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

▍極端壓力下呈現的三種模式



|3/10粉彩日常整理​

之前曾經聊到,靈界/宇宙星際也有非常完善的心理照顧系統。

並不是你的生活有狀況才要去尋找幫助,而是透過專業人士的討論跟提點,發現自己在生活上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決策,自己的心理動機,內在的壓力如何安頓,是照顧精神層面、精神成長的學習。

我想分享某次的心理課程裡,輔導老師對我說:「所有的眾生在壓力下,在進入忍無可忍的壓力中,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模式:進入情緒風暴,進入理智分析,以及做出行動。」

▍情緒風暴:

進入情緒風暴的狀態,如同字眼表示,當事者(無論靈魂或者人類)面對極大的痛苦和選擇面前,都會進入極端的情緒。

像是失控的嬰孩哭叫和發怒,呈現一種原始的,對愛的需求。像是無法被安撫的情緒暴烈(無盡的嘶吼、哭泣、咆哮),進入歇斯底里,無法溝通的狀態。

而在事情過後,他幾乎不記得自己會呈現這個模式。即使當事者事後得知自己的反應會傷到其他人,感到很抱歉,或者想要檢討,但這是他天生在壓力下進入的模式,出自於本能的壓力觸發反應,其實後續能補救的有限,只能接受自己天生在這個狀態下,會呈現這個模式跟狀態。

對於進入情緒風暴的眾生,如何幫助他,或者是幫助自己,就要先理解「哪一件事物能夠立刻帶來安慰?」

例如,可以先提前告訴周邊的親朋好友:「我感覺到我的情緒快要滿出來了,我快受不了了,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或者等我的疾病好了之前,我的狀況會變得很糟,先跟你們講一聲。此時此刻的我,非常需要溫暖和被接住的感覺,因為我會變得像嬰兒,甚至有點無理取鬧。可以提供我柔軟的物品抓握,也可能會把那些東西丟掉,我也不希望傷害到其他人。我可能想要關在房間裡面自己大哭或者砸東西,你可以不用理我,你的安全為重,你只要知道我進入這個模式就好了。」

因為會進入情緒風暴的人們,在過去的經驗中,肯定會有許多糟糕的體會。因為他的情緒爆發非常強烈,會嚇壞非常多的人,甚至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離,很難交朋友,因此感覺到自卑自責。卻又因此更用力的忍耐自己的情緒,直到情緒風暴再現,再次嚇跑其他人。

所以知道自己的情緒模式非常重要,如果有在訓練自己定期分散情緒的壓力,就可以減少情緒風暴的強度,甚至不再重現情緒風暴。

但是難免,生活上總是會有突發狀況發生,當事者感覺到「完蛋了,我快要無法接受了」,至少可以提前預警,告訴周邊的親朋好友說,自己可能會發生什麼狀況,可能會無法溝通,鬼吼鬼叫,或者辱罵出難聽的字眼,希望對方先跟自己保持距離保護自己,如果對方願意忍受,先跟他道歉,自己在情緒風暴的時候真的無法克制,是理智整個飛走的狀態。

那麼在情緒風暴之後,已經被預警,已經有心理準備的親朋好友,大部分都還是能夠接納當事者,並且在未來可能又在面臨情緒風暴時,知道該怎麼引導當事者安全的釋放壓力。畢竟呈現一個嬰兒狀態,只能依賴旁邊的人,陪嬰兒安全的舒壓。

▍進入理智分析

事實上,在極高的壓力下進入理智分析的模式,是最大比例的群眾會呈現的狀態。

尤其發生在已經具有文明結構的社會裡,無論是靈魂或者人類或者是其他眾生,已經有集體意識的默契,知道要以大局為重,要以安全、存續優先。反而在這麼巨大的壓力和衝擊之下,會進入「捨己為人」的狀態。

例如,一家人出行發生車禍。有一位家庭成員受到最嚴重的傷害,完全夾在扭曲的車身之中。他當下的反應是告訴其他人:「你們快點離開車子,快點報警或求助,車子可能被二度追撞,你們離車子遠一點,不要受到傷害!」

他的理性凌駕自己的痛苦,包括生命危險,他更重視其他人跟團體的需求,在危機關頭做出最適合大家的選擇,但,可能不是適合自己的選擇。

進入理智分析的好處,就是能夠立刻脫離個人角度,俯瞰全盤,重新檢視利弊,做出最小範圍的損失。

但是進入理智分析的壓力點,如果需要被犧牲的是其他人,也會毫不猶豫地犧牲對方。有時候在做團體決策時,被犧牲的人,以及在旁邊觀看的人,都會覺得當事者太殘酷了。

然而在事過境遷之後,大家重新回顧,或許都能夠認同這次的犧牲事件保全大部分同伴的利益,但是犧牲別人的這件事情,難免會讓良心起疙瘩。

當事者離開壓力環境後,道德品質較高的人,有些會開始自殘(或者無盡的思考、責怪自己),痛恨自己當下只能做出犧牲其他人的行為,透過漫長的自我折磨,釋放對其他犧牲者的歉意。

畢竟,在壓力值進入理智分析也是一種防衛機制,是當事者的本能反應,他無法在本能的強烈驅使中扭轉他的本性。

因此,在壓力中進入理智分析的當事者,反而是要練習在壓力事件結束之後,重新調節自我的情緒壓力,練習寬恕,練習放下,能夠承認自己當時的做不到還有不完美,他需要重新練習如何接納自己的痛苦,並且不再把痛苦當作自我救贖的方式。

而周邊的親朋好友能做得比較有限,這更像是當事者內在的戰爭,並且由於強烈自責的緣故,更無法接受親朋好友的安慰。覺得自己不能被好好對待。

此時,親朋好友能做的是減少關心。裝作一切如常,保持鎮定,減少擔憂。像是只問一句話:「今天還好嗎?」、「需要什麼跟我講一下。」

反而越多的情緒擔心對方,越希望能夠開導,越希望能夠動之以情,對當事者而言又是一份壓力,他會再度進入壓力值,啟動理智分析,冷靜的拒絕跟否定自己需要幫助。認定這種情感幫助沒有用(當事者角度),甚至主動退開群組,封鎖所有想要安慰他的人。

因此旁觀者需要重新調適自己的心情,回到日常的生活模式,靜靜的,平靜的陪伴,讓當事者感覺到:「原來這個世界還是可以恢復往常啊,其實我做過的事情,也沒有那麼嚴重吧?那麼我也不需要再自殘跟自責了。」

等當事者的情緒慢慢消退了,彼此的關係就能恢復了。


▍ 做出行動

雖然前面兩種模式都會提到「情緒風暴者可能會丟東西、砸東西」,「理智分析者會在事後強烈的自責、自殘(無論精神上或者行動上)」但其實都沒有嚴重傷害自己的生命的程度。

做出行動者,才會嚴重地傷害自己的生命,以及傷害其他人的生命等身家財產。

有些人的壓力模式是兩三種交錯,會以某個模式特別突顯。可以觀察自己曾經忍無可忍的時候,會是以哪些模式的比例呈現的?

如同前面兩者,做出行動者會出自於本能的,直覺的想要做出行為。可能參雜了部分的情緒風暴者的情緒失控,但如果參雜的是情緒失控者的特質、那麼他所做出來的行為都是為了要得到愛。像是:「如果你不愛我,我就把你的房間砸爛。」、「你不給我我所要的,我就要處罰你,使你後悔。」、「你不愛我,我就沒有理由活著了。」

如果參雜的是理智分析者的特質,發動攻擊的方式,多以現實的某些根據為主。

例如,「我的身分地位比你優越,我本來就該奴役你/傷害你」、「我是受害者,我報復你傷害你理所當然。」、「你不是要分手嗎?我現在就死給你看。」

當事者所帶來的威脅跟恐懼,是更強烈的,而且都與其他人有關。

「和其他人有關」就是做出行動者和以上兩者最大的差異。在壓力值中,當事者會針對其他人發動攻擊,這個攻擊可能是威脅對方,或者是威脅著要自殘,並且直接做出行動。

由於他行動的速度非常之快,像是立刻暴力打人,放火燒房,直播割腕,往往會讓人嚇壞,當下只能認同他的需求跟表現,使做出行動者立刻滿意,他所需要的就是「別人都聽從我、服從我,我的所有舉止都能使我得到我所要的。」

和前兩者又很不同的是,做出行動者的嚴重模式,其實是漸漸養成,越來越加強行為動機。

他從小在壓力下就會做出某些行為,例如想要摔東西,想要毆打其他人,想要撞牆傷害自己,而這麼激烈的行為,都是為了要得到關注。如果成長環境的父母親,還有其他的家長,只是要息事寧人,當事者想要什麼,就給他什麼,這就像是鼓勵機制,讓他再一次進入同樣的循環。

行動者最好的調整就是提前預防,從家庭體制裡面開始改變。如果觀察到家裡的孩子,或者是年輕人在壓力值中,會以極端行為表達自己的需求,周遭的親朋好友需要冷靜下來,先不要給他要的,而是反問他:「當你得到這些東西,對你有什麼好處?」

對話是一種連結和關注,畢竟對方在壓力下激發的行動目的,需要的就是得到關注。這時候非常需要有談判的技巧,還有平靜的語調。可說是最考驗智慧的能力。

但我們在社會上遇見的做出行動者,很多都是呈現病態的極端反應了,那麼面對實際上這種人,該如何幫助他還有幫助自己?

首先要有個清楚的概念是,做出行動者的需求是「我希望你們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我的身上,可以看到我的存在,看到我的價值,看到我應該存在這個世界上」,也能說,他的極端行為,都是在求助著,渴望能夠被別人認同。

在對話的過程中,避免稱讚對方(當事者非常敏感,明顯會感覺到你是刻意的稱讚,你不是真心的,他會因此而動怒)而是問對方的生活模式,像是轉移他的焦點,降低他的壓力。

像是詢問:「你還好嗎,你看起來有點累?」、「我想要知道你比較喜歡吃什麼,等一下我們可以買來吃吃。」、「你最喜歡的明星是誰?我想要更了解你。」

用這種生活化的用語,願意了解他,能夠讓做出行動者的壓力漸漸的消散。

另外要注意的是眼神,你可能會害怕他瘋狂的眼神,你可以看著他的鼻樑或者是眼睛下方,溫和的講些不是很重要,但是能夠讓他感覺到舒服的用詞。「你今天為什麼要穿這件衣服?」、「我覺得你這件褲子還蠻好看的。」間接認同他的配件,保持對他的好奇詢問。

絕對要避免「開導他」,因為開導就是否定,你不相信他現在的行為,他會認為你拒絕溝通,你是在挑釁,他的情緒又起來了。

也就是說,做出行動者真正的需求,是需要被其他人溫和的接納,持續引導著,讓他感受到「我跟其他人的相處可以是安全的,我不需要用這麼激烈的方式來表達我自己。或許我會憤怒,或許我會強烈的自我攻擊,但是平靜的我也是可以被看見的。」

漸漸的,如果周邊的人們都可以善用溫和的溝通引導他的情緒,他的壓力值就會減低,也會降低極端行為。

事實上,做出行動者並不少見,只是他所做的行為嚴重與否。像是拍桌、翻桌,拿起棍子,抓握住周邊任何事物包括其他人,想給予教訓,都屬於做出行動者的範圍。

有些人是比較輕微的,他會透過想像,想像如何傷害對方、報復對方,整個沈浸在想像中好一陣子,但在現實中不會去執行。總之,透過想像去行動來發洩壓力,也是做出行動者哦。(但也難說,有些人在持續的壓力下,重複想像著同樣的行動,有一天可能真的忍受不了,就真的做下去了)

/

如果你本身就是做出行動者,可以思考自己是偏向情緒風暴者,還是偏向理智分析者?如果你是混合型,也會有一方面特別突出,像是壓力出現,你直覺想要「做什麼?」

想先大哭、大罵,發洩情緒,就是情緒風暴者的特質。但很可能哭完之後,你會成為理智分析者,重新思考你跟其他人的關係,但如果有強烈的不甘心,又會進入做出行動者模式,你想要報復對方,並且做出實際行動。

另外提醒,不會假手他人,都自己來,這是行動者特質。如果經由其他人事物報復,那是屬於理智分析者的特質,因為還具有規劃跟鋪陳的能力。

如果你有混合類型,我會建議從觀察生活上的壓力開始,看看自己能不能減少壓力值,例如減少跟某些人相處,或者常常跑圖書館減少在家裡的時間,或者拒絕沒必要的應酬,稍微在日常生活中做一點改變。

情緒壓力都和「我無法控制」有關係,所以要先從「練習讓自己控制生活」開始調整。

當壓力值減低之後,無論你是情緒風暴者,理智分析者,做出行動者,哪一個特質比較多,都可以比較意識到現在自己的狀態。

由於做出行動者部分依附在前兩者的特質之上,假如我是做出行動者兼情緒風暴著,我會先提醒旁邊的人要謹慎我壓力下的極端行為,當我感覺快爆炸了,立刻停下來,讓自己出去走走,或者找專業人士協助,因為在壓力下,做出行動者很容易直接的針對親密關係做出極端行為。

同樣的,如果我是做出行動者兼理智分析者,這種類型反而會有極端兩種現象:一個現象是急著想要解決問題,另一個現象是覺得自己很理智很正確,根本就不會出錯,沒有必要求助和改變。做出行動者兼理智分析者如果有調整的意願,配合度非常的高,跟專業人士相處之中,成長的速度也最快。但如果不覺得自己有問題,那,可能還是要生活中發生一些事情之後,當事者才能夠重新思考自己的處境。這也是最頑固、最不想調整的類型。

​/

有些讀者看完,不確定自己是哪種類型。不確定且無法判斷的,幾乎都是情緒風暴型。

情緒風暴和理智分析的最大差別就是:

情緒風暴的人無法判斷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在壓力下就是呈現混亂,無法理解,整個人被情緒捲走,不管做什麼都不對的狀態。一切都無法忍受了,會重複的希望其他人理解自己的感受,能夠照顧自己的感情,像跳針持續說:「我好痛,我很難過,你要救救我!我很悲傷,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有強烈的渴望與需求,壓力值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偏向行動者的模式。無法克制自己體內的爆炸。

理智分析的特點是:「我很清楚我正在做什麼,而且我可以列出項目仔細的講解給你聽。情緒只會干擾我的判斷,我不要有任何的情緒,我會重複地跟你解釋我要什麼,以及我不要什麼。我沒有生氣,我是在跟你講道理,你聽懂了嗎?」拒絕情感,努力找出方法和依循的規則,強調講道理、合理化,是理智分析的特色。事實上理智分析者還是有情緒,只是他「不認為自己有情緒」,尤其,「我必須合情合理,我才能生氣和作出行動」。

/

每個人進入壓力值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那個壓力的狀態,以及你當時年紀,環境的安全與否,使你的某一項特質特別突出。

每個人與靈魂的個性都會有種規律性,我就是以理智分析者為主要的壓力特質。在壓力中,我會重複的進入分析,而我在分析的過程,我不喜歡被打擾,我的腦袋裡面已經很吵了,我需要搞自閉。時間可以讓我的大腦冷靜下來。這個過程中若其他人想要靠近我,我都會覺得很煩很討厭。所以我才說,我很需要個人的時間安靜,當我的狀況好了之後,我自然會跟大家和平相處了。

若是比較清楚自己的特質和個人的需求,就能夠提前預防壓力的累積,以及避免在壓力後傷害自己也傷害周遭的人們,避免未來的悔恨。當我們越了解自己的壓力模式,越能提前預警,也是確保自己的人際關係長長久久,能夠互相體諒,互相用適合對方的方式支持。

/

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在靈界學習的課後筆記,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寫出來給大家參考囉~

我之前認識理智分析者對上情緒風暴者的相處。前者非常不諒解對方無法溝通,覺得對方是刻意的找他麻煩,覺得這一段關係都是後者搞砸的。很多的感情都是單方面的認為,但其實,對方很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所以要從頭去觀察雙方之間平常相處的方式,有時候真的不是刻意幹嘛,而是在進入情緒風暴的時候,已經沒有理智這種東西了。

只能說是性格跟本能上的差距,導致的摩擦和不理解。

隨著我接觸心理層面的資訊越多,好像心胸也就越開闊了,比較能夠分得出,哪些是刻意的,哪些是無意的?也就不會讓自己耿耿於懷了。

1 則留言:

  1. 這篇很受用,真的很感謝分享,用來多多幫助覺察自己或者有機會再幫助身旁親友們理解自己

    回覆刪除