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忍耐到什麼時候?​

盛開的梅花


我在花蓮簽書會和現場觀眾談到「忍耐」,想重新整理成這一篇文章。我經常遇到網友和同學私訊我說,他正遭逢人生中某些不公平的事情發生,忍得非常痛苦。

有的人希望我可以給他更多的理由,讓他的忍耐可以更合理,可以更用力的忍下去。有的人希望我能跟他討論,除了忍耐之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不過,談到「忍耐」,勢必要談到你的「目的」。

你可以想像現在的忍耐,在10年之後會有什麼改變?

/

我還記得在原生家庭,每天都戰戰兢兢又沮喪的得要扮演成為「乖孩子、乖姐姐」,我能做的都是服從還有做家事,我很想休息,但是休息被視為偷懶。可是我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我旁邊沒有其他能夠支持我的成年人,我也不懂得求救,我唯一能做的只有忍耐。

還記得國中時期,我強烈的懷疑「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非常的厭世。當時心裡面有一個直覺閃過去:「學生時期很快就過了,再幾年就畢業了,如果換了新的環境,應該會有新的事情跟新的改變發生。把焦點放在未來吧,將來一定會從這個學校和這個環境畢業的,先忍一下,不用鑽牛角尖的質疑自己的存在。」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說法是Mulo對我說的。每次我感覺自己受不了了,好痛苦,覺得自己的生命好空無,都會想起「再忍一下,等到畢業就海闊天空了。」也好像可以撐下去了。

幼年時期的我,學生時期的我,當時能夠做的就是忍耐。時間終究會過去,我離開了痛苦的升學環境。當時的忍耐是預見「未來環境一定會改變」,這樣的忍耐就沒那麼絕望了。甚至還能期待未來的我,如果成為大人的我,可以變成什麼樣子呢?

所以拉回來話題,當我們要討論「忍耐」就要談論「時間」。

當你感覺自己一直都在忍耐某個人,或某個環境。你感到不公平和委屈,甚至憤怒跟絕望,你的情緒大受影響,自我懷疑的時候,先問問自己:

「我還能想像未來五年/十年的我,我依然在這個位置/角色嗎?」

有的人會「認命」,說:「我已經習慣了啦,就這樣吧,雖然讓我很痛苦,但還是可以忍。」如果能夠想像未來是這樣過的,那也沒關係。

反之,當你想像未來的自己要重複經歷現在的壓力,感到一陣冷顫,更加的恐懼,那麼你需要的是改變。

因為忍耐不會帶來改變。忍耐只會讓你持續的保持現在的模式。

除非你是學生,你還未成年,沒有經濟能力,得依靠監護人的決定,並且因為學業和分發前往不同的學校學習跟畢業,未成年人也只能暫時忍耐。但這個忍耐不會是永久的。

而成年人要進入什麼環境,自己是有選擇權的。沒有人可以控制你,除非你自願被控制。

/

當我跟人們談到「你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對方說出來的話,與其是「忍耐」,不如說是「害怕改變」。

受不了家庭裡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暴力,但是想像搬離家需要一筆錢,就忍耐吧。或者,害怕被報復,那就忍耐吧。擔心被長輩說閒話,那就忍耐吧⋯

與其說是忍耐,不如說是,「無法相信自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因為要改變,代表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對抗現況,可能有未知的衝突,或者得更努力的賺錢,或者得拜託其他人來幫助這麼無能為力的自己而感到很丟臉⋯所以,忍耐吧。光是想像未來可能面對的壓力,未來是更可怕的。與其如此,現在的痛苦,還能忍受。

於是重複自我催眠。可是自我催眠聽膩,麻木了,想要找其他人訴苦,想要聽聽其他的意見⋯如果其他人說的話,沒有帶給自己更多的勇氣,但至少是抒發壓力了,那就可以安心地退回原位,繼續的忍耐。

有的人重複以上的模式,從旁人看起來像是鬼打牆,他覺得自己很忍耐很委屈很痛苦,認為,都是某個人跟環境在傷害自己。是真的嗎?會不會在這個過程裡面,傷害自己最重的,就是不敢改變的自己?

/

改變會帶來衝撞,有很多人害怕面對衝撞,害怕被質疑,未知的攻擊,最主要的是,「我無法相信我能活出自己的生命」的心態。

在壓力下退化成小孩子,認為自己是沒有控制能力的,其實是常見的現象。

我覺得重點不是要瞬間變成大人,而是可以切換成旁觀的態度,用邏輯的方式問自己:「我要忍耐到什麼時候?一年?兩年?我忍耐的目的是什麼?我能夠從中得到學習嗎?忍耐能使我能夠獲得什麼好處,以及失去了什麼?我真的想改變嗎?我有找多少人討論我想改變的決心?我有往外求救的動力嗎?我有收集到對我有幫助的意見嗎?我能不能找社福機構來給我一點建議跟支持?我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尋找更多機構和有力人士,得到更多幫助和改變?」

我最常聽到的是缺乏經濟能力,那就從現在開始規劃:「我可以透過什麼樣子的打工存到錢?如果省吃儉用,一週可以存到多少?一個月可以存到多少?我預計多久之後要搬走?我有搜尋我未來想要搬家跟前往的地區嗎?我要怎麼保護我的隱私而不被追蹤?我需要的生活用品足夠嗎?」想像自己能夠真的執行,鉅細靡遺的規劃、有可能實踐的過程,會讓人感覺到自己可以控制這一切,更有力量。

我是很有行動力的人,這從我經常保持更新文章就看得出來。我不甘心平白無故地忍耐,但是必要的時候,我會忍耐。當我忍耐的時候,是因為我看到未來有一些事情會發生,現在的忍耐是值得的。我會沉住氣,讓時間發酵我所期待的事件,這樣的忍耐不是白費的。而這個過程中的忍耐,可以帶給我喜悅跟期待。

我也遇到不少人,當我談論規劃搬離的行程,很快就退縮了,甚至找理由說:「其實也還好啦,沒有那麼嚴重,我還可以忍耐。」那就是還不夠痛,其實也還沒有那麼的受不了。

/

所以問問自己,如果你感覺自己的忍耐很不舒服,你能夠想像未來的你嗎?你需要保持現在的忍耐,或者做出改變?

觀察自己的心路歷程,可以意識到,自己有些膽怯跟退縮的部分,而這些部分,經常會成為別人掌控我們的弱點。

如果這是一份明顯的弱點,那麼未來就算到了其他場合,或者建立一段關係之後,很容易又會再被新的人控制。

認識自己是很有趣的過程,看明白自己的弱點,但不一定要改變弱點,適時遮掩弱點也是很棒的選擇。例如,自己不善於獨立做事,那就找其他人當靠山,這就是很棒的方式,但前提是你要懂得說話,給別人不錯的印象,還有好相處,願意分擔工作,讓其他人忽視你的弱點,願意支持你。

如果發現自己很害怕跟長輩相處,那就找年輕一點的公司,找接近同齡的工作環境⋯越知道自己的弱點,就能夠避免讓自己進入充滿長輩的壓迫環境。

/

在這個時代,能為自己做出選擇的人是相對多的,但大家足夠認識自己的狀態嗎?當我發現我不適合做櫃檯,因為我對招攬生意實在沒有太多的興趣,這種工作環境讓我很痛苦,我很快就離職了。當我發現我很喜歡坐在幕後專心工作,我後來就尋找這方面的工作跟環境。

有時候,當人們沒自信,覺得自己沒有其他的選擇,才會習慣性的忍耐,習慣性的動彈不得,甚至卑微的以為,有人要自己就好了,自己憑什麼挑選呢?

我很慶幸自己20歲到30歲很密集的經過各種職場的歷練,看到不同的管理階級面對自己跟員工的態度,雖然當時年輕的我對波動的職場感到很痛苦跟困惑,卻也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累積了大量的經驗。

我的能力跟其他員工比起來,我的速度跟技術大概到什麼程度?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夠了?我在這個環境裡面有得到學習跟體驗嗎?我因此感到滿足嗎?對我來說,工作內容還有職場人際關係,我兩邊能兼顧嗎?如果我想要在這個公司裡面學習,認識這個公司的流程,至少待兩年,看淡季和旺季中,公司對外對內的態度,公司是如何成功的?或公司倒閉的關鍵是什麼?老闆是如何得到好人脈?上下游廠商的運作我知道嘛?管理階級如何運作的?我的同事們有彼此支援嗎?工作流程需要加強或者保持現在的進度就好?

想想也真不可思議,當時我沒有接觸身心靈,我還不認識我的靈魂Mulo,但是那麼年輕的我,卻直覺知道,當我進入一個新環境,我該如何觀察,設定中長期目標,以及評估自己跟周遭每一個人,每一個階級的最佳運作模式。

後來才知道,這是我的靈魂智慧。我前世當過幾輩子的商人,當過處理政治跟經濟的官員,雖然我的大腦不清楚我為什麼會冒出這麼多的想法跟感受,然而累世累積的才華,會在生活中默默的浮出,使我自然而然的運用與思考。

/

不管在任何時代,一定都會有階級不平等的事件發生,總是有人感覺到委屈難受,也總是有人感到受困和無奈。

忍耐也要有限度,忍耐不是無上限的承受,而是在忍耐的過程,你更瞭解你自己。

有意義的忍耐,能讓你的生活在未來開花結果。但有些忍耐,是你害怕到動彈不得的現象。

適時的忍耐,會使你更有抗壓力。
過頭的忍耐,會使你絕望跟自我懷疑。

忍耐到什麼時候,才算夠了?

你有更瞭解你自己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