情之上,如果秩序跟階級遠遠大過於感情,那叫做職場,也叫做政治,是純粹的利益結構關係。」
老師講完之後,我呆了片刻,有點說不出話來。
老師用深思的表情看著我說:「當然我不否認,有一些家庭內部非常複雜,需要大量的階級跟權力控制多樣化的關係。只是終究,家庭這個詞,是情感之間的互相體諒,是放鬆,是接納,是好好的休息,甚至你可以暫時放下責任,讓其他人接管你的責任與地位。家庭成員可以輪流交換彼此的角色,如果你們之間願意的話,其實家庭的能量流動,會比職場跟政治關係更加有彈性,因為角色是可以切換的,相互支持,還能互相學習與模仿。
「我對地球的人類生態了解是,你們對於家庭結構的想法,有非常明顯的框架,包含對完美的期許,卻忘了自己跟其他人可能沒這麼完美。也沒辦法讓活生生的人套入呆板的框架,某個家庭成員他可能很累了,他需要休息,他想要卸下角色,可是關於家庭的完美形象,不容許他卸下角色,他能怎麼做?他只能忍耐,或者放棄,或者逃走。
「你說,真的有人會突然間消失嗎?從此不聯絡家庭嗎?那肯定是他過去曾經發出了求救訊號,在你們的社會觀,既然這麼重視過年,以至於每個人都有內心對家庭的完美期許。可是其他家庭成員忽視了他的需求,覺得他的聲音不重要,或者他的要求不必放在心上。最後那位家族成員放棄了,放棄溝通,也放棄了他應該辦演的角色,所以透過離開,不再跟著參與『家的完美假面』。
「所以重點是,我還是要回來談你的心境。如果你對家的認知,你心底對家裡的期許是溫馨的,彼此互相支持的,可以讓你放鬆的,那麼你就該創造你自己的家,尋找可以和你一起創造同樣氛圍的那一群人。」
老師溫柔的凝視我:
「既然過年節慶的精神,就是和所喜愛的人在一起,和你能夠放鬆的互相支持的人們在一起,或者你就是你自己的安全港,讓你能夠完全休息,放鬆,得到愛與和平,那你就在為自己創造最美好的節慶。
「如果有其他人,因為你不願意加入他們的辦家家酒遊戲而耿耿於懷,那也是他們的問題喔。既然他們創造了對家庭的完美形象,那是他們跟自己形象的關係,與你無關。他們希望維持傳統觀念讓自己舒服,保有他們角色的權利,並且希望你困在你的角色中忍耐,這非常不合理。你可以不用忍耐,因為你同樣有資格創造自己的家,你不需要成為他們遊戲中的一分子。因為在真實的家庭關係中,你們是平等的。」
「哇,如果我把這篇文章整理起來,感覺很有爭議性!」
我不可思議的說,而我已經打開筆記本開始記錄了。
「若長輩優先,晚輩忍耐,是一個能夠創造最好格局的體制,長輩的權威可以帶給晚輩更大的幫助,那麼過年不會讓你們焦慮,你會感受到好處而不是壓迫,對吧?反過來說,如果從以前到現在,每一年的過年,無論經過了任何時代,對晚輩來講都是一種壓力,也就代表這個節慶與對家庭的觀念,其實是建立在壓迫與控制的體制上,甚至造成心靈的傷害,這並不是家庭的精神。」
老師比出了某個手勢,類似要我多想一想。
「同時我剛剛也說,每個家庭的結構,成員的習性,習慣,還有時代風氣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家庭成員都很好相處,那麼過年這個節慶真的太棒了,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休息跟放鬆。只是,因為你經歷的不是這樣,我也希望透過這次聊天,可以讓你舒服一點,如果參與這個節慶的其他人讓你感覺到勉強和壓力,至少不要把難受的感覺當作是自己的問題。讓自己好好休息吧,這才是過年的真實精神啊。」
我跟老師聊完之後,整個人舒服好多,像是被梳毛了,內外在整個人都被重新整理了,真是太好了!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有類似感受的其他人~
「若長輩優先,晚輩忍耐,是一個能夠創造最好格局的體制,長輩的權威可以帶給晚輩更大的幫助,那麼過年不會讓你們焦慮,你會感受到好處而不是壓迫,對吧?反過來說,如果從以前到現在,每一年的過年,無論經過了任何時代,對晚輩來講都是一種壓力,也就代表這個節慶與對家庭的觀念,其實是建立在壓迫與控制的體制上,甚至造成心靈的傷害,這並不是家庭的精神。」
老師比出了某個手勢,類似要我多想一想。
「同時我剛剛也說,每個家庭的結構,成員的習性,習慣,還有時代風氣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家庭成員都很好相處,那麼過年這個節慶真的太棒了,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休息跟放鬆。只是,因為你經歷的不是這樣,我也希望透過這次聊天,可以讓你舒服一點,如果參與這個節慶的其他人讓你感覺到勉強和壓力,至少不要把難受的感覺當作是自己的問題。讓自己好好休息吧,這才是過年的真實精神啊。」
我跟老師聊完之後,整個人舒服好多,像是被梳毛了,內外在整個人都被重新整理了,真是太好了!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有類似感受的其他人~
同輩們多不婚不生,長輩們老的老、凋零的凋零,過年的主要活動可能就會變成掃墓了🙏
回覆刪除服從的結構→嗯哼,沒錯!
回覆刪除我要是解釋自己的想法,婆婆還會說我「講一句,頂十句」,後來我就理解為什麼另一半和他的兄弟坐在他們媽旁邊只會滑手機了,結果我也會學會「好啊好」,「有啊有」、「會啊,等等弄」,叫我弄我就叫另一半上,反正不拒絕、但也不解釋,免得又說我頂嘴。
所以我都把過年當作趕場加班,還好我老爸跟我老媽離婚了,回娘家就可以放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