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社會化的過程(下)​

第二篇會做很多舉例。

在生活壓力下,長輩們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容易會在無意識中,想要從小孩身上獲得情感的撫慰,要求小孩照顧自己的情緒。例如:

「你沒看到我很難過嗎,你不會拿衛生紙過來嗎?你不會說安慰的話嗎?你不會乖乖地去做我想要你做的任何事情嗎?」

像是用嚴厲跟喝斥的話語命令(直接的威脅感),小孩會被訓練成:只要看到誰難過,他要趕快拿衛生紙,他要趕快講安慰的話,趕快服從對方說出來的所有條件。然後全心全意地看著對方,放下自己手邊的工作,以對方優先。

這不一定出自愛,而是潛在的恐懼——「如果做不到以上這些事情,我就不會被愛了,甚至我會受到更嚴重的懲罰。」

這個例子就是在成長過程中,「被過度社會化」,得以別人優先,忽視了自己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沒有注意到自己其實也需要被照顧。自己跟別人之間的天秤已經不平衡了。

而這種不平衡會產生更多的委屈,痛苦,甚至怨恨,恐懼,以及不敢表達——最後變成長期的忍耐,以及習慣了忍耐,還有自責。自責為何沒辦法提供更多的服務,對方那麼難過,全部都是自己的錯,因為自己沒辦法解除他的難過和生活壓力。連帶的也有羞愧,悲傷,寂寞⋯⋯

總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甚至認為,都是自己的存在,才會帶給別人不快樂,無形中把所有環境的壓力都歸咎於自己的存在。

/

大人適時的示弱,其實能讓孩子體諒大人並不是完美而堅強的。如果各位有跟孩子們相處的經驗也會發現,如果我們好好說話,發出邀請,孩子非常樂於提供服務,甚至,他們非常的想要照顧周遭每一個人,孩子很希望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大人心情難過的當下,能夠用自身的狀態示範,引導孩子說:「我現在的心情很難過,我好想哭,你可以幫我拿衛生紙擦眼淚嗎?」

無論是大人或者小孩,雙方的心情都需要被照顧。如果孩子不懂,沒有提供服務那也沒關係,畢竟小孩子還不理解發生什麼事,大人可以先找各種方式安定自己的情緒,再回來和孩子解釋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小孩其實會讀空氣,他們也會感覺到人們情緒變化的壓力,只是不確定自己該做些什麼?或者怕到愣在原地。

大人先穩定自己,把自己的性情穩定好,身心的壓力也就不會直接的丟到孩子身上,後續再跟孩子解釋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讓孩子知道,有時候大人的情緒波動,不一定和孩子有關,大人之間也會有一些事情發生。小孩子透過解釋就會理解:「原來有一些人生氣和悲傷與難過,不一定是我的問題。但是我還是可以提供安慰與支持。」

/

我以前談到「情緒上癮」,過度的情緒壓力會變成一種沉溺,就像抽煙到後來戒不掉菸了,明明知道這是不好的,可是就忍不住重複思考那些最糟糕的處境,即使當下的自己已經脫離過去的環境,甚至已經長大了,離開原生家庭了,過去的事情應該要結束了才對,

當身心在長期訓練社會化的過程中,被灌輸了一套不健康的吸收壓力、囤積壓力的模式。以致於無論搬家到任何地方,認識了多少人,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習慣了」和別人互動的模式,就會重複地發生類似的人際議題。

所以關於「過度社會化」,太關注他人的需求,習慣性的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重建健康社會化的過程」。

我們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閱讀,認識新朋友,新的社會關係,透過比對發現,原來有一些交際的方式,觀察的方式,不需要給自己這麼多的壓力。

譬如前面的舉例:小孩在家庭裡只要看到誰難過,他要趕快拿衛生紙,他要趕快講安慰的話,趕快服從對方說出來的所有條件。然後全心全意地看著對方,放下自己手邊的工作,以對方優先。

如今小孩長大了,這位青年發現,透過跟朋友還有其他前輩長輩的互動,大家的聚餐跟相處,他觀察到,有人難過時,他拿出了衛生紙,當他想要說更多安慰的話,其他人制止自己,說「我們先讓他靜靜吧。」

這位青年才恍然大悟,原來有人難過的時候,我可以給他空間,而不是一直待在他旁邊就定位,緊張兮兮地隨時要提供任何服務,以至於那一整天都沒辦法做事。

/

我們在成長過程的社會化教育,可能是呆板而傳統的,受限而毫無選擇的。是在進入學校和職場的社會化,重新再校對我們對社會與群眾的觀念,將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蛻化為新的模式,成為適合自己的模式。在與群眾相處之中,我們看到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而非原生家庭的長輩教導/訓練我們的那一套而已。

讓自己有機會出去走走,多認識其他人,不一定要建立非常親密的關係,而是在跟其他人互動中,你會發現,每個人對於食衣住行的生活觀念是不同的,聊聊這些內容會非常有趣。大家一起聚餐的時候,也可以觀察,誰會主動擺盤,還有分工準備餐具跟衛生紙,有些人甚至會擦桌子,還會從包包內拿出酒精,然後叫每個人的手伸出來噴一噴⋯⋯

和朋友一起在外住宿,一起出門旅行,或者當背包客住背包客旅館,觀察自己跟其他人生活的差異,會很有收穫的。

雖然我們可以靠後天的方式來調整自己「過度社會化」的壓力,也必須承認有一部分人,發現別人的生活跟自己是這麼不相同,他會看不順眼別人的作為,更堅持使用自己的方式,而呈現一個固執。當然,堅持自己的方式是一種中性的行為,那是個人的選擇。

只是要注意,有時過度社會化,也會顯現出,「我認為我有義務糾正你,要求你配合我的價值觀」,彷彿自己成為了父母,別人都是孩子不懂事,而出現行為或者言語上的侵略性,侵犯他人的界線跟權益,將過度社會化的壓力,拿去懲罰別人。

/

再來談另一種極端:「缺乏社會化」。

像是成長環境裡,長輩與孩子的關係非常疏離,缺乏感受的疏導跟分類,這樣的孩子成長之後,對周遭其他人的需求容易呈現:「我無法理解你們發生什麼事了?」,可能顯得獨來獨往,自我,甚至隨意干擾到別人的生活而不自知。

「缺乏社會化」也意味著,對於合作,關係的協調,利益的平等是缺乏概念的,有時候也會出現在過度寵溺孩子的家庭裡——當所有成年人都太捨不得小孩子鬱卒和失望,整個家庭以小孩說了算,小孩並沒有配合其他人的經驗與概念。他習慣所有事情以自己優先。他總是發號施令的那個人。

像這樣的小孩進入學校還有職場之後,他並不是最特別與最好的那位,在家庭與在外社會的極端差異,會讓他在接觸外在社會,有強烈的被剝削感——「所有最好的東西應該都是我的,憑什麼我不能得到這些?」而出現強勢的競爭與手段。或者巨大的失落:「原來和他人相比,同學家這麼有錢,我擁有的如此不足。」

缺乏社會化,會使人的性格,更像是野獸具有競爭、比較,想分高下的意識。簡單來說,就是載體的野性沒有被馴化。

甚至孩子就是成長於充滿競爭的家庭環境,他見到長輩之間就在互相爭執奪財產,或者長輩拿自己和其他的孩子比較。在日常生活教育裡面,強調著「你不能比別人差,你必須比別人更好」,以及輸入「如果你不會賺錢,你就是魯蛇」這樣的階級觀念,都會引發孩子之間恐懼失去的競爭與好鬥。

如果能夠在家庭教育中,讓孩子理解,面對自己與他人資源和才能的不同,如何疏導社會競爭體制帶來的壓力,小孩會知道自己的成績起伏,只是代表自己對某些科目與知識的吸收消化能力還不足夠,或者他並不善於這個科目,不等於他整個人生都不好。

小孩就能把學業成績,與自己的存在價值分開,而不至於否定自己活著的意義。他會知道這條路走不通,以後他可以嘗試其他的路,活著總是有很多的路可以嘗試,能夠帶著樂觀的心態,享受以及體驗他的人生。

/

總結:

過度社會化,是忽視了自己的生命與生活也是珍貴的,甚至不知道該怎麼讓自己好好生活,也不懂怎麼調適內心的壓力跟不舒服。畢竟,太習慣以服務他人優先了。或者要以生存為重,這是較為隱晦的,屬於社會檯面之下的不平衡。

缺乏社會化,是過度強調競爭與強勢的能力,使人們的性格具有侵略性,野性,看不起別人,連帶也會看不起自己,是社會檯面上比較容易看到的現象。

很多時候,我們會身處在不同的環境裡,在親密關係中,在社群關係中,有些部分過度社會化,有些部分缺乏社會化。對某些人太過在意,對某些人太過敵意,都是常見的現象。

也因此,大部分的內心是矛盾而衝突的。我們的社會化經驗都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要和平相處。但實際上的相處之後,內心總是會對其他人有各種不平衡的感覺,以及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內在的壓力。即為我們對社會化的概念,還沒有累積足夠多的經驗——至少透過觀察,覺察,能夠讓自己慢慢地分析跟釐清,自己正在哪一種處境當中。

透過後天的社會化,認識他人,理解生活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再透過學習更多的知識,重新定位自己的方向,檢視自己重複的慣性,接著塑造自己。

這亦是療癒的一部分——我們認識自己,理解自己之後,嘗試開創自己。

與自己同在的過程,沒有任何的比較與委屈,你就是你,你是生命,你是具有彈性與張力的靈魂,你有多樣的情緒流動,觀察與練習掌握情感的激流,認識自己內心的變化,這一切都發生在你自己裡面,你回歸你的生命。

當我們與自己的生命重新校對之後,你會深刻的理解到,別人正在他尋找自己的那條路上,他正在走你曾經過的那條陰暗峽谷,你知道什麼時候要放手讓他探索,什麼時候可以提醒危機所在,或者默默的守護與支持。你不會因為他人那麼在乎與痛苦了。

你會尊重別人的生命,以及珍惜自己的一切,你創造了自己的內在世界與外在社會的和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