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虛偽的人​



​/照片是趴在客廳桌上的米粒


出書之後,我認識了超過平日會接觸的其他領域人們,搬家前後,也認識了很多大量不曾認識的人們。

八成以上的人都是友善的,或許對我懷疑,保持距離,那也很正常。真心本來就是要謹慎守護的。

但在所難免,會遇到第一眼看見,我心中就拉起警訊:「要小心這個人。」的陌生人。或者第一眼看見,我會知道:「這個人並不好親近,我需要保持距離,他才會感覺舒服一點。」

可以說,我們的氣場氛圍,已經表達出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距離感。當我閱讀到這個部分,我就會控制自己跟對方交流的深度。

有些人初次見面,他的氣場會讓人感到「虛偽」。但是我現在說的這個虛偽,不是負面的詞彙,這更像是一個自我保護的盔甲。他表面上看起來親和,客氣,專業,事實上,真實的他,跟表面的他差異很多。

當人們在社會上歷練的越多,各種陌生人跟自己合作或者競爭的關係裡,難免會受傷。有些人會在受傷中戴上面具,他會試著扮演一個「符合社會價值觀對好人的認知」,這並不是他自己,他也知道。

我對「虛偽」的定義的前提是,「他知道自己正在扮演另外一個角色,他並不是很喜歡這個角色,但是他必須要成為這個角色,對現實妥協。」

換句話說,在群眾面前虛偽的人,他防備心很重的,因為他要保護自己。當他建立這麼強的人設表象,更是因為他受過傷,很重很重的傷。所以他沒辦法信任外人。

也正因為他知道自己正在扮演這個面具,只有他離開群眾,甚至遠離身邊所有認識他的人,唯有他獨處時,他才能卸下面具。他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感受,他悲傷,難過,他對自己是誠實的,覺察的,清明的。可是只要接觸別人,他的面具立刻戴起來了。這已經成為反射性動作。

像這種虛偽的人的氣場,有非常明顯的層次。表面是社會化非常成功,但是也非常堅硬的外殼。很像一個小丑的面具。非常善於討好以及融入社交。可是會給別人「假假的」甚至「太油膩了」的感覺。

/

我喜歡研究別人的能量場,在跟別人說話的時候,當我辨識到他是哪一種氣場特質——例如虛偽的人,我會希望,我可以感受他面具之下,真實的他。

我會和他聊天,詢問我所不懂的他的專業。畢竟虛偽的人,他會有這麼堅硬的外殼就是因為太害怕受傷了,但是稱讚,恰到好處的稱讚,例如我說:「原來水管是這樣接的,難怪我處理其他的開關沒有辦法讓水流正確流動。」

我是在講事實,又可以襯托出他所知道的真相,我會詢問,如果我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需要知道哪些開關是幹嘛的嗎?

虛偽的面具,慢慢地就會撤下來了。就這麼簡單。因為真實的他是很願意跟別人互動的,他只是會害怕受傷。要記得,一個容易受傷的人,都有非常柔軟的心,以及很願意分享、敞開的部分。

詢問對方的專長,理解對方的特質,發出請教,請求,他們內心的光會出來。他很願意向我解釋發生了什麼事情?提醒我自己該怎麼操作?他覺得這是小事,而我同時看見,分享多麼讓他開心。

我覺得有些人際關係的經營是,適當的承認自己不懂,自己需要學習,請別人協助你,其實你也是在引發對方內在的光,讓他成為真實的自己。

也許請教完畢之後,他立刻又戴上虛偽的面具,非常的客套,非常的會講場面話。可是對我來說,這就夠了。

在剛剛那幾分鐘的片段,我們真實的碰觸彼此靈魂的光,帶來放鬆與接納,其實這樣就好了。

我很清楚知道我沒辦法拯救所有人的人生,我也沒有想要扮演這樣的角色。我能做的就是喚醒,稍微的點醒。

尤其我可以和對方的靈魂溝通,就在人類層面卸下盔甲的那幾秒、那幾分鐘,我提醒他的靈魂:「祢看到了嗎,祢的光很美,祢可以放鬆的,在此時祢的能量循環如此的流暢而自由。祢只是需要在一個可控的、安全的環境裡,表達自己的專業,就算幾句話的教導,跟提醒,都可以讓祢的能量回歸完整。」

讓對方的靈魂記得,卸下面具的自己,也可以是安全的,舒適的。未來人生如果有機會,可以嘗試安排類似的機率,延長安全跟舒適的氛圍。

不求快速的卸下面具,只要慢慢地嘗試,當事者隨時可以重整防禦裝備。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控制穿上跟卸下盔甲的彈性,畢竟,一直穿著盔甲,戴著面具,是非常非常累的。

我覺得,每一次有機運認識其他人,就算我們可能這輩子只會見一次面,說不定,看見了但連話都說不上,然而當我們身處在同一個空間,我們的能量彼此就會交會。

我們的靈魂團隊會互動,祂們之間也在互相提醒跟幫助,兩個世界的交流是同步並行的。

你也不需要那麼努力的想要幫助別人,也不需要絞盡腦汁的創造更好的關係。有些事情,只要順流,就會發生。

練習讓自己放鬆,安放自己的心,釋懷自己能夠做到的程度。以及,如果有機會跟別人請教,無論再小的事情,我們彼此都在創造全新的未來的機運,使我們能夠重新相信世界,使我們更願意分享以及互相協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