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同樣的人生模板,不同的人生選擇



|8/2粉彩日常整理​

上週畫圖課程結束之後,有同學來詢問我:「如果人生是天注定,可以從命裡看見這個人的一生是否成功,那如果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是在同個醫院差不多的時間被接生,他們的命運也會一模一樣嗎?」

我回答同學:「出生時間只是顯示了你的靈魂,期待這一輩子你會在哪個領域的方向發展,以及你的標配,像是身家背景中,父母是否給予與足夠的支持,或者成長環境的模樣,以及未來可能的路徑。出生只顯示了人生的大綱,然而人生的細節裡面,最重要的是,身為人類你自己的選擇權,也就是自由意志,才會顯示你真正成為的模樣。出生,不代表絕對。」

於是我舉例:

今天有一個班級有30位學生一起出遊爬山,老師規定每個人都只能帶同樣的背包和同樣的配備,例如一瓶水、兩包零食,三個點心,兩個玩具。大家包車來到山腳下,準備步行上山。

我們就假設這30個學生,屬於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同一個地點出發,面對差不多的人生路徑。

就算是同一個班級,也是有學生的腳程比較快,有人腳程比較慢。差別在哪裡?那就是,昨天有沒有好好休息,甚至不只是昨天,過去長期的生活作息跟飲食習慣,讓他的體能狀態是否可以超前其他同學?

這裡說的昨天,可以暗示為前世、靈魂本身的狀態,屬於無形的,但確實存在的過去,只是在郊遊的當天看不出來。

為了這一輩子前往靈魂想要去的方向,靈魂真的做足準備了嗎?靈魂考慮的焦點在哪裡?可能著重經濟富裕的父母,或者安排情緒穩定的父母,但無論父母狀態如何,家長有沒有花時間和孩子耐心相處?培養穩定的人品?這決定了孩子跟其他同學之間的互動。

孩子們會複製(傳承)家庭成員的關係(可稱為家業),會快樂的聊天交朋友,或者聊天中懷疑同學別有居心?

這決定孩子們之間,會有愉快坦率的感情交流,或者戒心重、害怕自己不被愛,畏怯,可能攻擊性較強,想要搶奪別人的物品,甚至欺負其他人為樂。

有些靈魂在天上還未成為人類之前,祂就懂得該怎麼在人際關係中取得平衡,因此成為人類之後,祂格外注重人際的發展,對人性的拿捏很是精準。或許成長過程裡面,難免會有天真受挫的部分,但依然不會對人性放棄希望。

但有的靈魂在天上還沒下來之前,祂的個性相對不張揚,雖然希望這輩子的人類自己可以盡情交朋友,那也導致祂和人類的自己,必須要從頭開始學習怎麼觀察人性,在人性的認知上會跌跌撞撞的,比有經驗的靈魂而言,辛苦多了。更怕的是跌跌撞撞的過程,可能會導致心灰意冷,再也不想交朋友了。

因此靈魂過去累積的經驗,決定了同樣的人生藍圖,是否能在面對打擊後恢復速度很快,或者面對打擊,得經歷更長的消沉的時間,甚至要靠整個人生,摸索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郊遊過程走平路是最無聊的時候,大家都在聊有趣的節目影片,家裡發生的事情,也有的人安靜前行。接著每個人的體感不同,有人想要先吃點心,有人想要先喝水。有的人懶得拿出自己背包的食物,伸手拿其他同學的食物,有的同學會拒絕,有的同學會坦然分享——靈魂個性,以及後天家庭影響的個性在此發揮影響:

你會思考當下保持快樂的重要性,不敢拒絕別人,或者盡情地發食物(這裡說的是靈魂資源,也就是好運跟運氣)送給大家,還是會考慮到,晚一點我們會面臨爬山還有回程的壓力,得給自己留一點水跟食物呢?

靈魂的遠觀性,決定了同學是否會慎重地考量食物跟飲水的浪費和保留,而今生原生家庭的影響,會決定你如何觀看跟分析別人的舉止,自己又該作何反應?你會複製原生家庭的態度,或者你更注重內心的需求?(這裡說的內心就是靈魂的需求)

因為靈魂在靈界也會有自己的工作,例如成為別人家的指導靈,或者在其他的境界維度也有兼差,可能不是百分百的都在盯著人類的發展,通常靈魂在百分百投入的時候,往往是我們在面對人生很大的挫折時,靈魂才會想盡辦法、尋找方法,或者是鍛鍊自己脫困的力量。

因此靈魂如果是在心不在焉的狀況下,設定的健康也會有很大的影響,人類的我們就容易恍神、不專心,錯誤判斷,導致未來會後悔。總之人類跟靈魂是一起成長的。

接著進入郊遊的重頭戲,開始爬山了。爬山意味人生沒有料到的壓力與陌生環境,甚至是困境。體力不好的人,精神差的人,在這段過程中開始感到辛苦勞累。但體力充足,精神足夠的人,會享受爬山的辛苦跟流汗,覺得這又是新的風景、新的冒險,迫不及待的前行。

此時班級的隊伍拉長,體力好的人就是在前半段,還能以正向的方式享受,體力不好的人都落在後面,感到辛苦,無奈,自己比不上別人的焦慮,恐懼,還有很多很多的情緒冒出來。

中半段的同學,有的人會跟前面的同學競爭,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覺得自己應該要更強,忙著衝刺,沒有空交朋友。有的人覺得交朋友更重要,反正自己不是最後一個,還在忙著聊天,覺得跟大家相處的過程才重要。

大家不時都會拿出背包裡面的資源,有的人還會分享,有的人繼續保留,有的人開始玩玩具,有的人吃零食⋯⋯每個人的個性和價值觀的差異性,決定了人生資源的消耗程度。

有的同學一開始就把所有的食物分光了,剛開始他覺得自己很富有,是友善慷慨的,大家都圍著他要,可是當他渴了餓了,不一定有人會將食物分給他,他在壓力最大的狀況下,卻沒有人協助。只能忍著痛苦和心碎,發現自己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朋友,難過的繼續前進。

但其實,有的同學願意默默陪他,顧及到自己還需要走很長的路,不方便給他太多資源,至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慢下來,跟他走一樣的速度,陪多久算多久,也有的人飛快離他而去。

總是會有人吵架,大聲叫罵,有的人阻止,有的人附和,有的人說他太痛苦不要走了,有人生氣到不想再跟任何人交朋友了,有人全心全意地直直往前,他的目標就是登頂。

旅程來到最高潮精彩的登頂了,大約是人生的中壯年,有的人來到高峰開開心的拍照留念,想盡辦法把握最好的時機,或者一口氣吃光所有的食物,慶祝自己的勝利。

有的人是透過和陸續爬山的人們一起加油打氣,一起享受合照和分享食物與分享玩具的快樂。也有人重新清點食物,計算待會下山要保留多少體力?還有相對的糧食,決定先小睡片刻保留力氣。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登頂,畢竟有的人一開始就花光了配備,爬山的過程太痛苦了,他只好停在半山腰,羨慕登頂的那些人,或者自行落寞地下山了。

大部分的人都登頂之後,也陸陸續續地要下山回家了,有的人力氣已經耗盡,下山的過程異常疲累又辛苦,雙腳抖個不停,甚至資源配備都到了極限,邊後悔著前半天,怎麼沒有為自己多留點準備?

只有部分人,能夠從頭到尾爬山的過程,完全控制好力氣跟資源的比例,也精準地抓到跟其他同學的互助和合作關係。

最後大家回家,每個人的心情大不同,有人說之後再也不要爬山,有人說再也不要跟誰相處,有人傷心自己半途被拋棄了,有人說實在太好玩了,下次想要嘗試更有挑戰的山峰⋯⋯每個人對自己,還有對別人的分析跟判斷是截然不同的,這就是靈魂注重的焦點與人類的個性導致的差別。

/

所以我說,選擇權、自由意志是多麼的重要,你可以決定你在什麼時候,做出什麼樣的判斷?

如果你先天的條件差,那也許你要加強開源節流,或者廣交人脈,來彌補自己的先天條件。就算先天條件很好,可是過度的浪費、不會判斷重要時機,也會錯失良機。

至少大部分的人生所需要的素材,經驗跟提醒,有非常多的成功人士會透過寫書,影片,課程,還有各式各樣的媒材,提供大家參考。就只能看個人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缺乏的,需要加強的,學習,也是要靠選擇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重新認識人性,提防人性,以及認識自己的人性盲點,看到自己受傷過的痕跡,該如何療癒跟修復,像是給自己的精神復健。

也因為靈魂跟人類是一起同步體驗的,人類的你決定要做哪一件事情,你的決定也會影響到靈魂的經驗累積,於是在爬山的過程,會透過研習別人的經驗,避免自己的粗心大意和過度樂觀。

更多時候,我們可能會降低人生難度,因為發現這座山太難爬了,當時的設定過於輕率了,那麼或許可以改變目標,本來是要登頂,但是現在可以讓自己改成拍100張照片,證明自己有努力來過,那也是調整成你現在可以盡力的模樣。

用你想要的方式盡力,前進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甚至對某些人來說,可以度過今天跟明天就已經很棒了。

所以命運這種事情,都是浸入式體驗了才知道,自己的配備是否可以過完全程,或者中途必須要取捨。有時候機會來了,但是身體太虛弱,也沒辦法承擔重責大任。

出生時刻只是顯示我們這輩子人生可能的走向,過程的細節,還有心態的調整,資源的調動,也都看你每一刻當下自己的決定。

評估好自己的狀態,讓自己準備好,命運,才能真正的掌握在你的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